理想前两天宣布今年内不再发纯电新车,一时激起千层浪,大家纷纷在讨论纯电车的市场前景。

李想这么决策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希望打好自营超充桩的基础,他将目标定在了特斯拉中国的数量水平,他认为这是销售中高端纯电SUV的必要条件。

但其实超充桩影响的不只是中高端市场,“补能难”一直是纯电车难卖的重要原因。所以车企自建的补能体系很影响消费者的购车决策。

众所周知,解决这问题无非两个手段,一个在把电池容量搞得越大越好,一个是把充电桩搞得越多越好。

此前我们曾更新了国内6家造车新势力的补能网络建设,现在我们把范围扩大一些,来看看自建补能体系排名前10的车企都有哪些,包括A和新势力在补能体系布局又有什么不同呢?

BB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补能设施:遥遥领先的,不只是蔚来

从图表中可以看到,具备换电能力的蔚来在自建补能设施方面确实遥遥领先。

榜单中蔚来的数据更新截止到5月20日,在蔚来总计6270座自建充换电设施中,有2420座换电站,3850座充电站。

换电方面,今年4 月份开始蔚来将会在年内布局1000 座 4 代换电站,换电速度缩短至 3 分钟,而且还支持乐道品牌,这也使得乐道一诞生就成为补能体系里最顺理成章的“行业第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充电方面,蔚来也不逞多让,目前自建了 3850座充电站,其中超充站数量达2260座,超充桩数量10334根,此外还有1590座目的地充电站,具备12166根充电桩,总自建充电桩数量近 2.2万根。

蔚来是目前中国市场补能体系建设最多的汽车品牌,也是补能建设速度最快的品牌。而覆盖全国的充、换电建设的加电补能体系,可以说是蔚来最引以为傲的模式,也是蔚来的护城河。

而在车企补能设施布局上,国内除了蔚来,就是特斯拉了。

毕竟特斯拉在2014年就建设了国内第一座超级充电站,而截止到今年3月,特斯拉在中国大陆地区总计建成了超过1900座超级充电站以及超过700座目的地充电站,具备超过11000个超充桩。

并且,最关键的是,由于布局早,所以特斯拉100%覆盖了内地省会和直辖市,这才让特斯拉能突破北上广,把车卖到二三线城市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是和其他国内车企不同,此前特斯拉超充网络一直仅限自家车型使用,并不对外开放。

直到2021年,特斯拉“超级充电站试点开放计划”开始在欧美地区实施,而到了去年才开始在中国市场推行,但也仅开放了小部分超充站点给其他品牌车型提供补能。

这和国内车企给自家品牌车型提供一定充电权益,但充电桩完全对外开放的政策并不相同。

超充功率:极氪最强,谁掉队了?

800V高压平台、5C电池甚至还有双枪快充,大家搞这么卷,无非就是想着新能源汽车充电时间能多快一分是一分。

而缩短电车充电补能时间,手段除了用在车端剩下就只有桩端了,所以超快充桩的功率如何?也是电车用户们关心的话题。

对比来看,车企自建桩的充电功率基本都不低。比如小鹏 S4 液冷超充桩480kW的充电功率,能让小鹏G6在5分钟的时间补充续航200k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这个数据扔在一堆车企中甚至有点不够看,因为理想5C 超级充电站,单桩峰值充电功率可达520kW,搭配合适车型12分钟即可补能500公里。

再往上,还有今年 4 月份开始蔚来布局的 640kW 液冷超充桩,单桩最大功率 640kW,以及昊铂超级充换电站的 1000V 高压超充,同样是单枪功率最高可达 640kW。

可这还不是如今充电桩功率的上限,上个月极氪首座V3极充站落地宁波,V3极充桩单枪峰值功率可达800kW。

根据官方充电实测,全新极氪001WE版搭载95kWh宁德时代神行电池的版本,搭配极充V3实测峰值功率546.4kW,10%到80%充电用时仅11分28秒。

对于电车车主来说,也就是服务区买杯咖啡的时间,补能就完成了。

当然,如今新能源汽车这么卷,在任何领域车企们都是你追我赶的态势,比如小鹏虽然目前S4液冷超充桩只有480kW峰值功率,但800kW的液冷S5超快充也会在Q3升级,可以提前期待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超快充功率也仅仅是国内新势力在卷,对比一看特斯拉V3超充目前最大功率仅250kW,充电 15 分钟可以获得大约 250 公里的续航,这和国内新势力补能效率对比妥妥算落后水平了。

传统车企,补能布局参差不齐

在充电补能布局方面,其实不仅新势力在大规模建桩。传统车企中类似于大众开迈斯、上汽安悦这种,车企自身通过投资充电品牌,在充电补能方面相比一些新势力品牌甚至布局更广。

截止到5月17日,根据开迈斯官方信息,其已经在国内205个城市建成1561座充电站,具备12449根充电桩,直流快充桩数量也超过5000根,虽不比蔚来、特斯拉,但在其他车企中也是规模相当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汽安悦充电补能设施数量上相比其他品牌也领先不少,只是目前快充桩充电功率一般,在补能技术上还需要提升。

不过,传统车企的补能布局也还是参差不齐的,比如这份榜单的后两名宝马和奥迪。

这俩虽然都是豪华品牌,但由于其纯电市场本身销量不佳,品牌影响力也一般,所以目前自建的补能设施数量还都比较一般。

在去年,奔驰和宝马曾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以50:50的股比在中国成立合资公司,在中国市场运营向公众开放的超级充电网络,合资公司计划至2026年底在中国建设至少1000座超级充电站,约7000根超充桩。

只是奔驰宝马合资建设的这1000座超充站能否顺利落地中国,关键还要看未来他们新的纯电产品销量会如何了,否则即便建超充站也是成了为别人做嫁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新能源汽车大发展,补能体系是关乎用车体验至关重要的一环。

而补能不单单是依赖第三方公共充电桩服务商,车企品牌自建的补能网络同样重要,一方面是多建设自己的桩,更有利于维护自身品牌的用户,另一方面也是为新能源汽车整体的用户体验添砖加瓦。

根据中国充电联盟的数据显示,今年1-4月国内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101.7万台,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252.0万辆,桩车增量比为1:2.5,充电桩数量增长是落后于新能源汽车数量的增长。

可以说新能源汽车补能设施的建设,其实仍处在一个尚需大家共同完善的局面,而关于各家车企的补能体系建设,也可以把你们平时充电的体验发在评论区,跟我们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