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法治日报

一间位于工业园区角落的小作坊

四周装有多处监控

稍有风吹草动便“闭门歇业”

进入车间后

里面的景象让民警大吃一惊

小作坊牵连出大案

2023年3月,一台制烟设备从外地通过物流运到湖北省孝感市大悟县某工业园一间小作坊,引起当地警方高度警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藏匿于大冶的假烟制造作坊。

大悟县公安局向孝感市公安局、湖北省公安厅经侦部门逐级汇报,安排警力展开调查。

初步掌握工业园外围情况后,警方决定采取行动。

2023年5月11日晚,湖北省公安厅经侦部门组织孝感、大悟两地警力,会同省市县烟草执法人员在夜色掩护下,悄悄潜入工业园。

进入车间后,只见简陋的车间里,一排排生产成型的滤嘴棒整齐码放在货架上,丝束、盘纸缠绕在生产线滚轮上,满地都是生产原辅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民警查获的制假窝点现场滤嘴棒生产线。

民警询问房东得知,不久前有人以加工生产“文具”的名义租下两间厂房。在房东指引下,民警很快找到另一处厂房,查获大批切割机器和盘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民警在制假窝点现场查获的涉案物品滤嘴棒半成品。

当晚行动共捣毁制假窝点2处,抓获犯罪嫌疑人3人,缴获卷烟纸14吨、烟用丝束5664公斤、滤嘴棒252万支,烟用机械及包装物若干。

与此同时,公安部证券犯罪侦查局向湖北公安经侦部门下发的湖北籍陈某涉嫌非法生产销售涉烟原辅料线索,正在悉心经营中,与此次流向大悟的制烟机械线索交叉碰撞,研判结果都指向同一目标。

在部省市公安机关统筹指挥下,孝感大悟“5.11”专案组成立,一场全国打击涉烟原辅材料犯罪专项行动正式“打响”。

制售空烟管牟暴利

这些原料从何而来?

“5·11”专案组对大悟窝点嫌疑人潘某等人加大审讯力度,对涉案物逐一追踪来源,初步摸清烟机、盘纸、丝束等原辅料来源,以及成品销售去向。

现年35岁的潘某是大悟人,2013年在工地上认识了江苏男子汤某,2021年在河南新乡某盘纸厂认识了负责销售的胡某。

2022年年底,胡某找到潘某,称生产假烟的过滤纸和盘纸现十分缺货,想和潘某一起生产过滤嘴。两人一拍即合。

2023年2月,潘某把汤某叫到大悟,决定由三人共同出资,很快胡某就从安徽联系相关机械设备,准备大干一番。

生产过滤嘴除需要盘纸外,还少不了关键辅料丝束。烟用丝束一般采用醋纤丝束,但价格较高,制假厂商不会选用,往往将目光盯向成本更低的丙纤丝束。

在技师张某介绍下,潘某等人联系到湖南人袁某某,辗转购进大量丙纤丝束、盘纸等原材料,随即开始生产。

民警了解到,潘某等人生产的过滤嘴棒和盘纸,被卖往外地加工空烟管,而每支空烟管的生产成本仅9厘左右,转手就可以卖到1.2元,利润超百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民警在制假窝点现场查获的涉案物品盘纸。

经查,在大悟打掉的潘某窝点,涉案价值已达百万元。

上下游全链条打击

经深入分析,专案组民警随即赶赴湖南抓获案件关键人袁某某。

经审讯,袁某某不仅有丝束、盘纸的购买销售渠道,甚至连制烟用的胶水、成套的烟用机械都能提供货源。

随着案件侦查的深入,制假产业链上游的滤棒成型机、盘纸原辅料、滤嘴棒胶水、烟用丝束等来源被逐步查清,而通过对大悟潘某窝点的物流记录分析,下游空烟管生产商也逐一被摸排出来。

面对纷繁复杂的海量数据,办案民警连续奋战,围绕人员流、信息流、资金流剥茧抽丝,顺瓜摸藤,最终成功锁定安徽、广东、湖南、河北、浙江等20余省份地市的制假窝点30个。

2023年8月24日,公安部经侦局、国家烟草专卖局专卖司在孝感部署全国战役集群,警烟联动深挖源头、摧毁网络。

战役部署以来,各地公安、烟草部门已先后抓获犯罪嫌疑人206人,捣毁窝点30个,缴获制假烟机49台、滤嘴棒1320万支、空烟管555万支、丝束30979公斤、盘纸89675公斤,涉案总金额1.41亿元。

专案组民警介绍,“5.11”大案涉及假烟制造工艺的全部设备和原辅料,对全国制售原辅材料产业链实现“断供式”摧毁打击。

据了解,涉案犯罪嫌疑人现已陆续进入法院开庭审判环节。

作者|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欢 通讯员 刘文波 陈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