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昆明5月22日电 (记者刘怡)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据5月21日在昆明召开的新闻发布会消息,云南省生态环境厅、省发展改革委等11部门近日联合印发《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24—2030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明确了云南省新时期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定位、战略目标、战略任务、优先领域和优先行动,全面推进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

据介绍,基于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特色和优势,《行动计划》提出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三大战略定位:一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国际典范,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作出云南贡献;二是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的排头兵,打造全国生物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云南样板;三是生物多样性治理体系建设的先行区,为全国生物多样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云南经验。

《行动计划》提出,到2030年,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政策、法规、制度、标准和监测体系全面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4.5%以上,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国土面积的30%,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种数保护率达到90%以上,生物遗传资源收集保藏量保持世界前列。超过30%的退化生态系统得到恢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明显增强。生物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显著提高,利用遗传资源与相关传统知识产生的惠益得到公正和公平分享。生产生活方式生物多样性友好转型成效突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基本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到2035年,生物多样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基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到2050年,全面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建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七彩云南,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国际典范。

此外,《行动计划》还部署了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网络、构建生物多样性现代化治理体系、推进生物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绿色发展、强化生物安全管理与风险防控、增强生物多样性治理能力保障等5大战略任务。

“《行动计划》强化了本地化、特色化、落地性和可行性,体现云南辨识度。”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赵子杰表示,未来将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统筹协调,联合相关部门和16州(市),建立“省负总责、市县落实、部门协同”的工作机制,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切实压实工作责任,抓好《行动计划》的组织实施,夯实成为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排头兵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