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王媛

通讯员 陈诗灵 叶慧

实习生 许紫晗

“同学们,你们喜欢小悦阅吗?”“喜欢!”5月22日,武汉市江汉区卫星村小学举行第二十届校园读书节,学生们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主题阅读课程趣演,展示阅读成果,在阅读中学习知识,品读生活,博览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既读“有字之书”也读“无字之书”

读书节活动中,学生们通过情景剧、群口相声等多维度形式,展示了他们的阅读成果和创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极目新闻记者在现场看到,该校一年级的学生们身着不同姓氏的服装,进行了“欢乐百家姓”歌舞表演,通过活泼有趣的方式,传达了对姓氏文化的认识。

“阅读不仅仅是关于文字和书籍的学习,更是关于生活、无字世界的一种理解和探索。”卫星村小学校长杨敏介绍,学校通过实施阶梯化阅读策略,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跨文化视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例如二年级学生“节气歌新唱”活动中,学生们身着汉服,在操场上共同吟唱节令童谣,感受中国传统节气文化的魅力。三年级的“江南忆·最忆是杭州”主题中,学生们撑着油纸伞,将杭州山水田园的美景和宋代文人的雅致生活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通过泡茶表演和茶文化讲解,让学生们对中华茶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卫星村小学还将阅读活动课程化,学生们齐声诵读的《节气歌》就由该校鞠慧君副校长创作;目前,该校学生均进行了学习。

学生在阅读中培养批判性思维

据了解,卫星村小学的阶梯化阅读课程涵盖了六大系列,以“少年与中国”为主题性框架,每个班级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选择不同角度和阅读点。“这种阅读方式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让他们在阅读中建立联系思想,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杨敏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五年级的学生通过讲述越王勾践剑、吴王夫差矛、睡虎地秦简、青铜器编钟、三星堆面具、唐代仕女簪花镜、兵马俑等一系列国宝的故事,引导学生们理解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和民族精神。通过模拟“小青壶”漂泊在海外的故事,引发了学生对海外流失文物回归祖国的思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年级的学生则以“书房平安夜”为主题,模仿毛笔、墨水、宣纸、砚台等文房四宝,详细介绍了它们的种类和特点,并通过群口相声的形式,呼吁大家珍视和传承笔墨纸砚这一中华文化的瑰宝。

六年级的学生们模拟了丝绸之路上的买家,重现了丝绸之路上贸易的繁盛景象。学生们通过扮演沙洲集市交易的场景,了解了班超、玄奘等历史人物的故事,探讨了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和价值。同时,学生们还介绍了西域的美食、珠宝、香料、宝马、陶瓷等特产,让学生们对丝绸之路的丰富多样性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阅读进一步向校外辐射

除了传统的主题阅读课程表演外,该校读书节还衍生出了“书香市集”这一创新形式。学生们在市集上沉浸式体验了甲骨文字谜、现场点茶、文物盲盒、非遗漂漆、缫丝扇、手作香牌等主题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学生梁宇泽表示,通过日常学习中的阅读和读书节活动,他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激发了他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兴趣。

为了让阅读活动进一步向校外辐射,江汉路的新华书店也将展出卫星村小学学生们的阅读成果。学校鼓励学生们走出课堂,走进国家宝藏、各级各类博物馆,亲身体验和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学生刘梓炫表示,这类活动为他提供了更多展示自我、交流学习的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洪旭阳是卫星村小学2014级毕业生,现在就读于武汉大学播音编导专业。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小学期间的阅读经历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特别提到,小学的六年让他喜欢阅读、爱上朗诵,并培养了诵读表演技能。他深刻体会到阅读不仅是欣赏世界的窗口,也是走向世界的大门,更是把握世界的阶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校被评为湖北省唯一一所全国价值阅读学校,并两次获得武汉市书香校园的荣誉称号等。”校长杨敏表示,此次读书节活动不仅凝练了学校20年来主题阅读课程的实践经验,也充分展示了学生素养的成长,未来将突破阅读边界、成长边界,通过资源统整,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