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虽说吸烟有害健康,但在烟草行业这么多年的发展下,我国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烟文化”,很多老牌香烟哪怕在现在的烟民来看,也都是情怀一样的存在。

今天就来讲讲关于香烟的“回忆杀”,看看一下这几种绝版香烟你都见过哪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香烟)

一、香烟与回忆

要说绝版老香烟,那真的是数不胜数。凤凰香烟、延安香烟、北京香烟,还有后来的平民哈德门、都宝、大青山。在很多80、90后,甚至70后的孩提时代,也都不约而同地拥有着关于这些老香烟的回忆。

在过去的日子,应该每个人的爷爷、父亲辈的人手边都有他们怎么抽都抽不够的香烟。明明看起来差不多,价格也差不多,在他人嗅起来味道也差不多,但他们却大多独爱一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香烟收藏)

当然,在那个年代也会有很多人习惯在集市上买上一包烟叶和纸条,孩子们也总喜欢亲自给爷爷、父亲卷上一支点给他们,在那个没有手机、缺少电视和漫画书、玩具的年代,卷烟成了孩子们的“手工”。

在儿时的夏天,相信有很多80、90后的孩子都曾为了两毛钱的“跑腿费”,顶着午后的太阳跑去小卖店,帮刚吃完午饭的父亲买上一包一两块钱的香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卖店)

在很多孩子的眼中,有的时候香烟就等于零食。因为一旦爸爸要带上孩子去买烟,捎带着再买上一包“小当家”也并不意外。

这大抵就是孩子们与老香烟的回忆了。

但如果说起那时候就成年的人,香烟给人的感觉就又不一样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0年代老照片)

70后青年长大,也正好是我国社会发展加速期,数不清的农民工从家里走出来,到工厂、矿山工作。不管身体多疲惫,环境多恶劣,吃完饭之后来上支一盒只要几毛钱的香烟,便能感觉到仿佛就立刻来了力气。

再早些,农村总会举办一些露天表演,或者是“露天影院”,一般情况下也都是夏日的夜晚。父亲肩扛着孩子,青年手拉着爱人,嘴里点上一支香烟,烟雾在灯光下翻腾,是数不尽的烟火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露天影院)

关于被香烟串起来的回忆,每个人都有自己要说的,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独特的、快乐的回忆。所以当90、80、甚至70后对某款香烟念念不忘的时候,更多的不是怀念那个味道,但是怀念那一段,被香烟见证的美好回忆。

那些包装质朴的老香烟也成了过去独有的“名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香烟)

二、老香烟

如果把所有老香烟都扩列出来,怕是三天三夜都说不完,这里就主要讲讲几种名声大的,看看你都见过哪些。

“我们是中国人,我们享用的是中国的粮食和烟草。”

不知道这则广告语还有多少人记得。这就是在1906年于上海卷烟厂诞生的“国货之光”,红双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红双喜藏品)

最一开始,我们是没有完全属于自己的香烟品牌的,红双喜算是第一梯队的。这之后,我国数不清的香烟品牌一个接一个地拔地而起,开启了属于中国独有的,红色的香烟文化。

那时候的红双喜和现在不一样,能消费得起红双喜的人家,常在婚礼、孩子“百天”、新年这种大喜之日为来宾、亲朋备上这种看起来就非常喜庆的香烟。

因此在70后、80后的眼中,只要想起红双喜,就一定会想起那个年代独有的,一顿伴随“敲锣打鼓”的聚会。至此,在一部分人的眼中,红双喜不仅仅是一盒香烟,还是无数喜悦的见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红双喜)

现在很多收藏网站,也都有70年代左右各类红双喜香烟的包装在贩售。虽然现在红双喜自然在贩售,但数量和地位却有所下降,更要紧的是,现在的红双喜已经不能再给予人们在那个时代独有的感觉了。

第二种,大前门。

大前门最早诞生于1916年。这款香烟对中国烟民的影响有多大,根本就不用多说。哪怕现在,大前门不再是主流品牌,但仍然有很多烟民视其为“天下第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前门藏品)

第三种,哈德门。

哈德门在现在算是“稀有品种”了,尤其是如今又对香烟加强了管制。有一些烟草店的朋友和我说,现如今的香烟都不是想卖什么就能进什么的,烟草方面会给予一定得配额,卖的再好也不会“无限制”地卖下去。

不同的地区,对香烟的管理多有不同,还是要参考官方的规定。

哈德门在上世纪20年代就开始流行,是外国烟,也是“小资”烟。80年代后,哈德门走向顶峰,普通人也能消费得起。在05年之后,市面上的哈德门就越来越少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哈德门藏品)

三、真正的“绝版”

绝版香烟也有很多,首屈一指的,就是河南安阳产的“大刀牌”香烟。

这个烟可了不得,过去在生产队得有个“一官半职”的人才“配抽”。普通人手上拿着大刀,往往会招来朋友的调侃——呦,你还抽上大刀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说大刀牌对于一些人来说,还是有点过于古早了,那大家一定都记得有一个红色盒子的,看起来相当“富贵”的平民烟——红山茶。

有网友回忆红山茶的时候说:“我抽红山茶的时候,7块钱一包,非常好抽。真的有一股茶的香味儿。”

至于烟民口中的“好”,不吸烟的朋友们就不要好奇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红山茶藏品)

红山茶出现得晚,消失得也早。最火的时候应该是80年代到90年代,差不多也是本世纪初的时候,就没有了。

见过红山茶的人,现在都多大了呢?

第三种,74年的云南“石林”。

虽然来自大西南,但这款烟在那个科技和交通还不是特别发达的年代,成功在长江以南占领一席之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石林藏品)

石林刚出现的时候,主打的就是亲民,软白石林只要三块五。味道很好,对于一些人来说,还有一种“说贵不贵,说贱不贱”的微妙的“轻奢感”。但这款香烟却只走了30年的岁月便停产了。

类似的还有很多,比如以地名为名的“北京”、“武汉”、“贵烟”。以花朵为名的“芙蓉”、“荷花”、“牡丹”。这些老牌香烟,有的已经绝迹,有的还在贩售,但或多或少的都有改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香烟)

正如之前所说,怀念香烟,还是因为那时候的故事,那时候的回忆,以及那时候的人。老香烟也绝对不再只有“香烟”这一种身份。

不过还是要注意,吸烟有害健康,而且有时候给身边人的感觉也不太好。希望烟民素质吸烟、优雅吸烟,也希望不吸烟的人可以坚持下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香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