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452年,一代风云人物拓跋焘被近臣宗爱刺杀,掀起了北魏的政坛巨变。

而在南朝宋,同样出现了政治的动荡。公元453年,打造了元嘉之治的刘义隆被自己的儿子,太子刘邵所杀。

刘邵本来已经是钦定的接班人,为什么会选择铤而走险去弑父夺位呢?这背后又有南朝宋政权内部怎样的博弈呢?

我们今天就来读一读《资治通鉴》中记载的刘邵弑父以及刘骏起兵推翻刘邵夺权的这一段历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资治通鉴》原文

(原文和译文的文字版本可以参看本公号同步发布的文章,文字版本可以按自己设置放大观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译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收获与反思

谈到太子刘邵为什么会铤而走险弑父弑君,我们先简单回顾一下刘义隆的执政和太子这段历史。

其实刘义隆作为刘裕的第三个儿子,并不被刘裕所宠爱,也没有作为接班人培养。当时钦定的接班人是长子刘义符。

但刘裕死的时候孩子还是太小了,所以才形成了四个辅政大臣辅政的局面。但是当时刘义符根本不满足于只做一个傀儡的局面,所以就想夺权,结果被徐羡之、傅亮、谢晦几个辅政大臣联手做掉,而顺带手也杀掉了跟刘义符结盟的刘裕的二儿子刘义真。

而当时刘义隆远在江陵,不像在京城的刘义恭这些人跟刘义符走得近,所以徐羡之、傅亮、谢晦等人认为刘义符比较好控制。但实际上是他们看走了眼,刘义符驻扎在江陵,实际上已经掌控了兵权,带着自己的全套班子武装进京,几个辅政大臣根本无法完全控制他。

而刘义隆也沉得住气,逐渐将权力收归到自己和几个兄弟手里,然后才对几个辅政大臣下手。最终这四个辅政大臣都被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是因为刘义隆是从这样的环境里面过来的,所以他才意识到这些外人是不可靠的,也才有了刘义隆实际上才更看重自己的儿子们的培养,将重要的权力慢慢交给自己的儿子们。

但是后来刘义康的夺权,也让刘义隆更为警惕宗室夺权的可能性,所以刘义隆才早早的在公元429年就将刘邵立为太子,当时刘邵才五岁。而刘义隆为了保护太子不被刘义康等人伤害,将太子所在的东宫的保卫提升到跟自己的保卫一样的级别,当时太子府的卫队就有一万人。而就是这个安排,才让刘邵的弑父弑君变得可能。

所以刘邵是在宫廷争斗的背景中长大的,这种残酷的环境实际上也影响了刘邵的性格。

此外,我们讲到刘义隆当年并不被刘裕看好,所以刘义隆的原配袁齐妫的出身并不好。袁皇后的母亲的出身是非常卑微的,并不是嫡女,他们这个婚姻其实并不门当户对,尤其是后来刘义隆做了皇帝,所以袁皇后的个性其实是很自卑的。袁皇后给刘义隆生了一子一女,就是今天文章中的主角刘邵和刘英娥。其实刘义隆对于袁皇后的感情还是不错的。但袁皇后却容不得刘义隆宠爱潘淑妃。但她又不敢去争,最后怨恨而死。所以刘邵是很恨潘淑妃的,后来弑父之后先杀了潘淑妃就是明证。而这俩孩子的性格其实跟自己的母亲也有点像,否则也不会都相信女巫严道育,把尝试用巫蛊的方式害自己的父亲。这跟他们生长的环境以及在后宫的争斗中缺乏父爱都是有关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刘义隆的身体不好,太子又小,自己的兄弟又不能充分信任,于是当时刘义隆身边最信任的其实是外戚。我们看当时在刘义隆身边的徐湛之是刘义隆的亲外甥。而刘义隆又将随王刘诞娶了徐湛之的女儿。所以徐湛之想让刘诞当太子。而江湛的妹妹嫁给了刘义隆四子南平王刘铄。所以江湛才想让刘铄当太子。所以为什么后来刘义隆本来想废掉刘邵了,却迟迟无法决定立谁为太子,就是因为他和最信任的这两个人的目标并不一致,有争论。而正是这场争论葬送了这三个人的生命。

至于刘义隆信任的另外一个人王僧绰,是琅琊王氏王导的玄孙,而其另外一个身份就是刘义隆的驸马,刘义隆把长女刘英娥嫁给了王僧绰,这实际上也是一场政治联姻。

而刘邵本身就是太子,刘义隆一旦驾崩,法定上就是他接手政权,但为什么他要铤而走险会产生弑父弑君的念头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这背后的原因还是比较复杂的。

一方面而言刘邵这个太子当的时间还真是挺长的。从公元429年开始被立为太子,到公元453年,这个太子他已经当了24年了。而当时他二十七八,也是血气方刚的时候,也充满了自己的想法和抱负。但是他有一个强势的父亲,但还有几个强势的大臣,不仅要听自己父亲的,还要听这几个大臣的,所以他本身是非常不满的。后来他跟江湛直接爆发冲突就是这种不满已经积累到了一定程度了。

其次他的母亲对他影响还是挺大的。在他的意识中,应该是他的父亲宠爱潘淑妃,所以逼死了自己的母亲。而他从小缺少父爱,所带来的就是仇恨,他恨潘淑妃,可能潜意识里面也恨自己的父亲。所以他才要报复自己的父亲。而且这个报复还是跟自己的亲姐姐一起搞的,目的性其实就很明显了。

而潘淑妃的儿子刘浚在这里面也起到了非常不好的作用。他知道刘邵恨自己的母亲,所以他极力的迎合刘邵,最终反而获得了刘邵的信任。所以最终这三个人结成了一个联盟,共同谋划如何能害自己的父亲。

这三个人选择了巫蛊之术。而这个女巫是刘英娥的婢女王鹦鹉介绍的。他们三人在公主府里作法,诅咒刘义隆暴死,作为公主的丈夫王僧绰知不知情历史上没有交代。

但刘义隆没有暴死,刘英娥反而没活多久就暴死了。而这几个人的关系又有点狗血,王鹦鹉和公主府家奴陈天兴、宦官庆国都参与进来了。而历史记载王鹦鹉和陈天兴勾搭成奸,然后刘邵把陈天兴给安排进了自己的东宫当卫队长。而之后刘英娥死了,王鹦鹉就要出嫁,嫁给刘濬府佐沈怀远为妾。而王鹦鹉害怕其之前的奸情泄露,就让刘邵处死了陈天兴。而这吓坏了宦官庆国,庆国向刘义隆告了密,这才让巫蛊案浮出水面。

上面的关系有点乱,但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和王鹦鹉勾搭的其实是刘邵。但刘邵不可能娶王鹦鹉,所以刘英娥死了后只能找个老实人沈怀远来处理王鹦鹉。但实际上刘邵仍然和王鹦鹉勾搭在一起,后来为什么刘邵的皇后殷皇后在被处死前说自己是冤枉的,说实际上的皇后是王鹦鹉,刘邵登基后立殷皇后不过是过渡罢了。其实这背后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刘邵和王鹦鹉勾搭成奸,但刘义隆不可能同意他纳王鹦鹉的,刘邵弑父的另外一个背景就是他还是想名正言顺的立王鹦鹉为皇后,刘义隆要活着不得气得吐血啊。

所以这样的家庭,这样的父子关系,这样的君臣关系以及朝堂内部斗争的背景,都成为了刘邵想要弑父的背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一开始刘义隆还没有想过废弃太子,所以巫蛊案刘邵认了错,刘义隆并没有认真的去处罚刘邵。

但当时严道育叛逃,而刘邵竟然仍然护着严道育,这就让刘义隆不能忍受了。因为刘邵和刘浚依然护着严道育,背后依然还是三个人在结成一个同盟,希望刘义隆死嘛。所以这个时候刘义隆才下决心要废掉刘邵的太子,赐死刘浚了。

但刘义隆却犯了几个致命的错误,一个是竟然将事情告诉了潘淑妃,刘浚毕竟是潘淑妃亲生的儿子,潘淑妃哪能不告诉儿子刘浚呢?于是刘浚和刘邵决定铤而走险弑父弑君了。

而在太子刘邵厉兵秣马之际,刘义隆这边还在跟徐湛之和江湛在争论该立谁为太子,丝毫没有察觉到危机在一步步的逼近自己。

二月二十日夜间,刘邵集结了队伍,准备动手,而刘邵依靠的除了东宫的卫队之外,就是萧斌的武装。而萧斌是萧思话从叔的儿子,当时他是刘铄的右军长史,刘铄驻守石头城,拱卫京都,萧斌参与进来也是刘邵造反的底气。而刘铄在政变中的态度很值得回味,作为驻守石头城的负责人,在政变发生时竟然没有出兵抵抗,反而默认政变的发生。不得不说后来刘骏夺回政权后毒死了刘铄也是给了他体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月二十一日一大早,刘邵伪造了圣旨称奉有敕命要带兵入宫收讨顺利的带兵入宫。而当时刘义隆和徐湛之商量废太子之事商量了一晚上,丝毫没有防备,张超之等破门而入,将刘义隆、徐湛之乱刀砍死。之后刘邵又杀死江湛和潘淑妃,将弑帝罪名嫁祸给徐湛之、江湛,然后自己称帝。

但刘邵并没有掌控南朝宋的兵权,兵权还是在自己几个兄弟手上,尤其是当时驻守江州,正在剿匪的刘骏的力量是最为庞大的。起初因为刘邵将弑帝罪名嫁祸给徐湛之、江湛。所以除了知情的刘铄之外,在外面的刘骏等人都没有敢有任何动作。而当时刘浚明知自己的母亲被刘邵所杀,依然投靠了刘邵。而刘邵在京内展开了清除行动,诛杀江湛、徐湛之的亲属党羽尚书左丞荀赤松、右丞臧凝之等人,又杀掉了长沙悼王刘瑾、刘瑾的弟弟临川哀王刘烨、桂阳孝侯刘觊和新渝怀侯刘玠。王僧绰也因为之前的奏章被发现而被杀。

而刘邵为了安抚刘骏,就派了在京中述职的南中郎典签董元嗣返回江州,向刘骏传达徐湛之等人作乱的情况。但董元嗣回到江州,却将真实情况报告给了刘骏。

从这里面不得不佩服刘骏,在这样的局面下还能沉着冷静,一面命董元嗣奉表入朝,对刘劭表示拥戴,以麻痹刘劭,一面又命沈庆之将正在前线剿蛮的各路宋军悉数召回,准备起兵讨伐刘劭。

而当时刘邵还给沈庆之下诏书让他杀掉刘骏。沈庆之闯进刘骏的宫内,把刘邵的诏书给刘骏看,刘骏以为沈庆之要杀自己,请求沈庆之允许他到内室跟自己的母亲诀别。沈庆之给刘骏表态自己支持刘骏起兵反刘邵。而有了沈庆之的配合,刘骏的军队才快速的整合完成,宣布讨伐刘邵。

而这时南谯王刘义宣、雍州刺史臧质,司州刺史鲁爽一起举兵起义,响应刘骏。刘骏命令颜竣向四方发布讨伐檄文,让他们共同讨伐刘劭。接到刘骏讨伐檄文的各地方也都纷纷响应刘骏。毕竟弑君弑父这个罪名在封建社会是人神共愤的事情。

四月份的时候,刘骏的讨伐大军正式出发,柳元景统领宁朔将军薛安都等十二路兵马,从湓口出发,司空中兵参军徐遗宝率领荆州军队在后面相接。,武陵王刘骏从寻阳发兵,沈庆之总领中军随在左右。这支军队的规模还是非常庞大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刘骏的大军顺流而下,刘劭却没有听从萧斌的意见率领水军西上迎战,反而选择收缩防守。

但这个时候刘骏的檄文还是起到了作用,一片檄文能当百万兵,作为军事而言,一定是要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的,正是因为刘骏在当时更为政治正确,所以才不断地有力量不断地叛逃刘邵的阵营,加入刘骏,此消彼长,刘邵就已经大势已去了。所以我们看决定战争的因素很多,舆论战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为什么执政党一定要抓舆论,要抓媒体,为什么美国要不惜一切代价抢TIKTOK,背后都是这个道理。

新亭一战,柳元景大败萧斌,鲁秀、褚湛之和檀和之这些刘邵的中坚力量也都投奔了刘骏,刘邵就已经大势已去。

在这样的背景下,刘骏在大家的拥戴下登基,宣布自己才是合法的政府,宣告了刘邵的政权的非法。而之后各路大军攻进台城,刘邵及其四个儿子都被斩首,刘浚及其三个儿子也都被杀。刘劭的妃子殷氏以及刘劭、刘浚所有的女儿、姬妾也都在监狱里被命令自杀。严道育、王鹦鹉全都被押到街上,用皮鞭抽打至死,又焚烧了她们的尸体,烧后的骨灰被扔到长江里去。殷冲、尹弘、王罗汉以及淮南太守沈璞也全被诛杀。

这里面最惨的是动手杀害刘义隆的张超之。在城破后匆匆逃到合殿皇帝御床的地方,被军中将士所杀,挖了他的心,掏了他的肠子,各路将士争着割下他的肉,生吞活剥了他。可见当时刘义隆还是深受军中将士的爱戴的,所以将士对于杀害刘义隆的元凶,是非常愤怒的,甚至生吞活剥了张超之,这也是张超之选择跟随刘邵没有想到的下场。

可怜创建了元嘉之治的刘义隆,就这样死在了自己儿子之手,而这背后反映出来的政权危机,家庭危机以及子女在成长中的心理上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从而最终做出了弑父的举动,这都让我们在看完这段历史之后不仅掩卷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