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24年5月19日,伊朗总统莱希和外长阿卜杜拉希扬坠机遇难!

此事一出,全世界“为之一振”,事故发生第一时间,伊朗方面开始紧急救援,但坠机处环境恶劣、交通不便,明知道希望渺茫,但救援人员依旧抱着一丝丝期望,但结果让人心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联合国为此降半旗哀悼,伊朗紧急召开内阁会议,要求彻查事故发生的原因!外界纷纷担忧起来,中东局势是否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甚至世界格局会不会因此改变?

种种情况都不明朗,唯一确定的是6月28日,伊朗将举行总统竞选,如今种种局势,对伊朗前总统内贾德这位“反美斗士”无比有力,他是否能“王者归来”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信息来源:央视新闻《伊朗总统莱希和外长阿卜杜拉希扬在直升机事故中遇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伊朗的局面

中东历来是世界矛盾的集中地,任何一颗火星都可能引燃整个“火药库”,此次直升机坠毁事故让局势陷入了短暂混乱,但伊朗政权的掌控能力并未遭到实质性动摇。

对于伊朗来说,突然失去最高统治者和外交主导者,无疑是一记重创,全国哀悼5天,依然无法平复人们内心的震惊和悲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许多民众自发举行了游行,高呼"报仇雪恨"的口号,场面一度失控,而在这股浓重的哀思之中,却也暗藏着一丝明枪暗箭。

因为这起空难事故的确凿原因至今仍是个谜,各种阴谋论和猜忌在国内外不胫而走,有人怀疑是有个别国家暗中所为,还有人认为是内部政变的开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管真相如何,这起空难无疑给伊朗政坛蒙上了一层阴霾,最高领袖哈梅内伊不得不临时指派副总统和副外长暂时接任代理总统和外长,维持政权运作。

但这只是权宜之计,毕竟伊朗政体设置下,总统作为最高领袖之下的第二号人物,职权非常重大,空缺时间越长,给国家稳定就会带来越大隐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内外都在高度关注伊朗,它将如何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中保持冷静与克制,避免局势进一步恶化。

除此之外,人们更关注的是,究竟谁将能够被哈梅内伊举荐,成为新一任总统人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内贾德的机会

那起空难事件,不仅让伊朗陷入了哀戚,同时也掀起了强硬派和温和派,两大政治派别之间的新一轮博弈。

在2011年,美国对伊朗实施了严厉的经济制裁,令这个中东国家的经济和民生陷入了困难的境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属于温和派的哈桑·鲁哈尼在2013年赢得总统大选,他希望通过向美国妥协让步,从而换取缓解制裁、改善国内形势的机会。

经过数月的艰难谈判,伊朗终于与美国等西方国家达成了协议,暂时解决了伊朗问题,作为回报,西方同意解除对伊朗的部分制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鲁哈尼政府得到了难得的喘息契机,开始致力于推动伊朗经济的复苏,可谁能想到,在2018年的时候,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竟然单方面地退出了伊核协议,狠狠打了鲁哈尼的脸

美国还全面重启并加大了对伊朗的经济制裁力度,鲁哈尼政府的温和路线彻底失败,伊朗再次陷入了外交和经济的孤立境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温和派遭到重创,2021年的大选中,代表强硬路线的易卜拉欣·莱希最终胜出,成为新一任总统,莱西的崛起标志着伊朗强硬派重新夺回了执政权。

当选后的他立即暂停了与西方的核谈判,转而积极同中俄等国加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在今年3月举行的议会选举中,强硬派一口气拿下290个席位中的245席,可见强硬派已经在伊朗政坛起到主导地位。

而伊朗前总统、被誉为"反美斗士"的马哈茂德·内贾德再次看到了机会,内贾德从2005年到2013年曾执政8年,他在任内不惜与美国为敌,屡屡强硬表态并公开抨击美国,令美国极为恼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是因为他的鲁莽作风,导致美国对伊朗的制裁不断加码,给国内经济和民生带来沉重打击,最终令部分民众反感。

2013年,由于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的反对,内贾德只好卸去总统职务,不过他并没有就此远离政坛,而是隐藏在伊朗政治中心一带,时刻紧盯着,等待着能再次崛起的时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年来内贾德曾多次参加总统选举,却因哈梅内伊的意见而被剥夺竞选资格,就在今年年初,他又一次高调宣布要角逐总统大位。

而如今,总统和外长两位重量级人物的突然遇难,无疑给了内贾德一个天大的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信息来源:神鸟知讯视界《伊朗政坛巨变在即,84岁最高领袖健康成谜,内贾德能否重回巅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内贾德面临的挑战

内贾德的强硬路线就是他最大的优势,也是他的致命缺陷,不可否认,内贾德能够迅速获得伊朗强硬派的拥护,因为他们认为只有这位"反美斗士"才是真正代表他们利益的人。

但内贾德过于偏执的作风,也让他在温和派那里几乎是“人人喊打”,他发表抨击美国的狂言,加剧了美国对伊朗的制裁力度,导致国内经济一蹶不振,最终酿成他下台的导火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接下来要面对的挑战还很多,最主要的就是与最高领袖哈梅内伊之间的矛盾,两人分歧重重,会成为他重新执政的最大绊脚石。

从某种程度上说,莱希的遇难是对哈梅内伊一记重挫,按照哈梅内伊原本的设想,他是希望莱希能在自己暮年之际,成为伊朗最高领袖权力的最终继承人,从而实现权力的顺利交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莱希的意外离世,是对哈梅内伊未来大权的干扰,一个新的问题摆在了他面前:究竟应该扶持谁,成为伊朗未来新一任总统?

按理说,哈梅内伊更有可能青睐于自己的儿子莫伊塔巴,对比内贾德,莫伊塔巴无疑拥有天然的家族优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一直是父亲的政治助手和谋士,对伊朗的最高领袖制度了如指掌,成为未来接班人选的潜质十足。

而内贾德作为哈梅内伊曾经最得力的干将,两人之间的恩怨渊源也注定了他不能被轻易抛弃,哈梅内伊曾一手提拔内贾德出任总统,对他非常看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内贾德在执政期间,凭借对抗美国的强硬作风,也曾一度获得了哈梅内伊的赞赏,只不过后来由于路线分歧,内贾德与哈梅内伊渐行渐远,最终爆发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内贾德还曾以"老朋友"的身份,去探望住院的哈梅内伊,似乎是想借此机会为重新回归总统大位预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局存疑

纵观整个事件的走向,不难发现最高领袖哈梅内伊陷入了艰难的抉择,作为已年过八旬的他,时间已经不再宽裕,他必须着手为伊朗的政权未来布局。

在这种情况下,内贾德无疑是一个选择,相比于莫伊塔巴等人,他毕竟经验老到、政治斗争力扎实,同时又有强硬路线的光环加持,完全有资格接任总统大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如果伊朗未来继续对外强硬,难免会陷入新一轮对抗的泥淖之中,而对于哈梅内伊这个元老级别的政治家来说,他希望在有生之年,能真正为国家开辟出一条长治久安的道路。

因此,谁将能够获得哈梅内伊最终的肯定,成为下届伊朗总统,依旧是一个扑朔迷离的未解之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只需再等待一个多月,就能见分晓究竟哈梅内伊的选择是什么,而这一选择,对于未来伊朗乃至整个中东局势而言,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