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全球,肺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在临床中,导致肺癌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是在癌症早期时缺乏特异性的诊断方法,以及容易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的特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转移发生率高,约30% ~ 40%新确诊病例已发生远处转移,最常见转移部位是骨骼,其次是肺、脑、肾上腺、肝、淋巴结等[1]。

肺癌患者的每一次复发转移、病情加重往往都有其显著特性,能够注意到这些“信号灯”,往往能给生存预后带来额外效益。今天就带大家从肺癌常见转移部位、可能出现的症状及常用预防手段来防微杜渐。

01

肺癌转移的常见部位及症状[1]

1.淋巴结转移

肺癌往往循淋巴回流途径首先转移到肺门淋巴结(N1),继而可达纵隔(N2)和锁骨(N3)。肺癌向淋巴结的扩散不会引起任何症状。当这些癌症延伸到肺部以外的淋巴结时,颈部或腋窝上可能会形成肿块,与患有咽喉炎的肿胀腺体相似(但通常更为坚硬),一般不会有疼痛感。

2.骨转移

骨转移在肺癌患者中很常见,大约30%~40%的肺癌患者在病程中发生骨转移。而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在病程中发生骨转移占有超过50%的病例[2]。肺癌发生骨转移会大大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时间,但临床上大约有一半的骨转移是没有症状的,这也提示了我们规律的全面复查的必要性。

而在有症状的骨转移中,最常见的就是骨痛,其次可能出现病理性骨折,病理性骨折的表现和外伤等导致的骨折十分类似,有些患者表现为脊髓压迫的症状,比如类似腰椎间盘突出的表现、下肢的不适甚至大小便功能的障碍。还有就是可能在血生化检查中出现血钙增高等表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摄图网

3.脑转移

由于原发肿瘤生长速度过快,癌细胞坏死脱落后可直接通过脑血管和椎静脉之间的吻合支入脑,由此肺癌脑转移较其他恶性肿瘤发展迅速。此外,肺癌有嗜神经组织的特性,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特别亲和力,因此易发生脑转移。10%~25%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确诊时已发生脑转移,约50%的患者在疾病进展中发生脑转移,未接受治疗的脑转移患者,中位总生存期(OS)仅为1个月,接受最佳支持疗法的患者OS约为2个月[3]。

在临床中,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都可以扩散到大脑。患者常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包括头痛、呕吐、眩晕、复视、共济失调、偏瘫及癫痫发作等,有时还会伴有精神状态改变和视觉障碍。

4.肝脏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