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21日,大润发母公司高鑫零售发布了截至3月31日的2024财年业绩报告。据报告显示,收入达725.67亿,同年度的836.62亿相比,减少13.3%;

毛利为205.81亿,同年度的179.58亿相比,减少12.7%;年内亏损16.68亿,同上年度盈利的0.78亿相比,降幅高达2238.5%。来自销售货品的收入为694.31亿,同比减幅为13.8%。

此外,截至 2024 年 3 月 31 日,高鑫零售拥有 86,226 名雇员(截至 2023 年 3 月 31 日为 107,785 名)。雇员福利开支总额为 95.58 亿(截至 2023 年 3 月 31 日为 100.66 亿)。

值得注意的是,高鑫零售在2023年已经通过裁员、降薪、去福利等手段,来控制盈利水平。据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财报数据显示,高鑫零售员工为107785名,与2022年的122010名相比减少14225人。福利支出从103.83亿缩减至100.66亿。

那为什么,高鑫零售从去年的盈利0.78亿,到今年亏损16.68亿?

高鑫零售对此表示,亏损的主要原因为:负现金流门店、关闭门店及拟开业门店的使用权资产及固定资产减值、商誉减值等。若不考虑减值损失影响,则预计亏损人民币6亿元至人民币7亿元。综合原因包括业务调整以及顾客囤货心智消失导致客单价减少,最终造成收入预期下降。

高鑫零售官方在公告中强调称,“本集团预期现金流充足,为未来业务发展及应对市场竞争提供充足资金储备。”

从亏损原因来看,闭店及亏损门店减值、业务调整相对客单价下降来说,是导致高鑫零售由盈转亏的阶段性原因。

据媒体不完全统计,2023年到2024年2月,大润发一共关闭了约13家门店。这对于在创立前19年未曾关闭过一家门店的大润发来说,可谓经历阵痛期的直观体现。

大背景是,不少零售企业此前签约的大卖场门店大多到了租约到期阶段,加上商圈迁移等因素,关店重开也就可以理解。但大卖场店型老化、效率降低、模式待重构也是行业面临的共性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大润发在此前作出了“重构大卖场”的战略决策,改造升级多家老店,同时开出新店。这些门店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高鑫零售面临亏损压力。例如就业务调整来说,高鑫零售开出M会员店后,曾表示坚持三年不盈利,其中资金投入成本不容小觑。

而客单价下降,客流下降则是影响高鑫零售亏损及整个零售行业的长期问题。

高鑫零售在公告中表示,“集团仍将继续聚焦核心业务,关闭长期亏损门店。本集团亦会考虑出售不良资产,以减少亏损及闭店损失,同时在长三角、珠三角、山东半岛优势区域密集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