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一整年的时间,国内生猪价格持续在底部摩擦,养殖场亏损严重,就连向来以成本低为荣的牧原都亏损了42.63亿元,其他猪场自不必说。为了减少亏损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国内能繁母猪存栏量开始连续下降,但一直到5月初猪价都未能有明显的改善。

改变出现在了5月种现象,最近一周的时间,国内生猪价格连续暴涨,尤其是最近几天更是“牛爆了”,越来越多的地区涨至8元,最高价已经涨到了8.5元,低价地区也回升到了7.6元,猪价已经全面进入“破八时代”。5月23日各地生猪价格行情,华东区猪价暴涨到了8-8.5元,华中区猪价上涨到了7.8-8.3元,华南区猪价涨至7.6-8.4元,华北区猪价上涨到7.7-8.3元,东北区猪价上涨到了7.8-8.2元,西南区猪价暴涨到7.6-8.1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期猪价暴涨的逻辑主要有如下几点:

1、养殖端挺价惜售。据统计,近期国内出栏生猪出栏均重相比年前又明显上涨,这就意味着养殖端有压栏的操作。叠加近期猪价暴涨,养殖户出栏积极性进一步下降,屠企收猪难度增加,不得不提价促量。

2、猪肉消费好转。居民家中囤积的冻肉、腊肉等基本被消耗干净,消费开始向鲜肉方向转移。另外,今年进口冻肉数量明显下降,受去年亏损的影响,屠企屠宰入库操作谨慎,各级冷库库存空虚,冻肉对生猪价格的冲击减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生猪产能下降。从去年下半年至今,国内能繁母猪存栏量已经连续下降超过9个月了,去年冬季北方疾病严重,进一步加快了产能去化的速度。据统计,一季度出栏生猪数量和猪肉产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

当前最高价已经涨至8.5元,按照近期的涨势,再用两三天就可以轻松涨至9元。近日市场上已经传出消息,有机构预测猪价在三季度末或者四季度末有希望涨至最高10元。最近一段时间猪价的大涨就是在为后续猪价向十元迈进打基础,做准备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需要警惕的是,猪价上涨之后,养殖端二次育肥和压栏现象将会增多,短期来看,这会拉高猪价,且影响生猪价格走势的判断。中长期来看,会导致后期可供出栏生猪积压,且出栏生猪均重也会增加,进而严重制约猪价的上涨,倘若猪肉消费恢复不理想,甚至可能导致猪价承压下跌。

再就是虽然现在国内能繁母猪存栏量已经降至3992万头,相比之前下降明显,但经过最近几年的品种更替之后,现在集团化猪场的猪基本都是高产母猪,生产成绩明显高于2021、2022年的水平。这一变化可能会被部分养殖户所忽视,从而错误判断后续生猪出栏量以及猪价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