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度网络上,经常能看到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征兵应征时,那些前来报名的印度青年大多骨瘦如柴,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倒。

然而当他们退伍时,却几乎个个发福发腮,圆滚滚的身材让军装都快包不住了。

许多网友调侃道:"入伍前是'竹竿',退伍后变'球型'!"

这些印度兵到底经历了什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扒一扒,看看这些印度军人从"皮包骨"到"肥肉人"的神奇蜕变之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文内信源来自(中国新闻网等),但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一、印度应征士兵瘦弱的社会根源

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有超过14亿人口。

但长期以来,印度一直面临着贫富悬殊、粮食短缺的问题。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2019年印度人均粮食消费量仅为181.9公斤,不到中国的一半。

2022年的数据显示,印度在121个未解决温饱问题的"饥饿国家"中,人均粮食占有量排名第107位,处于倒数第14的尴尬境地。

在这样的背景下,印度有超过8亿人长期处于吃不饱饭的状态。

底层民众为求生存,不得不精打细算每一粒米、每一滴油。

很多人一天只能吃上一顿像样的饭菜,有的甚至靠喝点盐水、啃点树皮充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种情况下,参军入伍对许多人而言,就成了摆脱饥饿、改善生活的重要途径。

然而,在应征时,面对大批骨瘦如柴的青年,部分招兵单位却犯了难。

按照规定,报名者需要达到一定的身高、体重标准方能录取。

为了鼓励更多青年参军,印军不得不一次次下调体格标准,久而久之,印度军营中聚集了大量身材瘦小的士兵。

有意思的是,在征兵考核中,为了达到体格标准,一些印度青年还使出了浑身解数。

有人在量身高时,总是刻意昂首挺胸、涨气吸腹,活像"芭比娃娃";有人在称体重前,借助老乡先前喝下几大碗水、塞满衣兜石头的"偷秤"经验......

可见,在食不果腹的窘境下,当兵对印度青年的吸引力有多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印度军人肥胖的"食"在原因

相比之下,当这些青年入伍后,迎接他们的往往是一顿丰盛的"改善伙食"。

一日三餐定时供应,各种咖喱、奶酪、油炸食品应有尽有,高热量、高脂肪的饮食结构让这些常年饥饿的孩子们欣喜若狂。

很快,营养过剩的问题就显现出来。

在印度,军队伙食以咖喱配饭为主,但军官和士兵的待遇区别很大。

军官食堂的咖喱色香味俱全,除了各种香料,黄油、奶油等高热量食材也毫不吝啬。

一份军官咖喱中,黄油的用量往往能达到100克以上,热量惊人。

再加上鸡肉、羊肉等肉类,一份军官套餐的热量至少在1000卡路里以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比之下,士兵食堂的咖喱就逊色不少,除了土豆、洋葱等常见蔬菜,剩下的就是成桶的植物油、人造黄油。

虽然士兵们也能吃到鸡肉,但分量和质量都不如军官食堂。

有的连队甚至为节省开支,直接用骨头熬汤,再撒上些许肉沫,就算是"肉咖喱"了。

长期吃这样的食物,热量过剩、营养失衡在所难免。

不仅如此,印度人做菜喜欢放糖,不管是甜咖喱,还是各种蘸酱,糖的用量往往超乎想象。

以士兵最爱的"酸辣酱"为例,100克中所含的糖量就高达20克以上,相当于5块方糖,一些红糖、黄糖还常被当作士兵的"军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放眼望去,印度军营中满眼都是高油高糖的食物,再加上恶劣的卫生环境,士兵发胖几乎成了必然。

除伙食外,印军内部的贪腐问题也是个"肥胖因子"。

2017年,就曾有士兵在网上爆料称,他们平时吃的根本不是正常食物,更像是猪饲料。

经查证,原来是负责食材采购的后勤部门贪污腐败,为谋取暴利,竟以次充好,把大量廉价的粗粮、豆饼粉冒充大米、面粉,供应部队。

猪饲料中含有大量快速催肥的添加剂,长期摄入会让人体脂肪快速堆积。

更可怕的是,这些饲料粉煮熟后,会像糨糊一样黏稠,与咖喱中的各种"糊状物"混在一起,简直难以分辨,当时不少印度士兵就是这么"被喂胖"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懒惰生活加剧肥胖风险

除了以上饮食结构和伙食供给方面的因素,印度军队散漫的管理和训练不足,也让肥胖问题愈演愈烈,成为影响印军士兵身体健康和作战能力的重要隐患。

长期以来,印度军队沿袭了英殖民时期的管理模式,存在严重的"官兵有别"现象。

军官和士兵之间的差距不仅体现在工资待遇上,更表现在日常管理和训练方面。

不少军官只把士兵当作消耗品,漠视他们的健康训练需求。

基层连队长官训练松懈、不作为的现象十分普遍。

很多连队长背地里都成了“二道贩子”,整天盘算着怎么从士兵身上捞油水。

训练?那是次要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少基层军官甚至认为,只要把士兵喂饱了,保证不出乱子就行。

至于什么体能训练、技能培训,那都是虚的,没多大用处。

于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印度士兵整天无所事事,训练频率和强度远不及其他国家军队。

有时一天下来,除了吃饭睡觉,剩下的时间基本上都用来喝茶聊天、遛弯消遣了。

久而久之,他们的身体素质直线下降,军事技能更是止步不前。

再加上前文提到的营养过剩问题,发胖几乎成了必然。

除开物质层面,精神建设也是一大硬伤,这种懒散的军营生活甚至对士兵的心理健康也产生了负面影响。

在漫长而单调的驻地生活中,不少士兵逐渐丧失了奋斗目标,变得自暴自弃。

一些人开始酗酒、打牌,甚至吸毒,把自己的身心健康输给了这些不良嗜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积月累,一个个昔日的阿三"猛虎"变成了如今油头垢面的"肥猪",令人唏嘘。

而且这种现象在印度军中由来已久,甚至能往回一路翻到2008年。

当时印度国防部就曾对军队肥胖问题展开调查。

结果显示,当时印度陆军中约35%的现役军人超重,12%属于严重肥胖。

相比之下,美军现役军人的肥胖率只有6.7%,不到印军的一半。

那时为何印军的肥胖问题同样如此严重?除了前述因素的可能性外,驻训环境的差异或许是最重要的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统计,相比其他部队,印军中那些长期驻扎、缺乏实战锻炼的部队肥胖率普遍更高。

尤其是某些偏远驻地,由于恶劣的自然条件和匮乏的资源,士兵常年吃不好、训练少,发胖几乎不可避免。

以印度东北部的那加兰邦为例,当地驻扎着大量印军,由于地处偏僻、交通不便,这里的军营物资供应常常跟不上,再加上当地湿热的气候环境,使得食物极易腐烂变质。

久而久之,这里的印军士兵几乎个个"重量级",据不完全统计,超重率居然高达45%以上。

相比之下,那些经常野外驻训、参与实战的印军部队就"苗条"多了。

比如专门负责印巴边境巡逻的"阿萨姆步枪团",官兵体型普遍偏瘦,肥胖现象并不突出。

这主要得益于频繁的野外训练和实战磨砺机会。

在艰苦环境中,他们不得不时刻保持敏捷的作战体能,再加上极度有限的物资补给,自然也就不存在暴饮暴食的条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肥胖影响印军战斗力

随着越来越多的印度士兵陷入"发福魔咒",肥胖问题也演变成影响部队战斗力的大敌。

据印度陆军2020年的数据,过去20年里,超过1600名现役军人死于心脏病、糖尿病等与肥胖相关的疾病,平均年龄只有37岁。

这一数字足以引起印军高层警觉。

要知道,2017-2020年间,印军在印巴边境冲突中的阵亡人数为1067人,但同期却有3611人因健康问题非战减员,远高于作战减员数。

其中,心脏病、自杀等原因位居前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以说比起战场上的敌人,不良的生活方式和由此引发的健康问题,才是印军士兵的头号杀手。

为遏制这一现象,近年来印军开始采取一些应对措施。

除要求士兵控制饮食、多吃蔬果沙拉外,还强化了体能训练的力度和频次;一些高原驻军还尝试将瑜伽训练纳入日常,以改善官兵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状态。

不过,要从根本上解决印军的肥胖问题,还需从体制机制入手。

加强内部管理,完善食品供应体系,建立科学的膳食和训练标准,提高基层官兵自律意识,这些都是当前印军面临的重要课题,虽然很难就是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