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5月,上海战役结束后上海解放,为了尽快恢复上海市民的生产生活秩序,我党安排了一批优秀的干部接管上海,他们严格落实相关政策,不仅迅速稳定了社会秩序,而且还保护了上海市民的人身与财产安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个人就是当年参与接管上海的干部之一,他的名字叫杨西光。在接管上海的过程中,杨西光具体负责接管了同济大学。新中国成立后,杨西光长期从事宣传工作,担任了上海市委常委、《光明日报》总编辑等职务。那么,杨西光的身上都有什么故事呢?

杨西光出生于1915年,安徽芜湖人。青少年时期的杨西光就受进步思想影响,积极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在此期间,他接触到马克思主义,1933年,杨西光加入了共青团,1935年,杨西光前往北京大学读书,也是在北京大学读书期间,杨西光参加了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6年,杨西光转为正式党员,此后他受组织派遣,前往东北军中从事地下工作,暗中积蓄抗日力量,发展抗日骨干分子,为后续的全面抗战做好了准备。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杨西光积极在东北军中宣传我党的抗日统一战线主张,做了大量有利于巩固抗日统一战线的工作。

1939年,杨西光奉命离开东北军,前往重庆。到重庆后,杨西光广泛在青年群体中宣传抗日救亡道理,动员青年参军参战,继续为抗战贡献自己的力量。1940年,杨西光前往延安,先是进入马列学院学习,毕业后进入统战部工作。

抗战胜利后,杨西光前往华东地区,主要从事战俘管理教育等方面的工作。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杨西光参加了接管同济大学的工作,后续他继续随军南下,参加了解放福建的战斗。新中国成立后,杨西光留在福建省,担任了福建省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部长等职务,致力于新生政权的巩固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4年,杨西光调回上海,担任《解放日报》总编辑、上海市委常委等职务,在上海的宣传阵地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1966年,十年浩劫开始后,杨西光也受到冲击,并被暂停了工作,但他一身正气,与造反派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始终保持着一个党员的铮铮铁骨。

粉碎“四人帮”后,杨西光迅速受到重用,1978年,他被调到《光明日报》,担任了《光明日报》总编辑,也是在担任《光明日报》总编辑期间,杨西光修改并发表了一篇文章,引发全国范围的讨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是1978年4月上旬,杨西光看到了南京大学哲学系教师胡福明寄来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稿件清样。当时这篇文章准备发表在哲学板块,但杨西光认为这是一篇重要的文章,放在哲学板块有些可惜了。于是杨西光提议修改这篇文章,最终这篇文章经过反复修改,定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5月10日,这篇文章发表在中央党校内部刊物《理论动态》上,11日,《光明日报》全文转载了这篇文章,在这之后,《人民日报》以及多家省级媒体陆续转载了这篇文章,从而引发了全国范围的讨论:“真理标准大讨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是经过“真理标准大讨论”后,“两个凡是”的错误得到纠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开始深入人心。在这背后,杨西光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此后杨西光继续活跃在理论界,为改革开放做了大量理论研究工作。晚年杨西光主要生活在北京,于1989年因病去世,享年7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