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发射失败”“火箭发射失败”

在不到30天的时间里,我国航天事业遭受到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打击。

明明做了充足的准备,明明反复试验了很多遍。

可当失败的那一瞬间,现场的所有人还是呆住了。

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的航天事业就像是一路开了绿灯。

不仅进入了飞速发展,还从无败绩。然而,令人没想到的是,在3月到4月之间,我们连续失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此,就有网友感到非常好奇:“难道我国的航天技术突然退步了吗?”

而此时,却有人将目光瞄到了远在千里之外的美国。

难道这其中另有隐情?

探索路上的失败

小时候,我们坐在树荫下,望着天空的月亮,常常幻想,如果有一天我们能够飞,该有多好。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类的“飞天梦”终于有了希望。

人造卫星再到航天站,中国依靠着自己的努力,拼搏进取的精神一步步将辉煌的蓝图变成现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经常在网络上都能够看到“发射成功”这四个字。

可是,你知道这4个字背后究竟蕴含着什么吗?

不仅蕴含着科研人员无数个不眠不休的夜晚,更包含着所有团队在面对失败时的泪水。。

俗话说的好”世间没有一帆风顺的。“

有挑战,自然会有失败……

1996年2月15号,还记得那是一个午夜凌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我们在四川打算发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 这支火箭在当时可真的算得上是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了.

点火的时候,无数双眼睛紧紧地盯着火箭, 现场一片安静, 大家生怕一口呼吸就惊扰了火箭发射。

霎时间,所有人的心都紧紧地提了起来。

随着璀璨耀眼的火光炸开,长征三号势同水火的窜了出去。

正当大家准备松了一口气时,意外忽然发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飞行时间刚刚过去3秒钟,可发射方向却出现了大幅度的偏移。

一时间,总指挥师和总设计师慌了神。

虽然方向偏了,但是火箭并没有就此停止。

当飞行持续到大概22秒的时候,只见长征三号火箭一头就撞到了附近的山坡上。

轰的一声,大地在震动,烟雾缭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火箭爆炸的杀伤力究竟有多严重!你可想而知?

爆炸的余波直接轰到了附近的居民,最后造成了6人死亡,57人重伤的悲惨消息。

以上文章内容信息来源:百度百科,1996年2月15日《1996年西昌长征三号运载火箭事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是因为这个严重的失误,让我国火箭的研究人员感到压力倍增。

当时火箭总指挥真的就是一夜白头!

即使我们已经做出了全部的努力,小心再小心,谨慎再谨慎。

可没有人能保证做出的事情就能百分百的成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我们能做到的,就是用最快的速度分析数据,研究失败原因,最后再经过反复的模拟和演练。

用尽最大的努力去避免失败的可能。

而我们的努力显然也是有成效的……

令人意料不到的打击

随着科技的进步,先进人才的研究,近些年来,我国火箭发射已经鲜少出现失败。

这不仅是对我国实力的肯定,更大大的鼓舞了全国人民的士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还没等我们沾沾自喜,新一轮的打击很快又来了。

“赶紧快去把飞行数据拿过来!“

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的指挥中心,副主任田玉蓉神情紧张,眉头仿佛能夹死一只苍蝇。

现在是2020年的3月16日,也是长江七号火箭首次执行飞行任务的重要日子。

在发射的前10分钟,所有人都把心提到了嗓子眼儿。

所有抢险队员已经原地待命,只要发生意外,立刻上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此之外,办公室副主任田玉蓉也有些不放心的在现场紧盯工作。

试验人员上前检查发射的最后状态。

随着321的声音“点火“,火箭如脱缰的野马,嗖的一声冲上了蓝天。

1…2…3…4…5

5秒过去以后,火箭依旧平稳的朝着既定的轨道前进。

看到这,田玉蓉深深的吐了一口气:“看来这次终于是没问题了。”

从火箭飞行在达到指定地点需要一段时间,所以田玉蓉就转身回到了指控大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还没等他走到地方,只听手边的对讲机突然传来了一句。

“火箭的飞行曲线好像有问题。“

听到这话,田玉蓉顿时浑身冰凉,他转身抬腿就赶紧往现场飞奔而去。

火箭最终在点火的162秒以后曲线出现问题,此次发射失败!

此时,现场已经围满了一堆人,只见总设计师和总指挥师手中拿着厚厚的实验数据在疯狂的讨论。

以上文章内容信息来源:人民日报,2021年3月16日,《火箭发射失利后,初中生给科研人员写了一封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觉得我半年的付出都白费了。“

这是田玉蓉脑海中出现的第一句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没等大家把此次发射失败的原因汇总研究。

2020年4月9号长征三号乙运火箭再次出现问题。

据新华社报道:“我国西昌卫星中心在发射长征三号乙运火箭的时候,一二级飞行正常,曲线正常,第三级火箭出现了异常,卫星发射失败,残骸从天陨落。“

信息来源:新华社2020年4月9日《PALAPA-N1卫星发射失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天空晴朗,场地开阔,所幸没有砸到周围的人,造成生命损失

长征三号火箭的失败是谁也没有想到的。

作为我国经验丰富、成熟度最高的火箭,长征三号火箭,某种程度上上来说,算是我国的招牌了。

可出现此等严重的失误,让所有人的信心全部都落到了谷底。

不仅如此,如果是我们自家出现的问题,无非就是经济上受到损失。

可关键是此次发射的长征三号乙运火箭是印度尼西亚的商业通信卫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出现这样的意外,真的是把脸都丢到了国外。

一时间,大家都感到脸上无光,情绪更是一落千丈。

在短短30天的时间内,本来信心满满的航天火箭接连失误。

这就不禁让人非常的疑惑:“为什么我国的航天突然出现了接二连三的失误?“

难道另有隐情?

而此时,就有人把异样的眼光投向了美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彭博社表示:“美国要在2027年购买48套卫星通讯干扰系统,而目的就是为了针对中国和俄罗斯的通讯卫星信号。“

于是就有人怀疑,我国接二连三航天发射失败,是否跟美国有脱不开的联系?

但是,此等说法暂时没有证据。

我国并没有发现美国用卫星航天信号干扰我们的情况。

所以,归根结底,我们还是要从自身方面找找原因。

老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不害怕失败,也从不担心失败,每一次失败都是我们往前奔跑的步伐。

3月16号长征七号火箭失败以后,前方的试验团队不分日夜的抓紧时间搜集各项数据。

而后方的保障团队通宵达旦的分析数据,总结原因。

几十号人们携手共进,不气馁,心往一处使。

那时正赶上国家疫情爆发,在回到北京之后,所有的研究人员需要居家隔离14天的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所有人员经过商议之后,迫切的向组织表示,希望能尽快的研究。

于是,我国就将40多名研究人员共同集中隔离,并且批了一座办公楼给他们专心搞研究。

每天对着电脑一遍一遍又一遍的翻看那些枯燥的数据,分析细节,横向对比,纵向对比。

所有人员每天打起12分的精神,就为了成功,从失败之中重新站起。

2020年12月30号,长征7号终于收到了出场评审的好消息。

舰体结构副主任姚瑞娟,他的家就住在六营门小区,每天上班势必要路过家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是,无论是在研究期间、隔离期间,甚至在工作期间。

姚瑞娟次次过家门而不入。

每次提起失败后的工作,所有研究人员唯一给出的总结就是。

“真苦啊,真累呀!“

但是,即使大家嘴上喊苦,行动上却没有丝毫的认输。

中国航天人员万众一心,共同努力,为了国家有新一线的航天装备,大家不屈不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在探索一个领域的时候,失败好像是最常见的困境。

每当看到高耸入云的火箭,真的不禁让人感叹:“人类的智慧真的是无限大。”

我们先是模仿、学习,最后再到发展改进。

这一步步走来,我们面临了数不清的失败和挫折。

如果你被打倒了,那么就不会拥有现在令人骄傲卓越的航天成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你拼了命的站起来,最终一定会拿到你想要的结果。

而背后的这些研究人员,才是真正的幕后英雄。

他们付出了自己享受,晒太阳,甚至陪伴孩子的亲子时光。

全身心的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都注入到航天这个领域。

除了智力超群的脑力工作者,还有一群技术精湛的工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不怕吃苦,不怕脏,不怕累,甚至不在乎什么褒奖和留名青史。

唯一的目的就是能赚钱养家,能为国家付出自己的一份心力。

百折不挠,勇敢直前,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不让人感到骄傲?

他们才是我们最应该追捧的明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