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之间的大国之争,既是科技的竞争,也是财富的竞争,但归根到底,还是人才的竞争。

美国为了尽可能地保持优势,不断针对华人精英,甚至对华人的海外资产虎视眈眈。这样的美国,还当得起超级大国的名头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被捕的丁林伟

2024年4月,美国司法部逮捕了一名AI工程师,理由是该该工程师利用谷歌的技术信息,在中国建立公司。

这名工程师名叫丁林伟,目前已经在谷歌工作五年,是谷歌的老员工了。

但从2022年开始,丁林伟便开始深入谷歌AI的数据库,下载其中的关键算法、机密文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下载文件的时候,丁林伟非常谨慎、警觉,其行为从未被谷歌检测到,丁林伟也因此获得了谷歌AI的重要机密。

同时,国内一家科技公司看中了丁林伟的技术资产,将丁林伟聘为首席技术官,为其提供不菲的薪资、奖金、甚至股票。

对此,丁林伟并不满足,他还在中国开发软件平台,主攻机器学习的速率,这些工作,刚好能用上他在美国“积累”的AI技术资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俗话说,商场如战场。商业斗争不论对错、只论成败,丁林伟如果能取得巨大成功,这些事也就不了了之了,但丁林伟太过高调,公司还没起步就倒下了。

2024年11月,丁林伟为了拉取赞助,高调宣称自己开发的软件有谷歌技术,只要根据国内情况略作调整,就能生成适合中国的算力平台。

这样的行为,自然会给自己招来祸事。12月,丁林伟盗取技术的事情败露,谷歌派出调查员,核实此事的真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丁林伟只能含糊地解释调取文件一事,并且调查员保证:他不想离开公司。

但12月还没过,丁林伟便向谷歌递交辞呈。丁林伟走后,谷歌查看了他的电脑,发现了之前的复制、窃取行为,便立刻向警方报案。

在证据确凿的情况下,丁林伟一旦罪名落实,就会受到10年监禁,甚至百万美元的罚款。对一个AI工程师来说,10年的监禁生活,就意味着职业生涯的结束。

腾讯网2024-03-07:美司法部逮捕谷歌前中国工程师 指控其窃取AI商业机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丁林伟一事,让国外科技公司对华人忌惮不已。很多美国大厂聘用华人的时候,警惕心都提得高高的,生怕华人将技术带回国。

在技术方面,美国对华人“严防死守”,生怕信息猎泄露;但在财富方面,美国对华人“热情拥抱”,巴不得越来越多的华人将财富带到美国。

对于这些海外资产,美国的态度一向直接——利落地收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洗劫华人精英的财富

4月底,美国共和第一银行倒闭,整个银行被卖给富尔顿银行。这家银行的规模超过60亿美元,存款数额超过40亿,且八成以上的储户都是华人!

在这家银行储蓄的的用户,只能取出25万美元,超出的数额均无法赔付。

鲁中晨报2024-04-28:首次!美国共和第一银行宣布破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明显,这是美国对华人群体的的财富收割,这种手段能把大量财富留在美国,被收割的华人甚至无处申辩,继续积累财富。

作为美国的“忠实小弟”,澳大利亚也紧跟美国的步伐,大力榨取华人、华企的财富。

5月份,澳大利亚开始对华人“财产彻查”,所有在澳华人、在澳华企的银行账户都被冰冻,如果不能提供明确的资金来源,这些资产就会被澳大利亚没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明显,澳大利亚借着“金融管制”的旗号,对我国海外群体实行财富收割。

令人无奈的是,美国、澳大利亚占据道德制高点,以一句“反洗钱”便能解释所有,我国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此事发生。

祖国视点2024-05-14:美西方国家洗劫华人、国人风暴来临,反制对策我们有的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对华人、华企的针对,归根结底就是为了技术和财富,只是在技术方面,美国的格局实在有点小,技术封锁甚至延伸到了研究生的层面。

最终目的:阻止技术、财产外流

2023年5月以来,我国越来越多的留美学生,受到了美国政府的针对,不少人甚至受到了不公正待遇。

比如,徐健在美国完成了数据挖掘的硕士学位,经过美国海关时,工作人员特地对徐健“单独盘问”,询问徐健的工作意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工作人员听到“人工智能”的答复后,对徐健的态度便严肃了起来,不仅搜查了徐健的手机、电脑,还没收了徐健的签证。

最后,美国海关人员告诉徐健,美国不会在他审批签证,今后徐健不能进入美国了。

像徐健这样,被美国无端遣返的中国留学生还有很多。虽然这些人在留美学生中的占比不大,但绝对数量不在少数,这些人往往从事关键领域,可能中美竞争的关键领域发挥作用。

环球时报2024-05-16:美国拒签、遣返中国留学生调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尤其是学习大数据、半导体、人工智能、5G等尖端行业的学生,他们在美国读研、读博的可能性不大,即便真的申请上了,也很可能因签证问题无法入学。

从2018年到2023年,博士生田苏已经在美国人工智能专业学习了5年。在2023年回国后,田苏始终拿不到回国的签证,无奈之下,田苏只能远程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对中国学生严防死守,根本目的就是不想让中国人学习尖端技术,防止技术外流。

但这样的行为,根本不可能长久,我国自身也有研究团队,我国也可以和其他国家交流合作,美国的技术封闭,终究不可能达到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