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在太大了,以至于不能按自己的规则行事。”

“我们从过去吸取了教训,在美国,不可能有第二次‘中国冲击’(China Shock)。”

都21世纪了,还能听到这种无理取闹的言论,美国近期的所作所为可是让全世界人民看了一场热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中国冲击

以上言论是前不久美国总统拜登身边的首席经济顾问莱尔·布雷纳德在一次采访中所说。

作为美国总统身边的得力干将,她的一举一动无疑代表着总统的态度。

更何况莱尔·布雷纳德在美国还担任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一职,在美国的影响力是毋庸置疑的。

那么究竟什么是中国冲击呢?莱尔·布雷纳德的言论又为什么引起群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情还得追溯到几十年前,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WTO(世贸组织),美国以及西方各国当时对中国充满敌意。

当然,可能到现在为止这股莫名其妙的敌意也没有消失。

但随着中国越发强大,国际地位越来越强,不少西方国家也都选择与中国和平相处,共同进步。

唯独美国,时不时跳出来刷一波存在感,让人烦不胜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2001年,中国还在国际贸易的舞台上苦苦挣扎,寻求一个立足之地时,美国就仗着自己势力强大,国际地位高,联合西方各国散布谣言。

他们声称,中国的加入大大影响了美国以及西方各国的制造业发展,甚至扰乱市场,影响了他们国家制造业就业问题等。

众所周知,中国以强大的制造业闻名。

而美国则恰恰相反,由于劳动力较少,人民积极性也不高,美国的制造业在中国面前可以说是毫无优势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前中国自身尚且难保,很难发展制造业,国家经济实力也不高,这才让美国有机可乘,肆无忌惮的欺压中国。

但让美国没想到的是,如此重压之下,中国居然还是成功加入了世贸组织。

眼看着自己欺负了那么久的弱小国家突然崛起了,和自己平起平坐了,美国高层立马慌了神。

一来不能做得太过火,毕竟现在中国并不弱小,各工业发展也是蒸蒸日上,要真打起来,自己不占理不说,还可能会打不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来要向中国低头又觉得不甘心,况且美国强权称霸多年,乍一下冒出来一个中国越来越强大。

正所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乎”中国的强大无疑给美国敲响了警钟。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想出了一个馊主意,那就是所谓的“中国冲击论”。

美国媒体联合其他西方国家创造出“中国冲击”一词,矛头直指中国的制造业。

利用网络的力量让谣言扩散,散布中国出口的商品扰乱国际市场的消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发文称中国商品的涌入不仅会造成本国制造业的紊乱,还会造成就业危机,金融危机等一系列问题。

美国此举颇为幼稚,简单来说,发表这种言论更像是小朋友之间的拉帮结派。

既然单凭美国一个国家不足以让中国吃亏,那就将谣言传到其他国家,煽动各国反华情绪。

从而实现自己孤立中国,阻碍中国制造业发展的最终目的。

不得不说,这种做法虽然幼稚,却也足够恶心人,也算是秉持了美国一贯的做派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中国冲击论”被美国媒体疯狂炒作宣传下,还真给一些国家造成了恐慌,在美国的引导下抵制中国制造的产品,实行所谓的“去中国化”

而那个时候的国际市场也同样奉行弱国无外交这个道理,其他国家就算知道这是美国的阴谋诡计也选择隔岸观火,不想得罪美国。

但令人没想到的是,中国实在是顽强,凭借着产品优良,物美价廉的优势硬生生在美国的堵截阻碍下杀出一条血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眼看着有利可图,一些国家也顾不得美国的警告了,火速与中国合作,生怕晚一步中国这些货物就被抢购一空了。

这下美国的阴谋就彻底泡汤了,但成为“孤家寡人”的美国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在国际市场包容性越来越强,各国纷纷开放经济,互相交流进步的大环境下,美国竟然仍旧一意孤行,实行保护主义。

二、保护主义的劣势

什么是保护主义呢?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中国古代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就相当于简易版的保护主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闭关锁国造成的后果和影响大家也都知道,中国踩过的坑美国非要再踩一遍,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

其实保护主义也有一定的好处,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它确实能够保护本国经济不受到外来经济冲击,也能更好的提高本国的文化自豪感。

但相对而言,以如今这个世界经济格局,保护主义带来的弊端要远远大于其优势的。

早在2008年,全球进出口贸易总额就已经占到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61%,比起前几年增长了将近20个百分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在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大幅度下降了一阵子,但19年就重新回到了原来的水平,并且稳定增长着。

很显然,随着国际贸易市场越来越开放,发展也越来越好,顺应时代的浪潮是不可避免的,但美国却竖起了一面“围墙”

美其名曰,保护美国人民,保护美国本土经济,对此,我们也只能说祝他好运吧。

当然了,也不是所有美国人民都赞同政府的做法,很大一部分群众渐渐意识到他们所谓的保护政策只会让人民花更多的钱买更少的东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美国媒体天天挂在嘴边的“中国冲击”也只对制造业就业岗位产生了一点点可以忽略不计的影响,反而美国的保护政策给大量其他行业劳动力带来损失。

因此,美国媒体与高层也遭到了很多本国民众的口诛笔伐,造成了一定的社会动荡。偷鸡不成蚀把米,可能说的就是美国吧。

三、二次“中国冲击”

在群众的强烈要求下,美国在国际贸易方面还是稍稍收敛了一些,安静了那么一小段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老老实实可不是美国的作风,在2020年,美国就开始旧事重提,将保护主义继续拿出来说事。

“要确保美国在技术和研究方面的领先,保护美国经济免受不公平获取我们知识产权竞争对手的影响。”

这句话是在2020年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年度报告中发布的,矛头直指中国,让许多网民调侃这是美国又要开始搞事情了的前兆。

果不其然,今年又有了文章开头莱尔·布雷纳德说的一席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声称中国在许多行业(不仅仅局限于制造业)的出口规模严重影响了美国的投资可能性,这无疑是第二次“中国冲击”

当然了,相比于上一次的胡言乱语,这次美国倒是学聪明了一点。

美国先是狡猾的抛出第二次“中国冲击”这个概念。

再言明美国已经吸取第一次的教训,找到了解决方案,中国冲击将不再对美国产生影响。

以此煽动其他国家情绪,让中国立于风口浪尖之地,还妄图美美隐身,坐享渔翁之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得不说,美国这招仿佛把其他国家都当成傻子一般,况且中国也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孤立无援只能硬拼的弱小国家了。

既然是玩舆论战,那中国也只好奉陪到底了。

美国的第二次“中国冲击论”一出,中国各大媒体倾巢而出,方方面面分析了美国经济现状以及开放国际市场的优劣势,客观公正的回击美国的污蔑。

在这些媒体的回击下,美国只能又一次铩羽而归,临退场前还不甘心的扬言自己将联合墨西哥解决墨西哥所面临的“中国冲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让人不得不佩服的是,说瞎话的本事,美国还真是一套又一套。

舆论战的失败让美国恼羞成怒,直接宣布将增收中国的产品关税,尤其是涉及新能源汽车产业。

要知道,中国的汽车产业好不容易凭借着新能源汽车弯道超车,在国际汽车市场上大放异彩,引领了不少国家发展新能源相关产业。

作为美国的假想敌,中国的这一大进步让美国急得团团转,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直接将关税提升至10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举动让很多国家表示不理解,虽然中国的新能源技术目前遥遥领先,但中国几乎从不藏私。

大大方方的将一些关键技术拿出来分享,力求国际经济的整体向上,博得了不少国家的好感。

也许只有美国还在固步自封,一味的拒绝中国的产品,这样的政策下,最终受害的还是美国的人民和企业,实在是让人可惜。

这一次美国的荒谬言论甚至引来了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注意,其阻碍经济发展针对中国的行为被IMF公开批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IMF事实上主要是由欧洲国家一手扶持的,连它都罕见的批判美国的行为,可见美国的行动也引起了许多欧洲国家的不满。

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不能够做好表率作用也就罢了,竟然还一味的阻碍世界经济发展,真是令人失望。

如今IMF的发声更是彰显着美国与欧洲其他国家意见越发不一致,同盟岌岌可危。

这也不是IMF第一次反驳美国了,如若美国再一意孤行,相信反对的声音只会越来越多,引发各国不满,最终只能自食苦果。

霸权主义不应被推崇,为了全球经济健康发展,在此还是呼吁美国尽快停止这种损人不利己的行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