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据日媒报道,近期在世界上的很多国家和地区,二维码诈骗开始流行。

骗子利用读取假二维码和窃取他人二维码等伎俩已经诈骗了超过200万日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的一篇文章报道,3月17日,一名26岁的男子在美国犹他州盐湖国际机场被捕,此前他无票登机搭乘达美航空公司的航班(飞往得克萨斯州奥斯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名男子之所以能无票登机是因为他用智能手机拍摄了他人机票上的二维码,并用所拍摄到的二维码登机。

凑巧的是,美国广播公司(ABC)新闻洛杉矶分社报道的监控录像捕捉到了这一犯罪瞬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名男子坐在机场大厅的长椅上,站起身来,上半身微微向后弯曲,用手机偷拍下了坐在他左手边的男子的机票二维码。

之后,这名男子大摇大摆地离开时,还微笑着与包括受害男子在内的周围男子握手,然后若无其事地走向登机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纽约时报3月20日报道,该男子躲在飞机前后的厕所里,但在起飞前被机舱乘务员发现。客机折回登机口。

男子被捕后说,他只是想回家看望家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起案件让人震惊,也凸显了二维码的一个大问题,那就是容易被复制。

很多人由此也会隐约想到二维码原则上是可以复印的,而且它居然可以被用来登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维码自从1994年问世以来逐渐被普及,为社会带来了更多便利。

像过去那样手动输入长网址的需要已大大减少,进入活动会场或音乐会等只需要在场馆门口扫描二维码,而不必携带纸质门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由于二维码只是图像,因此很容易被拍照复制。

还有人仅仅因为买了一杯奶茶就被骗了230万日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新加坡日报《海峡时报》的一篇文章报道,一名60岁的女性在新加坡一家奶茶店买奶茶时,被店内的 "免费一杯调查问卷 "贴纸所吸引,并扫描了上面印制的二维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后,她在手机上下载了这个应用程序。不过,让她没想到的是,这个应用程序其实是伪装成调查功能的恶意软件。

当晚女子睡意正浓时,手机上的通知亮了。她的手机被远程操控,银行账户里的2万新元(大约合230万日元)不翼而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加坡的大学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种诈骗很恐怖,因为她经常买奶茶喝,如果这种诈骗信息是在合法的二维码附近张贴,就很难发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日本也需要采取同样的诈骗预防措施。

例如,你在前往活动场所的电车上,如果你正在重读显示有二维码的入场信息邮件,就有可能被别人从背后偷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年来,天空树、迪斯尼乐园、Team Lab 和涩谷天空树等许多热门设施都支持使用二维码进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万一别人拍下了你的二维码,还先于你入场,那么你手中的二维码就会失效。

而在国内这样的新闻也层出不穷,最近在厦门就有两名男子偷换了商家的二维码,一个月内就窃取了商家的钱款1700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怎么更安全地使用二维码,专家提出了几个要点。

第一、在公共场所或餐厅菜单上阅读二维码时,要确保二维码的印刷部分不是贴纸。如果是贴纸,则存在第三方在原始二维码上覆盖恶意代码的风险。

第二、安装杀毒软件,以便在尝试访问危险网址时发出警告。智能手机默认安装的 Safari 和 Chrome 浏览器也有类似功能。此外,当你在访问网站时被要求输入个人信息时,就应该警惕思考这是否是一个假冒网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華人网客服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