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拼多多发布2024年第一季度财报,该公司一季度实现营收868亿元,同比增长131%。经营利润259.7亿元,同比增长275%。毛利率62%,环比上个季度增长1个点。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280亿元,同比增长246%。不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则为306亿元,同比增长202%。

一如既往的稳定,拼多多2024年第一季度依然实现了喜人的增长,在一季度电商传统的淡季市场,拼多多该季度的净利润突破了300亿元。

要怎么去解释拼多多的增长现象,两个角度。

一、用户价值

2024年第一季度,拼多多的营收中,在线营销服务及其他收入(数字广告)424.6亿元,同比增长56%。交易服务收入443.6亿元(主要是TEMU跨境电商业务拉动),同比增长327%。

支撑数字广告业务的核心是用户规模(交易规模)、用户粘度(交易频次)、用户价值(品牌心智价值)。

随着人流量的规模效应产生、用户交易频次的上升,以及用户心智的建立,卖广告是水到渠成的,规模越大广告卖得越多,价格也能有好表现。而数字广告是一个高毛利的业务(广告本身没什么成本),能带来的利润回报非常惊人。

拼多多数字广告业务近几个季度一直都维持在50%多的增长,比较稳定,这既支撑了其单季破300亿利润的基本盘,也说明拼多多在下沉用户盘很稳,竞争力很强。

区别于高线广告市场竞争加剧,增量稀薄,下沉用户市场的数字广告市场在增长,“小镇青年”对品牌的消费在增长。凭借下沉用户市场庞大人口基数所产生出的规模效应,拼多多当下也正在创造“农村包围城市”的壮举,切入到高线市场的数字广告市场。并通过不断做多品类,做高单客产值。

这些支撑了拼多多的数字广告业务表现。

而未来的数字广告增长潜力,则将会来自跨境电商业务,拼多多的交易服务收入的大幅增长显示其跨境电商成长很好,这块业务也将可能延续拼多多国内的发展路径:通过交易,做高海外用户规模、实现更高的交易频次、并创造出海外用户价值,这些实现之后,海外的高毛利数字广告业务也将会“喷发”。

二、规模优势。

显然,当下的拼多多正在充分受益规模效应,凭借在“机器推荐”领域所建立起来的能力,拼多多于过去做到了别人做不到的下沉,它没有竞争对手,并由此产生出规模效应与规模优势。

软件业的特点是:随着用户规模的增大,边际成本是越来越低的,更低的成本能做出更高的利润。同时,基于用户端的规模优势养出来的技术架构、工业化能力与商家端议价能力,也很难被复制,这进而构成拼多多的护城河。

可以说,现在的拼多多正在充分受益规模效应。

但未来的风险也有可能会出现在这个层面。

一方面,是“规模不经济”挑战有可能会出现,就像过去的阿里一样。

导致“规模不经济”现象出现的一大原因,可能是价值观的“失位”,缺乏价值观的凝聚、荣誉感、约束与“奉献”作用,贪腐、官僚主义、傲慢等可能会从内外部带来“规模不经济”的挑战。这可能是所有规模型企业到一定阶段都需要面对的情况。

另一方面,则是新鲜感的满足。

就是一个软件,一个品牌,消费者用久了后,都会开始觉得有些乏味,尤其是年轻用户,对新鲜感的要求更高,希望不断有特别的东西可供体验。

这个时候,规模有时候可能会成为一种劣势。

投资消费零售 必看商业观察家

本号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