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从白垩纪时期就存在的生物,被称为水中活化石,成年后体长可达5.6米,体重达1吨,在清代曾为被作为皇室珍馐,它就是达氏鳇鱼,是淡水鱼中体型最大的鱼,也是寿命最长的鱼,能存活 50 年以上,是黑龙江流域独有的鱼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达氏鳇的外形奇特,头部像其他鲟鱼一样呈尖状突出,但是长度没有其他种类那么长。全身光滑,没有鳞片,但在背脊处和身体两侧有五列菱形的骨板。

5月18日,黑龙江鹤岗延军农场的两名渔民在打鱼时,意外捕获到一条体长2.6米,重260斤,鱼龄25岁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达氏鳇鱼,由于达氏鳇鱼身上有伤口,村民赶紧联系当地相关部门求助,经过专业人员检查,这条达氏鳇鱼只是表面有轻微刮伤,在救治之后就将它放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渔民介绍当时起网的时候特别沉重,还以为是石头,后来就拽出来一条大鱼,两个人才一起抱上来,看到这么大的鱼,心里非常激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黑龙江流域因达氏鳇的存在频频引得人们的关注,比如:

2014年,4位渔民在松花江和黑龙江交汇的深水区意外捕捞到一条长 2.5 米、重537斤的达氏鳇,被人6万元买走放生。

2015年,渔民捕获一条长两米、重 700 斤重的达氏鳇,卖出9.5万元的高价。

2018 年,渔民捕获了一条重 1028 斤,长 3.59 米的达氏鳇,更是被国家以 22 万元的天价买走。

它是一种底栖肉食性鱼类,性情凶猛,捕食能力较强,在水中摆动尾鳍,再大口一张就能够吞入10斤的鱼类,在我国黑龙江下游的大马哈鱼溯河而上时,达氏鳇也会吞食大量该鱼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其肉质鲜美,清朝时被作为贡品献给皇室,广受喜爱。它名字中的皇就是当时的皇帝所赐,当时还专门成立一个部门,每年定时定量进贡。

达氏鳇作为世界上最长寿的淡水鱼,生长周期很长,其中雄鱼要长到12岁以上才性成熟,拥有繁殖能力,而雌鱼的性成熟年纪要到16或17 岁才有能力产卵。在长达16-17年的漫长岁月里,随着捕捞技术的进步,渔民可以探测到哪个地方有鱼类聚集,使得很多达氏鳇在还不具备繁殖能力的时候就已经被人捕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即使躲过了捕捞,到了产卵的年纪,又因为鱼子酱的经济价值极高,就被渔民盯上捕捞,使得达氏鳇的产卵数量就会急剧减少,从而达氏鳇的数量也在逐年减少,常年累积下来就逐渐变为濒危物种,成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