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8月,从这一天开始,陈伯达就被软禁在位于北京的家里,在这之前,“陈伯达”这三个字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每天都会出现在各大报刊之上。

但是,从这一天开始,“陈伯达”这三个字就销声匿迹了,仿佛在一夜之间,就没了他这号人物。

直到十年后,1980年,他再次出现在公众面前,是接受审判的时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0年11月20日,消失了十年的陈伯达再次出现在媒体的聚光灯下,在法庭的公审现场。

这次公审采取的是全国直播的形式进行,在当时电视机还没普及的情况下,全国共计约有七万多人收看了这次公审的直播。

当人们看到出现在被告席上的陈伯达,第一反应大多都是:消失了这么久,原来他还活着。

这一年,陈伯达76岁。

这一次公审从1980年11月20日,一直持续到次年的1月25日,接受审判的加上陈伯达,总共有十个人。

在判决下来之前,还曾做过一次民意调查,当时在北京的京西宾馆里,住着一批出席特别法庭审判的代表。

这次民意调查,就是邀约他们来进行的,调查的结果如下:

赞成判处死缓的有15个人,占比20%;
赞成判处无期徒刑的有32人,占比43%;
赞成判处二十年有期徒刑的有27人,占比36%
——来源:《陈伯达传》,叶永烈著。

不过,这种只是简单的调查,并没有作为最后判决的依据,最后如何判决,还是要综合进行,以法律作为依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出现在被告席上的总共有十个人,其中王洪文是年龄最小的一个,只有45岁;而陈伯达是十个人里面年龄最年长的,已经76岁了。

其他九个人都是自己走上法庭的,而陈伯达因为年龄大,行动不方便,前后四次出庭,有时候是被法警搀扶着,有时候是坐着轮椅进入法庭的。

消失了十年之久的陈伯达,再次出现在公众面前的时候,穿着的是一件比较旧的浅绿色军装,由于天气冷,在军装里面还穿了一件棉袄。

戴着一副老式边框眼镜的他,没有戴着帽子,在以往,不管春秋冬夏,还是室内室外,陈伯达常年都戴着帽子。

春夏季节戴的是比较新潮的网帽,秋冬比较冷的时候就戴着一顶厚实的老式干部帽,即使是在睡觉的时候,他也照常戴着一顶睡帽。

这顶睡帽,是他的第三任妻子刘淑宴亲手织的。

出现在被告席上的陈伯达,虽然目光显得没有神采,但头脑还是很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