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无人不知,这位风流才子身上的轻松逸事自古以来就备受人们传颂。

然而,你是否了解?有一位地主竟然愿意花费10两银子,让唐伯虎为自家厕所写对联,而这不经意间的创作竟然成为千古名对!

实际上,这个小插曲从侧面揭示了唐伯虎在最穷困潦倒时的无奈之举,他一生的遭遇着实令人感到同情……

一、青少年时期,他才华横溢却饱受离别之苦

影视剧中的唐伯虎风流倜傥、英俊潇洒,深受古代迷妹们的热爱。而在现实中,他虽同样具备一身才华,但却因为受到他人的牵连而使得自己的仕途颇为坎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唐伯虎出身官宦世家,本应享有公子哥的优越待遇。然而,命运却不如他所愿,家族兴旺到唐伯虎父亲那一代已经式微,他们不再从事官职,而是经营一家酒楼。

尽管在古代,商人这个职业备受歧视,但这至少让年幼的唐伯虎免去了吃穿之忧。甚至有得空时,他还跟随大画家周臣学习绘画。

年仅十四岁的唐伯虎在艺术方面表现惊人,师父周臣对他的绘画技巧连连称赞。经过几年的刻苦学习,唐伯虎逐渐展现出出色的绘画才华,甚至超过了师父的水平!

不仅在绘画方面,唐伯虎在学业上也表现出色,仅16岁就考中秀才,并在19岁时完成了结婚的人生大事。

在社交方面,他还结交了祝枝山、徐祯卿、文徵明这三位才子,成为一生的挚友。唐伯虎和这三位好友一起被誉为我们熟知的“四大才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许是在年少轻狂的时光里,唐伯虎顺风顺水,沐浴着得意的阳光。然而,随后他经历了生命中的黑暗时刻:父亲患重病离世,母亲因悲伤过度而随丈夫而去。更为不幸的是,妹妹和妻儿 n 纷纷离开人世,使得年仅25岁的唐伯虎失去了所有的血缘至亲。这一时期,他的心灵深受痛苦的折磨,文人敏感的心理让他对生命的脆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于是萌生了及时行乐的念头。

在这种悲观的思想驱使下,唐伯虎沉湎于酒色,颓废至连朋友祝枝山都感到无法忍受。祝枝山劝说他振作起来,发奋读书,或许在科举的道路上能够找到新的希望。

唐伯虎听从了朋友的劝告,将心思转移到了学业上。在南京参加乡试时,他意外地脱颖而出,一举夺得第一名!从此,唐伯虎才子的名声传遍四方,鼓励之下,他决定再次参加会试。

然而,意外总是来得突然,会试并没有给他带来美好的梦境,反而是一场让他胆寒的噩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传言称,一件事情牵涉到了另一位富家子弟——徐经。他与唐伯虎结伴前往参加考试,然而,相较于唐伯虎的才华横溢,徐经显得逊色许多,因此他总是想方设法寻求捷径来取得功名。

据说徐经找到了监考主考官程敏,通过贿赂后者获得了有关考题的信息。随后,他甚至带着这些考题去请教唐伯虎。果然,徐经因为作弊而获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仅次于唐伯虎,排名第二。

事情似乎平息了,然而,主考官程敏却在一次言谈中将事情引向了不可控制的方向。由于程敏的出题一直以来都是冷门且偏僻的,大多数考生考得都不理想,唯独唐伯虎和徐经取得了卓越的成绩。

程敏拿着两人的试卷,忍不住感叹道:“这两份卷子肯定是唐伯虎和徐经的。” 他内心清楚,徐经早就得知了考题,而唐伯虎的确是有才之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意中的一句话竟然成了别有用心者的引子,唐伯虎就这样不明不白地卷入了一场科考舞弊案中。

尽管在朝廷的彻查后,唐伯虎被洗清了冤屈,但他仍然因为与此事有牵连,科考成绩被宣告作废,无缘再参加任何考试。

回到故乡后,唐伯虎面对父老乡亲们的议论,感到难以忍受。从此,他开始了孤独而漂泊的生活,仅仅依靠卖画勉强维持生计,还时常参与一些当时被称为“商业活动”的事务,比如给富家太太写诗作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