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高原追风

据《三秦都市报》5月17日消息:西安高新云巴已进入最后调试阶段,即将正式开通。西安高新云巴是比亚迪历时7年,投资百亿元打造的具有100%自主知识产权的低运量轨道交通产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安高新云巴北起鱼化寨站,南至恒业大道站,线路全长约17.2公里,设车站18座。云巴沿线接驳地铁3号、6号及在建的15号线,经过软件新城、丈八西社区、紫薇田园都市、出口加工区、比亚迪厂区等西安市西三环外及高新二期多个产业板块及居住区,覆盖了沿线主要的客流集散点,服务60万居民的日常出行。

到此,就涉及到一个房地产开发概念:

TOD开发

。TOD的全称是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也就是“交通引导开发”。TOD开发的模式要求以火车站、机场、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及巴士干线的站点为中心,以400-800米(5~10分钟步行路程)为半径建立中心广场或城市中心,其最大的特点是集工作、商业、文化、教育、居住等为一身的“混合用途”,使居民和雇员在不排斥小汽车的同时,能方便地选用公交、自行车、步行等多种出行方式从而实现低碳节能城市。(文字来源于百度百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南宁轨道交通)

我国大约在04年、05年间引入TOD概念。早期的引入如北京亦庄新城、昆明呈贡核心区。2015年,住建部正式发布《城市轨道沿线规划设计导则》,TOD概念得到了广泛的接受。

2016年10月13日,比亚迪历时5年,耗资50亿元研发的“云轨”全球首发,在深圳比亚迪坪山总部正式通车。

彼时,万科正忙着多元化新兴业务的拓展,向

城市配套服务商

转型,“轨道 物业”是万科非常看好的解决未来普通人居住、生活、工作的模式。

比亚迪推出的“云轨”轨道交通走在城市绿化带上空,不占用城市道路面积。比亚迪这一绿色愿景和万科高度重合,双方有意致力于“轨道物业”的长期战略合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6年12月,万科与比亚迪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基于资源共享的合作模式,将共同探索发展“轨道物业”业务。一个属于汽车行业,一个属于房地产行业,看起来没有交集的两家企业的联合,在当时引发不小的轰动。

2017年5月,隶属比亚迪的深圳腾势汽车有限公司和隶属万科的横琴万科云地商务咨询分别持股72%、28%,共同成立

深圳市万科云地实业有限公司

。(下称“云地实业”)不料,政策很快收紧,多地的云轨项目被迫暂停。

2018年,万科喊出“活下去”的口号。双方在轨道物业的业务也没有出现突破性的进展。

2020年5月31日,西安首条采用云巴模式建设的轨道交通系统西安高新有轨电车(西安有轨电车1号线)开工建设。它采用了比亚迪100%自主知识产权、独立路权的立体智能交通系统。

而现在,万科正在忙于资产甩卖和银行融资,以落实“瘦身”计划。5月10日,没有业务突破的云地实业由存续变更为注销。看来,这也是瘦身的又一举措了。

万科“瘦身”第一步,超总项目以比拿地价少9亿的起始价挂牌转让

七年时间,万科与比亚迪的轨道物业合作没能绽放出令人惊艳的花朵,但四年时间,高颜值、高科技感的新云巴却将穿梭在西安高新的蓝天白云下。

(网图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