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世界正经历着动荡与变革。此时,一方面,由美欧西方国家主导的国际秩序正面临着严重危机;另一方面,以中国、俄罗斯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正在以自己的方式参与新型国际关系的建设。如何看待大国关系的演进和中国的立场,其理论、历史、现实逻辑如何诠释?资深俄苏问题专家冯绍雷日前以三卷本巨著作《危机与秩序——全球转型下俄罗斯的对外关系》作出了自己独特而深刻的回答。

作为文汇报的资深作者、文汇讲堂的老朋友,冯绍雷教授首选在文汇讲堂做公众传播,与各位国际问题同行与爱好者分享他写作此书的心得——已写出来的和未写出来的,并与资深欧洲问题专家、上海市区域国别学会(5月9日成立)会长姜锋展开嘉宾对话,同时回答全场听众的提问。此次讲座不设直播,地点在上海报业大厦二楼报告厅(250-300人),需要实名制报名,有兴趣者请尽早扫码,额满为止。

扫码报名,显示"报名成功"即有效,请勿要随意浪费名额

写一本百万字的俄罗斯史,回答俄苏研究领域迫切的重大问题,为国际转型下的中国行动提供决策依据,是冯绍雷四十年国际问题研究的最大心愿。近十年,每次与退而不休的冯绍雷教授的交集,记者都会问及此事。疫情期间,记者第一时间得到了信息,这个宁馨儿终于有了雏形。在清明节,记者终于收到装帧极富人文气息、封面为三幅油画的著作,颇感"书香缭绕",尤其感受到上海人民出版社的巨大韧性和魄力,再次成为精神助产师——出版了中国区域国别学研究领域自主知识体系创新的重要原创性学术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年来,冯绍雷教授不仅精到于学者的传统研究功夫,更是将足迹频布于各类重要的学术外交场所,每每出访回来,他对世界格局的观察又增几分深邃。或在俄罗斯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上与某位世界级战略学家切磋,或是"我问美西方的朋友,世界格局怎么会这样了,他们回答,‘我们也不知道’",这样的对话会进入冯绍雷的思考视野。

就在5月4日,记者得到冯绍雷在巴黎的一个演讲分享,他提到"一个现象":上海同时出现三个持续好几个月的大型艺术史展览,不约而同涉及到文艺复兴以来到当代的绘画史。为什么?我们需要从近代以来世界文化的演进,系统深入理解这个大变动时代,"当今时代应当是一个我们共同的总结和反思的时代。"他也提到"一个比喻",一位巴黎的经济学家曾提出"亚洲地中海",冯绍雷将之理解为亚洲可以以区域经济合作来避免地缘政治带来的重大对抗与冲突。他更提到了"一个期盼",能否借助两个月后的巴黎奥运会,使陷于战火的人民有一个喘息的机会?这样的思考入情入理入画,其背后的文明视角与高度,让人为之一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9日上午,在华师大举办的新书出版座谈会全景

《危机与秩序》三卷本,让业内有同样学术志业的同行加大了压力,在5月9日的"新世纪全球转型问题"学术研讨会暨《危机与秩序》新书出版座谈会上,更得到了更为慷慨和诚挚的肯定。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学术咨询委员会主任杨洁勉评价:新作实事求是地对重大国际问题进行了"历史复盘",多角度、多领域地分析俄罗斯的内外环境,再现了各个时期俄罗斯的主客体。复旦大学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仁伟研究员指出:新书出版恰逢其时,创造性地从俄罗斯而非美国的角度来思考国际秩序,为我们理解国际秩序及其未来提供了深刻的洞见。

6月2日下午,不见不散!

【讲座详情】

时间:2024年6月2日周日下午2点至4点30分

地点:威海路755号上海报业大厦二楼报告厅

主办: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界政治与经济读物编辑中心

文汇报社文汇讲堂工作室

文汇讲堂2024年听友沙龙暨《危机与秩序》新书分享会

《世界秩序形塑:全球转型下的旧与新》

亮点先睹:

*过去百年中。哪些要素促进世界秩序的变化?

*全球转型自本世纪后为何又进入"再转型"?

*长时段的文明因子如何影响不确定的世界?

*世界动荡与变革下,区域国别研究怎么做?

主讲嘉宾:冯绍雷 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

对话嘉宾:姜 锋 上海市区域国别学会会长

主持: 李 念 文汇讲堂工作室主任

【嘉宾简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冯绍雷,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人文社会科学学部委员,国家社科基金评委,教育部国家重点研究基地——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智库——周边研究中心主任,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学术委员会委员。

曾任华东师大国际关系研究所副所长、人文学院院长、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院长,及中国国际关系学会、中国新兴经济体研究会、中国俄罗斯东欧与中亚学会副会长等职。

主要研究俄罗斯、国际史、国际政治理论、全球转型等问题。曾在苏联、俄罗斯、东欧、中亚、日本、美国、西欧、拉美、非洲等国多次访学与考察。专著《制度变迁与对外关系》获教育部人文社科著作一等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姜锋,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员、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理事长,上海市区域国别学会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区域国别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教育学和外交学)、中德对话论坛成员。

曾任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副司长、中国驻德国大使馆公使衔参赞,上合组织教育专家组组长;曾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德国波恩大学讲授"德国外交"和"20世纪中德关系"课程;曾任欧盟"第七科研框架计划"专家组成员。
在《德国研究》《国际观察》《当代世界》和《人民日报》等国内外报刊杂志上发表关于、区域国别学、德国及欧洲研究、教育管理及外语教育等领域文章百余篇。

作者:李念

文:李念图:周文强摄编辑:李念责任编辑:李念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