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子女的,真的难伺候啊!"这句话恐怕每个中年人都深有感触。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不得不面对"孝顺父母"这个人生命题。

作为"90后"一代,我们从小就被灌输要孝顺父母的思想,这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刻在骨子里的责任。但现实往往和理想有差距,要如何在忙碌的工作和生活中,给予父母应有的关怀,确实是个老大难的问题。

不过,只要我们用心去思考,用爱去行动,相信一定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孝顺方式。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条不太容易但却意义非凡的孝道之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父母需要的【物质】支持

作为独生子女的小红,从小就体验到父母的无微不至。上大学时,父母不仅掏钱供她读书,还经常寄钱给她生活费。毕业后进入白领阶层,小红的收入比父母高出不少。

"我总觉得应该好好回报父母,让他们晚年无忧。"小红想。于是她开始观察父母的生活状况,发现他们每个月的生活费其实并不多,连旅游的机会都很少。

"要不我就每个月给父母打些生活费吧,他们也该好好享受一下啊。"小红下定决心。

可是,当她跟父母提起这件事时,却遭到了坚决拒绝:"你工作才刚开始,收入肯定不高,自己的生活费都不太够了,哪里还有多余的钱给我们用?我们俩还能靠我们自己的微薄退休金过活。"

"可是爸妈,你们为我付出了这么多,我真的很愧疚,想尽自己的一份力来孝顺你们啊。"小红委屈地说。

"你愿意孝顺我们,我们心里高兴得很。但现在最重要的是你要好好工作,为自己的将来打好基础。等你事业有成了,想尽自己的力量来照顾我们,我们才是真正安心。"父亲耐心地解释。

小红恍然大悟,原来父母最希望的不是物质上的富足,而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生活安康,事业有成。这才是他们内心最大的满足。

"原来孝顺并不是非得供养父母才算,只要尽自己所能,给予适当的物质支持就可以了。"小红豁然开朗。她决定从现在开始,多关注父母的生活需求,用自己的方式来孝顺他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父母需要的【精神】慰藉

作为一名上班族的张先生,每天忙于工作,回到家就只想好好休息,很少主动关心父母的生活。有时候父母打电话来,他也敷衍了事,只想快点挂掉电话。

"你怎么回事,这么冷淡,难道不想爸妈吗?"母亲有时会埋怨。

"我又不是不想你们,只是太忙了,实在没什么精神聊天。"张先生解释道。

其实,张先生心里也明白,父母想的无非就是希望子女能够经常关心自己,给一些温暖和慰藉。但是,在忙碌的生活中,他总是顾不上去主动联系父母,更不用说倾听他们的诉说。

直到有一天,父亲突然住院了,张先生才意识到自己的疏忽。

"爸,你怎么了?怎么住院了?"张先生焦急地询问。

"没什么大不了的,就是老毛病又犯了。我和你妈商量了,准备在医院多住几天,你就不用太担心。"父亲安慰道。

"怎么可以这样,我这就过去看你!"张先生急忙说。

在医院里,张先生细细聊起了父母最近的生活。原来父母最近有些孤单,因为他们住的城市比较偏远,兄弟姐妹都不太常来看他们。

"你们要是有什么需要,随时告诉我,我一定尽快过来看你们。"张先生真诚地说。

"好孩子,你能经常来看我们,我们就很高兴了。你忙工作,也别太勉强自己。"父亲欣慰地说。

从那以后,张先生开始养成了每周抽出时间去看望父母的习惯。他会耐心地听父母诉说最近的生活,给予适当的建议和关怀。

"原来陪伴和倾听,也是孝顺父母的一种方式。我以前真是太自私了。"张先生感慨地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父母需要的【医疗】帮助

作为一名医生的李医生,对待父母的医疗问题总是格外重视。

"妈,最近身体可还好?要是有什么不舒服一定要及时告诉我,我带你去检查。"李医生经常叮嘱母亲。

"别担心,我和你爸最近身体都还可以。不过你也别总盯着我们,自己工作也很忙吧。"母亲笑着说。

可是有一次,母亲突然发烧了,李医生马上赶到父母家中查看情况。经过诊断,原来是感冒加上了肺炎。

"怪不得最近咳嗽这么厉害,怎么就没发现呢?"李医生自责地说。

"你别太担心,我们俩能扛过去的。你也别耽误工作,赶快回去吧。"父亲安慰道。

"怎么能这样,你们年纪大了身体不好,我一定要好好照顾你们。"李医生坚持留下来照顾父母。

在医院里,李医生全程跟进父母的治疗过程,嘱咐护士按时给予药物,并详细询问病情。

"太感谢你了,有你在真是太好了。"母亲感激地说。

"做子女的,照顾好父母的身体健康,才是最基本的孝顺。你们辛苦我一生,我怎么能让你们受苦呢。"李医生说。

经过一周的悉心照料,父母的病情终于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