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深圳市进一步加大吸引和利用外资实施办法》(简称《实施办法》),从五个方面提出20条具体措施,更大力度推进深圳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建设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深圳市投资促进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该局将积极开展专项招商计划,一方面以德国、法国、日本、韩国、美国等为主攻方向,重点招引世界500强、行业龙头、隐形冠军企业以及科研机构和研发中心等。另一方面,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中,以中东、新加坡等为主攻方向,重点引进主权投资基金家族企业,争取以股权投资模式与深圳市创新型企业合作,并延展向“链主”项目上下游重点环节开展投资。

推动重点领域高水平对外开放 探索开展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试点

《实施办法》提出了加快先进制造业国际化发展、打造国际研发创新高地、支持外商投资生物医药领域、加快现代服务业扩大开放、拓宽吸引外资渠道等5条措施。

其中,明确提出支持全球知名制造业龙头企业将总部基地、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等关键环节落地深圳,鼓励支持外商投资企业在深圳设立研发中心、产业创新中心等;引进国际资本,做大做强金融业,促进信息技术提速发展、提升专业服务能级,探索在前海开展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试点;鼓励外国投资者通过并购、跨境人民币出资、股权出资、分配利润再投资等方式在深圳市投资。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加快建设完善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仲裁中心

《实施办法》明确提出,保障外商投资企业参与政府采购和标准制定,在政府采购活动中对内外资企业生产的符合标准的产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确保外商投资企业平等享受支持政策,建立健全外商投资企业投诉协调工作机制,加快建设完善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仲裁中心、深圳市涉外涉港澳商事一站式多元解纷中心。

提高投资运营便利化水平 探索建立可自由流动的一般数据清单

《实施办法》提出了全面优化外籍人才服务体系、探索便利化的数据跨境流动安全管理机制、进一步便利跨境贸易投资、加大外商投资企业服务力度等4条具体措施。其中明确,深圳将围绕金融、科研、信用、贸易等重点领域数据跨境需求,探索建立可自由流动的一般数据清单;鼓励支持符合条件的外商投资企业参与本外币一体化跨境资金集中运营管理业务和外债便利化等试点,深入实施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政策试点。

加大财税支持力度 符合条件制造业企业最高奖1.5亿

深圳拿出“真金白银”重奖外资企业和项目。《实施办法》明确提出,加大制造业外资项目支持,对2023年至2027年间,年新增实际外资金额合计达5000万美元及以上的制造业企业予以奖励,单个企业年度最高奖励5000万元,累计最高奖励1.5亿元。

同时,对2023年至2027年间,年新增实际外资金额合计达5000万美元及以上的外商投资企业(不含金融业、房地产业企业)予以奖励,单个企业年度最高奖励2000万元,累计最高奖励8000万元;经认定的广东省外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深圳市跨国公司总部企业,年新增实际外资金额合计达1000万美元及以上的(不含金融业、房地产业企业),每家给予一次性500万元奖励。

完善外商投资促进机制 提供用地用能用人等各类要素便利服务

《实施办法》提出要健全引资工作机制,加快建立多元化外商投资促进工作体系,推动形成政府、引资机构、商协会、中介机构、产业链龙头企业等多方参与、灵活高效的外商投资促进协调联动机制;完善重大和重点外资项目工作专班联动协调机制,为项目提供用地、用能、用人等各类要素便利服务支持,积极争取更多外商投资项目列入国家重大项目或专班项目清单。

采写:南都记者 张艳丽 综合深圳政协、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