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菏泽烧烤摊主郭有才,因为直播唱歌,成了全民皆知的网红。

俗话说,人红是非多,这不,伴随着郭的爆火,各种质疑声也四起。昨天在微博上,我更是看到一个郭有才的话题上了热搜第一:#必须割掉危害孩子这颗全民网红毒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话题的主持人是某媒体,对郭有才现象进行了抨击,认为“这一趋势正成为危害孩子成长的毒瘤。家长、学校和社会都应该行动起来,必须割掉危害孩子这颗全民网红毒瘤,让孩子们明白什么才是真正有价值的追求。”

看到这种惊悚标题,以及看似义正词严的批判,我有些哭笑不得。给郭有才及其背后的“全民网红”现象,扣上一个大帽子,至于吗?这种杀气腾腾的舆论攻伐,哪像是正常的批判啊,分明就是审判嘛

我也是最近才关注郭有才,本来,我对这个人基本无感,但凑巧看到一段媒体对他的采访,采访中,这个小伙子一脸冷静和谦逊,他对于自己的走红回应说:“本来想收获一缕春风,大家给了我一整个春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了这段采访,瞬间对他有了好感,后来就搜了下郭有才的相关资料,发现这个小伙子真不简单:10岁时母亲车祸去世,自小寄居亲戚家,13岁踏入社会打工,创业路上两度跌倒,却不折不挠。

郭有才和妻子苏畅的爱情故事,也堪称传奇。苏畅家境很好,却爱上这个穷小子,在郭有才创业失败时依然不离不弃。郭有才白天直播唱歌,晚上夫妻俩一起辛苦经营烧烤摊,就这样日复一日的坚持,终于熬出了头。

从郭有才的经历看,这就是一个活生生的励志故事——一位出身贫寒的年轻人,不屈从于命运的安排,努力奋斗;一对夫妻相互扶持,共同创业,为美好生活打拼。如此的人间真善美,居然与“毒瘤”搭上边,未免滑天下之大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是的,因为一夜走红,郭有才赚到很多钱,但是人家毕竟没偷没抢,也没违背公序良俗,何苦要贬低和敌视?郭有才以一人之力,带火了菏泽文旅产业,他的功劳怎能一笔抹杀?

郭有才扮相也许土一点,唱歌比较另类一些,但这是人家的自由,轮不到他人来指摘。一个正常的社会就应当海纳百川,就像罗素他老人家说过的: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

至于说“全民网红”危害孩子,更是危言耸听,滥用道德绑架。请问,媒体在作出结论时,有没有经过调查,调查多少孩子受“全民网红”影响,不专心学业,幻想一夜暴富。

难道孩子们要有”立志当科学家“这样的高尚理想,才是“真正有价值的追求”,而像郭有才那样,一心经营好自己的小生意,小家庭,热爱草根艺术,就没有价值也没有追求?

个别媒体对郭有才犯红眼病,故作惊人之语,当然令人不齿。然而,微博平台却如获至宝,将此话题推到热搜第一,这操作更是让人匪夷所思。

从这个话题本身的热度来说,它真有那么多人操心吗?有多少人看到郭有才现象后,会感到这是对下一代的威胁?有多少人会认为,一个社会就不该给“全民网红”以活路?

恐怕绝大多数人都会有以上想法,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缺乏民意基础,个别媒体自我炒作的话题,居然被推上热搜第一,微博平台为了蹭郭有才的流量,也是拼了。

热搜推波助澜,对“全民网红”进行道德公审,在我看来至少犯下两宗罪。

第一,这是利用家长对孩子教育的关心,夸大“全民网红”对孩子的负面影响,制造社会焦虑。然而,郭有才这样的网红,并非什么洪水猛兽,恰恰相反,他背后的励志故事,对于孩子来说,是一场难得的人生教育课。

第二,这是通过渲染网红的高收入,来煽动大众的仇富情绪。可网红的高收入,毕竟是极少数,且网红也不是什么不劳而获,是通过劳动和创意,正正当当挣钱,并依法缴税。网红经济对于文旅和消费的促进,也是人所尽知。

热搜给郭有才这样的“全民网红”,贴上毒瘤的标签,注定不得人心。只要稍了解郭有才人生经历的人,都很容易与他产生共情,对这个平凡年轻人怀有好感。

一个出身草根的小人物,通过默默无闻的努力,一朝成名天下知,他不应该成为众矢之的,恰恰相反,这体现出了我们当下社会的宽容和进步。

不畏挫折,努力追求梦想,并给大家带来欢乐和感动的郭有才,居然成了微博容不下的“毒瘤”,可见这个平台异化成什么样子了。

鱼眼观察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