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个连寿命都开始“拼内卷”的年代,养生不再是老一辈的专利,大小伙伴们都纷纷感悟了“活得久还要活得好”的真谛。科学养生,俨然晋升为新风尚,毕竟,谁不想在夕阳红的时候,还能吃得下、走得动呢?根据《柳叶刀》的最新研究,我们的长寿梦可能并不遥远。

2020年6月,国家卫健委发布《公报》显示:2019年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在77.3岁,比上一年提高0.3岁(2018年人均预期寿命77.0岁)。

近日,一项来自南京理工大学的研究表明,2035年中国大陆预计出生时预期寿命为81.3岁,实现国家提高预期寿命目标的可能性很大(2030年为79岁,2035年超过80岁)。该研究题为“Projections of future life expectancy in China up to 2035: a modelling study”,发表在The Lancet杂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寿命的长短受社会经济条件和卫生医疗水平的制约和体质、遗传因素、生活习惯、生活条件等个体的差异影响,会在不同社会、不同时期表现出很大的差别,也就是说,寿命的长短是由不同因素控制的。那么寿命能不能预测呢?

预测未来预期寿命这件事并非“多此一举”,其是规划健康和社会服务以及养老金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对于像中国这样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国而言,掌握各个省份的预期寿命详情显得至关重要。公共卫生和医疗保健系统的地方规划和优先事项设定均需要根据当地的预期寿命来进行及时调整。

实验设计

以往对预期寿命的预测研究,多依赖单一模型方法,但由于模型选择上的不确定性,导致研究结论存在变异性。鉴于此,本项研究采取了一种更为严谨的策略——概率贝叶斯模型平均(BMA)法,该方法凭借综合考量多种模型的优势,增强了预期寿命预测的准确性。同时,研究团队深入挖掘了过去三十年间中国大陆及其各省份的海量人口数据,涵盖了疾病监控、母婴健康、人口普查等多个维度,以此为基础,细致分析了死亡率动态及预期寿命趋势,并对其未来走向进行了科学预估。

在研究设计上,中国大陆连同其下辖的31个行政区域(含22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被视作整体分析单元。研究团队运用国家级人口普查资料来精确估算总体人口规模,并通过优化的四级贝叶斯分层模型来细腻划分性别、年龄的具体人口结构,旨在保证分析的严密性和数据间的高度一致性。

2035年预计女性85.1岁,男性78.1岁

2019年,中国大陆的出生预期寿命为77.7岁(女性81.0岁,男性74.8岁)。本研究结果显示:到2035年,我国预期寿命预计将稳步上升,达到81.3岁(女性85.1岁[82.1–89.8],男性78.1岁)。预测表明,2030年中国大陆出生预期寿命达到79岁的概率为96%(健康中国2030规划的目标),2035年出生预期寿命超过80岁的概率为93%(“十四五”国家卫生规划的目标)。

图2:中国大陆预期寿命趋势及预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2:中国大陆预期寿命趋势及预测

长寿也有它的地域特色

预计到2035年,北京女性的预期寿命最高(概率为38%),排在第二位的概率为26%。根据此预测,到2035年,北京女性的出生预期寿命超过90岁的概率为81%,其次是广东、浙江和上海的女性,打破90岁大关的概率分别为78%、62%和54%。

图3:中国大陆31个省份2035年女性预期寿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3:中国大陆31个省份2035年女性预期寿命

研究预计上海男性出生时预期寿命最高,2035年预期寿命超过80岁的概率为98%,超过83岁的概率为77%(2019年中国大陆预期寿命最高的省份)。北京、浙江、广东、江苏、福建等地的男性超过80岁的概率超过50%。

中国大陆女性和男性的预期寿命差距预计将从2019年的6.2岁扩大到2035年的7.0岁。各省份中,广西、辽宁、广东和北京2019年预期寿命性别差异最大,分别为7.7、7.4、7.3和7.1岁。吉林省最低,为2.7年。研究预测表明,到 2035 年,除西藏、吉林和贵州外,所有省份的性别差异都将增加,其中男性预期寿命的增长速度预计将快于女性。

在大多数省份,女性出生时预期寿命预期增长的一半以上归因于老年人(≥65岁)寿命的延长,但新疆、西藏、青海、云南和贵州除外。

在青海、云南和贵州,预计女性出生时预期寿命增长的三分之一以上是由于老年人寿命的延长。在新疆和西藏,预计女性出生时预期寿命的增长主要归因于年轻人(新疆)和中年人(西藏)。在大多数省份,男性出生时预期寿命预计增长的三分之一以上是由于老年人寿命的延长(新疆、青海和西藏除外)。在这些省份,男性出生时预期寿命的预计增长主要归功于年轻个体。

图4:中国31个省份按年龄组预测死亡率下降的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4:中国31个省份按年龄组预测死亡率下降的贡献

研究预测表明,中国的预期寿命继续增长的可能性很大,到2035年,中国大陆的预期寿命将达到81.3岁。预计西藏男性和女性的预期寿命增幅最大。研究显示,寿命的预期增长大部分发生在老年人,尤其是女性身上。

综上所述,中国人均预期寿命继续提高的可能性很大,实现提高预期寿命的国家目标也大有可能。到2035年,部分省份女性预期寿命可能达到90岁。然而,预期寿命仍然与地点有关,工业化程度较高和较富裕的东部省份的预期寿命高于农村和较贫穷的西部省份。考虑到这些差异,有必要制定并实施有针对性的措施来支持民众。

总结

所以,朋友们,让我们一起加油,不要拖了大家的后腿,在这场长寿的“内卷”里,咱们不仅要赢,还要赢得漂亮,活得精彩!毕竟,谁不想在晚年还能优雅地跳广场舞,或者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呢?

参考文献:

Bai R, Liu Y, Zhang L, Dong W, Bai Z, Zhou M. Projections of future life expectancy in China up to 2035: a modelling study. Lancet Public Health. 2023 Dec;8(12):e915-e922. doi: 10.1016/S2468-2667(22)00338-3. Epub 2023 Mar 30. PMID: 37004714; PMCID: PMC10188127.

撰文 | Catherine

编辑 | lcc

撰文 | 生物谷

编辑 | 阿拉斯加宝

版权说明:梅斯医学(MedSci)是国内领先的医学科研与学术服务平台,致力于医疗质量的改进,为临床实践提供智慧、精准的决策支持,让医生与患者受益。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载至其他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