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寺有一位睡和尚。每天静坐时,低着头,闭着双眼,好像睡觉的样子。人们以“睡和尚”来看待他。他自己说从七八岁起,肚子里常常发声,好像有人在里面说话的样子。凡是心里想做的事,全都说出来一点儿不落,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这样。

然而一天之内,只不过偶然说一两次。到了十二三岁时,话就渐渐增多了。十七八岁时,话说个不停。有时陪着先生或年长的人坐着,肚子里会忽然说出开玩笑的话;有时嘴里朗读着文章,肚子里忽然说出很不庄重的话来。甚至吃饭睡觉,也不停一会儿。甚至不可告人的事,也大声响亮地说。他愧悔交集却无可奈何。

每天只好闭门独处,不敢接触一个人。有一位和尚到他家说,能治肚子里讲话。问他用什么药方,他说必须先出家才能治好。于是就依照他的话,剃去头发,当了和尚。

和尚告诫他说;“万念都没有,腹语自然停止了。”遵照他的嘱咐去做,果然很灵验。现在肚子里不说话,已经九年了。然而察看睡和尚,外形好像枯木一样,恐怕这是静养的关系吧?

原文

睡和尚,大理寺僧也。每日静坐,垂首瞑目,若睡状。人咸以“睡和尚”目之。自言七八岁时,腹中每作声,如有人在内语者然。盖心所欲为之事,则尽语不遗,自亦不知其然而然也。

然一日之内,不过偶语一二次。至十二三岁,则语渐多。十七八岁,则语无停时。或侍坐于先生长者,腹内忽作游戏语;或口中诵书读文,腹内忽作狎亵语。甚至寝食,亦不稍辍。凡不可告人之事,亦大声朗语,愧恨交集而无如何也。

日惟闭门独处,不敢接一人。有僧至门云,能治腹语。叩其方,云须出家而后可。即依言薙发。戒之曰:“万念俱寂,腹语自息。”如成果验。今腹中不语,已九年矣。察其人,形如槁木。殆养静者欤?

选自(清)青城子《志异续编》。

简评

人皆有隐私,年越长隐私越多,这本是常理。然后为了怕暴露隐私而“万念俱寂”,则只会落得“形如槁木”的结果。

未完待续……

本系列是从浩繁的文献中精心选编出来的宗教小品故事。

本号是一个传播优秀文学传承传统文化的平台。阅读是一件重要的小事,关注本号,一起来读书养性、终身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