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报道,5月22日中国外交部发布第7号令,宣布对12家美国军工企业与10名相关高层管理人员实施反制举措。公告指出,美国以所谓涉俄原因对中企实施单边制裁,对中企、中方机构及个人基本权益构成侵害。美国同时向台湾地区持续出售武器,对中美建交基础构成违背。基于中国反外国制裁法有关规定,中方将对洛克希德·马丁导弹与火控公司、通用动力信息技术公司等12家美企在华各类财产实施冻结,诺斯罗·格鲁曼公司董事长凯西·沃登等十人,禁止入境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中方对美国军工企业及人员,实施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制裁。也是连续第三天,对美方参与对台军售、鼓动“台独”的企业及人员发起制裁。5月20日,中国商务部宣布将美企波音防务、空间与安全集团加入不可靠实体清单。对违规向受中方制裁美企转移自华采购货物的凯普拉格斯公司发出警告,如果其继续实施此类作为,将同样被中方采取措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可靠实体清单制度是美方对付中企的一大工具,用以限制美企技术、产品流向相关中企。中方当下对等以不可靠实体清单制度,对长期参与武装“台独”事项的洛克希德·马丁等美国军工企业实施制裁,并持续拓展制裁名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确保制裁效率,对违规转移中方货物的美企凯普拉格斯公司发出警告。如果其继续违规,将面临中方的次级制裁举措。可见,中方对美方对等反制的工具、方案,愈渐完备。5月21日,中方宣布对美国前众议员麦克·加拉格尔实施反制。其推动了多项对华发难议案,并窜访台湾地区对“台独”实施鼓动。加拉格尔在华资产被冻结、不得同中方实体展开经济活动、不得入境中国。相关限制对加拉格尔通过美国政商旋转门进行权力变现的路径构成冲击,并部分阻断了加拉格尔在美国政治体系中复出的路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方的反制工作,在继续推高美企、美国政客干涉中国内政的成本。再到5月22日,中方单次对12家美企、10名美国个人发起制裁。中方连续3日的行动,释放出不同寻常的对美国警告信号。中方相关行动,有两大背景。一,中国外交韬光养晦时期的落幕。中国驻法国大使卢沙野两会期间指出,中国已是房间里的大象,已难以再遮掩身形,中国已无法再韬光养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中国工业体系的持续建设,尤其是在尖端产业链上实现引领,在美国具备存量优势的芯片领域,持续突破美方壁垒,中美在制裁能力上的分庭抗礼局面正在形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方基于地缘谋划对中企制裁,中方对等制裁、将相关美企排除出中国产业链,正成为中美关系的常态。二,中国将在台海采取系列行动。赖清德就任继续宣扬“台独”,继续推进民进党“台独”路线,也将大陆推向不得不实施断然举措以及时止损的境遇。这一背景下,中方的连续制裁,向美方发出清晰警告信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实施干涉的企业、个人,均需支出足够的成本。如果美方实体、个人继续干涉,中方的反制强度也将对应升级。中方有必要以经济、军事在内的工具,扩大实施对外部干涉的拒止,为在台海采取立体行动提供必要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