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情绪一直是我们为人父母需要长久修炼的一项能力。

情绪来了总是收不住,会对孩子不耐烦,进而指责、训斥、发脾气,情绪发泄后又各种后悔,陷入自我怀疑中。

“我是不是不够爱孩子?”

“我能不能做个好妈妈?”

“孩子会不会想我小时候一样不快乐?”

姐妹们,如果你也有这样的自我怀疑,立刻停止吧,不要怀疑自己对孩子的爱,因为你太爱孩子,才会担心在意,怕自己的恶劣情绪会给孩子造成不好的影响。

虽然到处都在说“要做情绪稳定的父母”,其实一直对孩子和颜悦色这种“绝对的情绪稳定”太过理想化,是很不切实际的

小孩子才进入人类新手村,不熟悉规则,他要成长就得学习,得一路通关,这期间会出现的问题太多了:难搞、不听话、捣乱、不讲理……

而成年人的世界也一点都不轻松,每人都扮演着职员/老板、儿/女、妻子/丈夫、儿媳/女婿、爸爸/妈妈,等等诸多角色,要面对工作的压力,要处理家庭生活的鸡零狗碎和一地鸡毛……

所以,你会有情绪,着急生气,担心焦虑,实在是太正常啊。

面对一个捣蛋搞破坏的熊孩子,能做到“任凭山呼海啸,我自稳如泰山”的,大概也只有神仙了吧。

当然,这不是说就可以任由自己的情绪发酵伤害孩子,而是想跟大家说,陷入emo情绪中自怨自艾的内耗,并不能让自己变成一个,情绪稳定,温柔坚定,不对孩子发脾气的父母。

那应该怎么做呢?

接纳自己,相信自己

每个人都免不了会有情绪,但是一旦情绪上来,理智就会下线,行为反应就容易变成本能直觉,也就是幼年的时候,你的父母通常习惯对待你的方式。

一旦遭遇孩子不合心意,直觉反应上来就是重复自己父母的语言和行为,比如训斥吼骂等。

所以,不必自我怀疑,并不是因为你不爱孩子,而很可能是因为,你的童年很少有“被温柔耐心对待”的经历。

少些自责和愧疚感

如果一个人在原生家庭受过童年创伤,有孩子之后就容易格外敏感,对自己高标准,一旦发现自己对孩子有负面的行为,就会唤起童年回忆,感觉内心的自我再次受伤,从而产生强烈的愧疚感

你可能觉得你吼了孩子之后,有愧疚总比没愧疚的好,但是,愧疚感对你提高自己并没有任何好处。

因为愧疚也是一种情绪,情绪来的时候强烈,去的时候也会无影无踪,你感到愧疚的时候越是自责痛苦,愧疚消散的时候便越是麻木。

你也是第一次做父母,修炼自己是一个长期的,理性的过程,不可能靠这种心血来潮式的情绪来做到。

所以,请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对孩子发脾气之后可以理性复盘,但是没必要花精力去自责愧疚,把力气使在更有用的事情上更重要:

找到自己情绪爆发的雷区

把平时发脾气的事件记录下来,看一看,当孩子出现什么情况的时候你最容易出现无法抑制的暴脾气。

比如:尖叫哭闹?犯浑不讲理?要这要那?打人使坏?哼哼唧唧?拖拉磨蹭?等等。

然后可先选一个自己最容易暴躁的雷区,给自己做一个解决预案,避免孩子踩进雷区,造成不能承受的后果。比如,

雷区:受不了孩子哭闹尖叫

解决预案:

1、赶紧戴个耳塞;

2、趁孩子没哭大声先抱抱他哄住;

3、孩子一大声哭,就离开房间,耳不听眼不见为净。

其实这些预案无非是尽量让自己拖延一下,去做点别的事情,等理性回归,再回来处理孩子的问题,这时候你和孩子都比较心平气和了,会更好沟通。

当然这种情况一定要让孩子知道,你这样做是为了不发脾气,不是因为讨厌他。

让自己更快乐健康

在心情好,精力比较充沛的情况下,是不容易对孩子发脾气的。

所以,就想办法让自己心情美丽,精力充沛的时间长一点。

比如多运动,人心情的好坏,同大脑内分泌出来的内啡肽的多少相关,运动可以刺激内啡肽分泌增多,整个人的状态就会更加轻松愉悦。

比如多社交,吐槽和八卦是成年人的快乐一大来源,聊天吐槽也是解压舒缓情绪的好办法,把心中的不满不爽,遭遇破事杂事吐出来,不良情绪也随之减少了,心情自然好很多,又有勇气面对孩子了。

方法很多,关键是找到让自己心情好的方式,当然也别忘了保持充足的休息时间。

你可能会说现在的生活节奏太快,哪有时间?但是尽量吧。

其实你无需把全部的精力和目光用在孩子身上,也没有必要对自己和孩子要求太完美,孩子压力也会很大的。

姐妹,记住:只有你快乐健康,孩子才会更好。

对自己少些高要求,多些奖励

没有谁一下子能变成耐心温柔不发脾气的妈妈,也没有谁能每天都坚持做到情绪稳定,所以,不要对自己要求太高,只要努力去改变自己就好。

奖励机制对孩子有用,对成人行为的改善也有好的促进作用。

在你控制住情绪,对孩子用了正确的管教方法的时候,也别忘了奖励自己,比如吃顿好的,去买喜欢的东西,给自己放个短假,等等。这样才更容易坚持下去。

多些高质量的亲子陪伴

每次说情绪控制,不建议吼骂孩子的时候,都会有朋友说:并没有什么影响啊,我们亲子关系很好,孩子也长得阳光开朗。

我们要知道凡事有个度,你可能对孩子发脾气了,但是你给孩子的陪伴和让孩子感受到的爱更多啊。

父母和孩子有个情感账户,你存进去的爱越多,亲子关系就越和谐,即便是亲子发生矛盾也很容易抵消和解开。

所以,与其愧疚自责,不如每天多一段美好快乐的亲子时光,那怕只是半小时、一小时,也努力去做温柔耐心的高质量亲子陪伴。

这样做的越多,孩子感受得到你的爱越多,亲子关系也会得到很大的改善,你也能越来越耐心。哪怕偶尔你对孩子苛责训斥也不会影响亲子关系。

改变自己很难,需要长期坚持,但请不要苛责自己,也不要过高的要求自己。

因为从来就没有完美的父母,你不需要去做最有耐心的,也不需追求完全的“戒吼”,和绝对的情绪稳定。

你只要不放弃自己,不破罐子破摔,每天努力一点点,做到你可以做到的,就很好了啊。

姐妹们有商品、育儿等方面的任何问题,都可以随时找“大管家贴心又靠谱,包解决,包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