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一位名叫傅索安的女知青背叛祖国投奔苏联,此事一度闹得沸沸扬扬,并引起了毛主席、周总理的重视,主席和总理随即下令彻查这桩“丑闻”,并严惩了相关责任人。事后,傅索安被列入政治“黑名单”,国内民众讨伐她的声浪也愈发高涨,很多人甚至将她视为“国贼”、“红色叛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傅索安自小就与众不同,别的女孩子都文文静静,而她却经常惹是生非、肆意胡闹,扰得街坊四邻鸡犬不宁,大家因此对她敬而远之,尽量不和她打交道。7岁那年,傅索安进入学校读书,她很快便凭借着“社牛”属性和学校里的男生打成一片,互相称兄道弟,俨然一副“大姐大”的做派。

时间来到1966年,动荡爆发,全国各地迅速陷入一片混乱,很多中学生、大学生受“错误思想”影响,纷纷开始搞“阶级斗争”,傅索安正是其中之一,年仅16岁的她笼络了一大批“拥趸”,成立了一个所谓的“战斗队”,四处参加批斗会,抨击所谓的“右派”和“反革命分子”,没过多久,傅索安便“闯”出了赫赫威名,成为驰名国内的“风云人物”,甚至还受到了毛主席的接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8年,傅索安主动申请到黑龙江某边境村落“插队”,同年,该村落与邻村因为争抢水源爆发激烈冲突,而傅索安为了给村里找回面子,竟公然带着一群十八、九岁的青年人,到邻村闹事,并因此引发了一场激烈的械斗,造成数人死亡。

黑龙江省委闻讯后,立即派遣专案组赶往事发地处理此案,借以平息众怒,缓和两村之间的矛盾。而作为此次流血事件的始作俑者,傅索安很快被列为“腐坏分子”,并受到猛烈批斗,受害者家属更是声泪俱下的控诉傅索安,一再要求专案组严惩她,以告慰受害者的在天之灵。眼看形势对自己愈发不利,傅索安为了自保,便决定叛国出逃,到苏联寻求政治庇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某天午夜,傅索安趁着看守人员不备,用一根筷子撬开了枷锁,随后翻墙逃离临时羁押所。一直到半个小时后,看守人员才发现情况不对,于是立即组织民兵追击傅索安。傅索安眼看行踪暴露,情急之下直接跳进额尔古纳河,向着苏联一边奋力游去。此时,一些苏军士兵被嘈杂的叫喊声吸引,便自发围聚到河边查看情况,顺手将已经精疲力尽的傅索安救下。

一周之后,此事开始发酵,并升级为国际性质的政治事件,中国外交部向莫斯科方面发出通告,要求对方立即遣返傅索安。但苏联方面却拒绝了中方的要求,反而给予傅索安政治庇护。其实苏方起初对傅索安充满怀疑,认为她可能是中国派来的“特工”,但后来,苏方发现傅索安根本什么都不懂,完全是个乳臭未干的小毛孩,这才放松了对她的警惕和戒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年之后,傅索安被送入克格勃接受培训,成为一名专业的情报特工,1970年,她被派往日本刺杀一位叛逃的苏联军官。傅索安随即单枪匹马赶往东京,并很快通过一些特殊手段与刺杀目标有了一些接触、交往。

傅索安长相清秀、漂亮,看起来人畜无害,因此叛逃的苏联军官几乎对她毫无防备,傅索安趁此机会,利用提前准备好的毒物,悄无声息的杀掉了对方,随后安然撤离东京,返回莫斯科复命,克格勃对她此次行动很是满意,着重嘉奖了她一番,并奖励给她一大笔钱作为酬劳。

但好景不长,傅索安在1972年不幸患上了严重的肺部疾病,她开始不断咳血、哮喘,有时甚至连自主呼吸都无法维持,只能靠呼吸机强行续命。1974年,她的病情进一步加重,胸部时常剧痛难忍,必须依赖药物镇痛。在长久的折磨之下,傅索安的精神状态越来越差,此时她无比想念父母,急需双亲的安慰和陪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父母早就已经公开发表声明,宣布和傅索安断绝关系,傅索安一下子成了孤家寡人,只能自己一个人面对病痛。在长久的压抑之下,她的精神濒临崩溃,她的言行举止也愈发疯癫,最终,绝望的她选择自杀结束一切,时年二十五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