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关于民国大师陈寅恪用日语大骂日本鬼子并且让日军首领向他道歉的故事传得神乎其神,引起后人质疑。那这事到底是不是真的?

要从当年说起。

随着日本鬼子进攻香港,英国殖民者的守军不堪一击,香港沦陷,香港人陷入人间地狱。日本鬼子挨家挨户抄家、杀害平民百姓,等来到这户人家之时,进去搜刮抄家一通,旁若无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寅恪

鬼子们搜来搜去,终于看到院子正中间坐着一个中国老汉。这个老汉不慌不忙临危不惧,就坐在凳子里看着他们。忽然,这个中国老汉用日语指着这群日本人大骂一通。

还没来得及开口说话的日本鬼子震惊了,还没等这个中国老汉骂完,这群日本鬼子的首领站出来,对着他鞠躬:“师兄,打扰了!”说完立即带着其他鬼子撤退了。

这个中国老汉是谁,为何日本鬼子的首领会称呼他一声“师兄”?

他就是民国时期鼎鼎大名被称为“史学大家,学贯中西”的陈寅恪先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寅恪和那个日本鬼子的首领又是什么关系?为什么会成为他的师兄?

这与陈寅恪的奇特经历有关。

陈寅恪出生于清朝末年,1890年,卡住了二十世纪的尾巴。他是江西人,出生于书香世家。他父亲是被誉为清末四公子的陈三立,以写诗著名。他的爷爷担任过满清的湖南巡抚,他是官三代。陈寅恪用现在的话来讲那就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

如此家境,从小习得四书五经等古代经典是必修课。他父亲是个与时俱进的文人,在陈寅恪爷爷去世后,他们家从江西迁居到江苏金陵。他父亲开了学堂,传授绘画、音乐、英文、体育、算术和四书五经等课程,中西结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么多课程并非陈寅恪父亲一个人教授,而是请了当时的大师们来授课。陈寅恪耳濡目染受到的熏陶使他对中西文化皆有涉猎,他为何后来能学贯中西是源于他站在了书香世家的基础上。

清末出国留学是风潮,陈寅恪也不例外,12岁的时候他跟着哥哥去了日本留学,就读于日本巢鸭弘文学院。这是他第一次和日本结缘。20岁那一年,他又去了柏林大学、苏黎世大学留学。28岁那一年,他去了美国哈佛大学进修巴利语和梵文。31岁那一年,他又回到柏林大学,学会了中亚吉文字和蒙古语。留学多年,他精通德语、法语、英语、西夏语、突厥语、波斯语、日语、巴利语和梵文。

学贯中西且精通中西文化的陈寅恪在35岁回国教学,被清华大学奉为上宾,和梁启超、王国维等大师级人物并称为清华四大国学大师。梁启超极佩服陈寅恪,对外人讲,“陈先生的学问胜过我”。

陈寅恪的工资很高,名利双收。然而不幸的是日本鬼子侵略了中国,日军践踏中华大地,陈寅恪的安稳生活和其他老百姓一样,荡然无存,一去不复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陈寅恪和日本人的梁子也在此时结下了。日本鬼子占领北平和天津之后,想要从精神文化上给中国人洗脑,想要中国人放弃抵抗。所以日本鬼子想要收买当时的中国文人为他们服务替他们讲好话,陈寅恪的父亲陈三立先生大名鼎鼎,于是上了日本鬼子收买的名单。

日军派人找陈三立和谈,陈三立是有骨气的中国文人,对侵略中国的日本人恨之入骨,坚决拒绝与日本人同流合污。日本人见陈三立不肯答应,天天派人在他门前等候监视,陈三立见了大怒,让仆人拿着扫帚把他们赶走。

或许是陈三立先生知晓日本人的手段,若是不从,也没有好下场。但若是从了,他会唾弃自己,对不起列祖列宗。于是绝食表明自己的态度,绝食五天后,陈三立先生突然离世。他在85岁这一年,能有如此骨气,令人敬佩。

陈寅恪原本对侵略中国杀害中国平民百姓的日本鬼子就没有好感,如此一来,陈寅恪对日本鬼子恨之入骨。因为日本鬼子的入侵,他授课的西南联大迁徙到昆明,他在办理完父亲的丧事之后,跟着学校到了昆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9年,陈寅恪收到了英国牛津大学的聘书,让他转赴英国去教授汉学,还授予他英国皇家学会研究员的名誉。这么好的待遇,而且英国当时还没有陷入战火,陈寅恪想想,答应了。于是带着家人从昆明抵达香港,想从香港乘坐游轮抵达英国。

千算万算,陈寅恪先生没算到日本鬼子侵略了香港。当时英国殖民者在香港留下的士兵不多,而且战斗力也非常弱。

想想二战时,英国靠着非常先进的武器装备都无法凭一己之力和同等装备同文化语境的德国士兵抗衡,那些在香港过惯了骄奢淫逸生活作威作福习惯了的英国士兵的战斗力更无法和身经百战且凶残的日本鬼子相抗衡。所以日本鬼子如入无人之境,占领了香港。

只是将香港作为中转站的陈寅恪先生因为健康状况堪忧不得不停留了一段时间用来养病,谁知道日本鬼子一来,他是彻底走不掉了。日本鬼子的到来,让陈寅恪先生只能选择先留在香港大学教书养活自己,未来的日子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本鬼子跑进老百姓的家里东搜西搜搞破坏,抢夺他们的财产,看到可疑的有可能是反抗者的都一律带走。陈寅恪是避无可避,他的身体不足以让他带着家人逃跑。所以他坐在院子里,坐等日本鬼子上门。

等到日本鬼子进他们抄家半天后,对方看到了陈寅恪,感觉很奇怪。日本鬼子看到这个中国老汉模样的男人没有一丝慌张畏惧的神态,有点与众不同。他们很好奇,于是问:“你是干什么的?”

陈寅恪先生就端坐在椅子里,冷眼观察了半天的他终于爆发了,用日语对着这群日本鬼子一堆痛骂。还没有骂完,这群日本鬼子的首领站了出来,对着陈寅恪先生鞠躬,并用日语说:“师兄,打扰了!”随即带着其他日本士兵离开了。

为什么陈寅恪先生这一通痛骂没有遭受日本鬼子的毒打和残杀,反而保住了自己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来,陈寅恪先生留学日本的时候,学会了日语。日语和英语的读法一样有点讲究,为了把社会的各个阶层区分开来并且在对方张口的瞬间就通过读法和发音辨认出彼此所处的阶层和地区形成所谓的阶层鄙视链,所以不同地区不同阶层对同一个词汇的发音往往是不同的。这些,只有同类才能区分开来。

陈寅恪先生对那些日本兵讲的日语恰恰是东京那一片上流社会的人会讲的发音和用词。那群日本鬼子的首领恰好来自东京,对陈寅恪的话听着莫名熟悉,又看到陈寅恪临危不惧的从容姿态,下意识判断这个老汉不是寻常之人,感觉不是很好惹的样子,于是带着其他日本鬼子离开了。

事后,他们查出来这个指着他们的鼻子破口大骂的老汉竟然是中国的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于是陈寅恪先生和自己的父亲一样上了他们要收买的中国文人名单。

但是陈寅恪先生不肯合作,不论是因为他是个中国人不愿意跟着侵略者为虎作祟,还是想起自己那个为了拒绝与日本人同流合污卖国的父亲陈三立先生,陈寅恪都不愿意和日本人一起祸害自己的同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寅恪先生在日本史学领域非常出名,许多日本人听说陈寅恪是因为日本一位同时期的史学权威研究者白鸟库吉。白鸟库吉专业研究中国神话、中亚史以及宗教、民俗等在内的历史学。被日本当时的史学界称为“太阳”,寓意日本的史学泰斗和权威。

白鸟库吉在研究中亚史之时遇到了瓶颈,他找其他国家的史学家解答疑难,一无所获。有人向他推荐陈寅恪先生,白鸟库吉找到了陈寅恪先生,才解决了问题。白鸟库吉对陈寅恪十分感激。

陈寅恪的鼎鼎大名令日本人无法忽视,他们在遭受拒绝之后决定以金钱贿赂陈寅恪。日本人拿着40万日金找到陈寅恪,希望他出面创办东方文学院。陈寅恪一听就知道日本人的目的是为了给香港人洗脑,让他们放弃抵抗,从文化和思想上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奴隶。于是再次拒绝了日本人。

但日本人并未就此放弃,他们在1942年找第三方出面邀请陈寅恪出山去日军占领的上海的一所法学担任教授,目的还是一样的。陈寅恪烦得彻底,日本人真是没完没了,他很苦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次,他决定离开香港,远离日本人的视线。于是从香港去了桂林,在广西大学和中山大学担任教授,后来又去了燕京大学授课。他虽然与日本人势不两立,但对政治没有任何兴趣,是个醉心于学问的文人大师。

陈寅恪自己也说过:“我从来不谈政治,与政治决无连涉,和任何党派没有关系。”

陈寅恪的一生被捧得非常高,但是他的身上有很多疑问和疑点。就比如上面所写的那个他对着日本鬼子破口大骂的故事,就有人提出过这个故事很可能不是真实发生的,而是以讹传讹。又或者,发生过,但不是故事里所传的那么“伟光正”。

许多人的质疑是有合理性的,民国的许多大师其实是被吹捧出来的,那个时代做学问的人很少,能有钱读书有命读完的人更少。那是个精英阶层垄断教育的时代,所以很多大师如果真的考据其真才实学往往要大跌眼镜。比如某位大师所写的关于“蝴蝶与爱情”相关的现代诗,以现代人的眼光去读,发现水平堪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故而,对于陈寅恪先生的学问水平和为人,许多人也是持怀疑态度的。尤其是对上面所讲的那个故事。那这个故事令人质疑的点有哪些?

陈寅恪答应去牛津大学任教之时,世界大战还没有爆发。在他准备赶赴英国的时候,世界大战突然爆发,陈寅恪不得不留下来,观察事态的进展。

有个质疑的点是:陈寅恪在那个时间段应该有五十岁上下,不至于被称为“老人”“老汉”。

对于这个疑点,怎么说呢,不能从年龄上过分追究。因为不同的人在五十岁左右看起来的年纪和真实年纪是不同的。比如有的人,心态好保养好,50岁看着像40岁。有的人饱经沧桑不修边幅,50岁看着像60岁。这不是猜测,而是基于生活经验得出来的事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疑点没有什么好争论的,陈寅恪那个时候身体虚弱,饱经沧桑,而且醉心于研究学问,哪有时间用来保养自身?看着像老人是符合事实的。

另一个疑点是陈寅恪究竟有没有被日军抄家,有没有大骂日本兵。

对于这个考证,还真的无从考证。唯一能找到的是陈寅恪先生和自己的傅斯年等学生之间有书信来往,某封信里,陈寅恪讲过日本兵敲他们家门大喊“花姑娘”一事,可是并无大骂日本兵一事。

陈寅恪和日本人有交流的事实,因为日本兵要征用他们的房子,所以陈寅恪跟这些日本兵交流过用日语。但是并无记载大骂日本兵的事实描写,也没有陈寅恪的家人出来证明陈寅恪大骂过日本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些人猜测,陈寅恪大骂日本兵的事情是把陈寅恪父亲让仆人一边吆喝着一边拿扫帚赶跑日本人一事嫁接到了一起。对于这些争议,确实因为没有靠谱的记载而无法考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