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芬兰加入北约之后,俄罗斯和芬兰之间的关系就急转直下,双方关闭边境,断绝了几乎一切来往。前段时间,北约还在芬兰搞了好几次演习,美军的侦察机在芬兰上空盘旋,目标直指圣彼得堡,一时间风声鹤唳。然而,最近芬兰对俄罗斯的态度,又有所松动。 芬兰总理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一项与避难者相关的法律通过后,芬兰将“小心谨慎”地,开放和俄罗斯的部分边境。而在这段采访公布后的第二天,芬兰又和英国签订了战略伙伴协议,颇有点向北约示好,给昨天的越界发言往回找补的意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芬兰的“变脸”功夫之所以如此精湛,还是给形势逼出来的。作为一个北欧国家,芬兰没什么自然资源,国家的经济发展,主要靠的是制造业和建筑业,而原材料又很依赖从俄罗斯那里进口。这就导致,芬兰在去年的经济形势相当糟糕,而且只要俄乌冲突不结束,芬兰的困境就看不到解决的希望。虽然芬兰在去年,靠外交运作成功加入北约,但再多的军队也不能当饭吃,北约驻军来来去去,反而会给国内带来不安定的因素。更何况,北约是否真有保卫芬兰的能力和决心,这也是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的。也难怪,芬兰现在,又重新跟俄罗斯眉来眼去,想把去年双方的不愉快当作没发生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纵观历史,小国的外交策略一向都是,也只能是做一根“墙头草”,在强权之间左右摇晃,争取为自己捞取更多的资本。小到新加坡,大到冷战时期的法国,都深谙此道,明白如何在夹缝中求生存。但这些国家之所以能反复横跳,要么是因为他们出众的地理位置,要么是它自身的国力举足轻重,可以影响双方的实力对比;而像芬兰这样的国家,它的经济根本无法脱离俄罗斯,而它的地理位置在国际社会中,也是丝毫不重要。虽然说,芬兰是处在北约和俄罗斯的夹缝之间,但其实,它只有亲俄罗斯这一条路可以走。

芬兰也不是没有作出过经济独立的尝试。很久以前,芬兰就来找过我们,希望我们承接一条海底隧道,把芬兰和爱沙尼亚连接起来,这样,芬兰就和欧洲次大陆联系在了一起。但万事俱备只欠动工时,美国媒体跳了出来,把波罗的海隧道和“一带一路”倡议放一起,渲染中国威胁论,最终这条隧道不了了之,前段时间,芬兰总统又找上了门,希望我们按四年前的原价建设隧道,但我们说什么也不会同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芬兰目前的困境,只有中国能够解决,但我们也不是冤大头,想找我们帮忙,就得拿更丰厚的条件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