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按照先检测、再通风、后作业的要求,开展搅拌机检维修工作,每次作业时外部都会安排2名工作人员现场监护。”近日,在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邹城中联混凝土有限公司,该公司安全办主任王为保指着搅拌机介绍。只见,该搅拌机罐体很大,进入口被封闭,外面张贴着有限空间标识、安全警示标识、《有限空间操作规程》等。

邹城市近年来发展迅速,各类企业众多。为做好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监管,邹城市应急管理局通过建立专项信息库、开展专项执法、强化安全培训等措施,不断提升一线作业人员业务技能,持续督促企业夯实主体责任。

摸清底数精准监管

有限空间涉及行业领域众多,只有底数清才能监管明。对此,邹城市应急管理局全面摸排辖区企业,排查出有限空间作业场所9361处、有限空间作业场所单位146个,建立有限空间专项信息库,按照风险因素和等级,绘制风险点位图,建立清单库和管理台账。“有了信息库,我们可准确掌握相关情况,监管更精准了。”邹城市应急管理局工贸监管科科长邢冰表示。

该市根据信息库,分析总结涉及有限空间作业企业的行业布局特点,实施“条块联动、一企一案”的差异化专项整治方式,开展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整治攻坚行动。该市成立专项检查组,聚焦建筑施工、危化品、非煤矿山、城镇燃气、工贸等重点行业领域,排查出13家重点企业,明确各行业部门工作职责,实施精准高效安全监管。

为提升执法检查质效,邹城市应急管理局以提升应急执法人员业务技能作为切入点,综合运用安全培训、检查教学、理论讲解等方式,开展有限空间作业监管常态化业务知识培训,让执法检查有的放矢。

今年以来,该市共派出检查组400余个,出动执法检查人员约1360人,组织专家198人次,抽查检查有限空间数量1977处,存在问题有限空间场所26处,指导企业整改安全隐患26项,整改率100%。根据检查结果,邹城市应急管理局督促企业按标准配齐设施设备,健全完善有限空间管理制度措施、作业安全规程,压紧压实安全监管责任和主体责任。

强化培训提升技能

“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培训怎么做”“有限空间作业应急救援装备如何准备”……面对执法人员的询问,济宁万都木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恩举回答得头头是道。

该公司辨识出有限空间30余处,甲醇罐清洗是有限空间监管重点。在该市应急管理局指导下,该公司持续强化员工培训,并将有限空间应急演练纳入企业演练专项内容。

邹城市应急管理局通过专家讲、现场学等方式,定期组织作业人员学习典型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制度建设、操作规程、装备投入等知识,大力开展宣传教育培训,积极组织一线员工和企业管理人员观看《有限空间安全知识》等宣传片。

截至目前,该局累计开展有限空间专题宣传活动81场,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万余份,开展有限空间作业培训108场,参培人数1535人次。

邹城中联混凝土有限公司有两条混凝土生产线。“由于每月有限空间作业的次数有限,以前对有限空间作业重视程度不够,在邹城市应急管理局帮助下,现在我们有了自己的专业作业队伍,有效管控了有限空间作业风险。”邹城中联混凝土有限公司相关工作人员表示。

这是邹城市应急管理局推进企业有限空间作业施工队伍的成果之一。“在大部分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并非独立的生产经营项目,也未安排专人长期负责,人员变动较大,让培训的效果大打折扣。”邹城市应急管理综合执法大队副大队长宗宾介绍。对此,该局按照队伍专业化要求,指导有条件的企业建立有限空间作业施工队伍档案,相对固定作业人员,强化安全技能培训。截至目前,该市已有146家涉有限空间作业企业建立固定作业队伍。

邹城市应急管理局组织企业开展“交叉学习、相互帮扶”活动。该局组织企业负责人就有限空间安全管理的经验做法、短板弱项进行交流,通过自找差距、取长补短,推动企业互学互鉴、共同提升。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