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周
摘要:5月19日伊朗总统莱希在直升机事故中“硬着陆”而遇难。莱希是在出席了一个水坝的竣工典礼后返程途中遭遇意外的。身为一国总统,普通的水坝竣工典礼显然不可能劳动他大驾亲临。那么这个水坝有什么特别?这是伊朗和阿塞拜疆联合建造的,而伊朗和阿塞拜疆之间关系十分微妙,有着理不清剪还乱的恩怨情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19日伊朗总统莱希在直升机事故中“硬着陆”而遇难。莱希是在出席了一个水坝的竣工典礼后返程途中遭遇意外的。身为一国总统,普通的水坝竣工典礼显然不可能劳动他大驾亲临。那么这个水坝有什么特别?这是伊朗和阿塞拜疆联合建造的,而伊朗和阿塞拜疆之间关系十分微妙,有着理不清剪还乱的恩怨情仇。
这个水坝是坐落在伊朗和阿塞拜疆共享的阿拉斯河上,是两国联合建设的重点项目,莱希总统和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共同出席了竣工典礼,看起来是表现出两国的友好关系,但实际上两国关系十分微妙,用一个不太确切的比喻,阿塞拜疆就像是伊朗的“外蒙古”,在伊朗境内就有一个东阿塞拜疆省,就像是伊朗的“内蒙古”。在人口方面,伊朗境内有2500万阿塞拜疆族人,而阿塞拜疆的阿塞拜疆族人只有900万。而且,相比中国内蒙古与外蒙古的关系,伊朗和阿塞拜疆的渊源更为复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塞拜疆这个名字,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是比较陌生的。作为一个地理概念,阿塞拜疆地区位于欧亚大陆交界处的外高加索地区东南部,包括今天的阿塞拜疆共和国和伊朗东北部,东濒里海,南接伊朗和土耳其,北与俄罗斯相邻,西临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
阿塞拜疆作为一个民族,是在公元11世纪左右开始形成,但是并没有建立阿塞拜疆人的国家,只是一些部落和城邦。12世纪之后这一地区先后遭到突厥人、蒙古人入侵。16世纪后被伊朗帝国控制。
19世纪初,伊朗同沙俄接连进行了两次俄伊战争,伊朗在战争中战败,被迫向沙俄割让了阿塞拜疆北部地区(今天阿塞拜疆共和国)。南部阿塞拜疆仍在伊朗版图内,就是今天伊朗东阿塞拜疆省。
1917年,沙俄殖民地的阿塞拜疆北部建立苏维埃政权。1920年成立阿塞拜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1922年加入外高加索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1936年成为苏联十五个加盟共和国之一。1991年苏联解体,阿塞拜疆正式独立——这段历史,和外蒙古有几分类似。因此,就形成了现在阿塞拜疆民族70%以上的人口在伊朗,阿塞拜疆族虽然是阿塞拜疆共和国的主体民族,但人口连阿塞拜疆族总人口的30%都不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阿塞拜疆共和国独立后,和伊朗的关系非常微妙。首先,阿塞拜疆竟然和伊朗的夙敌以色列关系十分密切,甚至到了军事盟友的程度。十多年的时间里,以色列向阿塞拜疆出售了数十亿美元的先进武器装备。作为回报,阿塞拜疆则向以色列出售石油,另外还允许以色列在自己国土上建立针对伊朗的情报中心以及秘密行动的基地。以色列无人机攻击伊朗目标,就有几次是从阿塞拜疆的基地起飞的。也因为如此,有人认为这次指示剂事故可能也与以色列有关。但以色列政府已经正式声明,此事与以色列无关。
其次,在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围绕纳卡地区爆发的武装冲突中,阿塞拜疆是得到了土耳其的支持,亚美尼亚则是获得了俄罗斯的支持,伊朗也暗中支持亚美尼亚——在现代信息社会,所谓暗中也不过只是口头上不公开而已。这样,伊朗再次站到了阿塞拜疆的对立面。
伊朗,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土耳其,俄罗斯,多国关系因此错综复杂,各种利益纠缠不清,地区局势可谓波谲云诡,扑朔迷离。
2023年1月,阿塞拜疆驻德黑兰大使馆遭遇袭击,使馆安全负责人丧生。伊朗宣布经过初步调查,这次袭击者是出于“个人和家庭原因”,而不是出自政治动机。但阿塞拜疆并不满意,随即宣布关闭驻德黑兰大使馆。导致两国关系进一步紧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去年10月新一轮哈以冲突爆发后,伊朗迅速调整了对阿塞拜疆的立场,力求改善两国关系,避免树敌过多。所以今年3月,伊朗外长和阿塞拜疆外长举行会晤后,伊朗宣布两国关系开始了“新篇章”。阿塞拜疆宣布即将重开驻德黑兰大使馆。
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5月19日,伊朗总统莱西前往两国边境和和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一起出席了两国共同建造的水坝竣工典礼,两人随后还举行了会谈。看起来两国关系确实开始缓和,但偏偏在莱希返回伊朗首都德黑兰途中,乘坐的直升机却发生了悲剧……
不过,所幸这一事故并没有对伊阿两国关系产生不利影响。但是,莱希遇难对伊朗乃至中东局势却必然会产生重大影响。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