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一朝,担任首席军机大臣的共有8人,其中尹继善任期最短不到一年,而且他仅仅是个头衔,不负责具体事务。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讲,乾隆朝只有7个首席军机大臣。依次是鄂尔泰、讷亲、傅恒、(尹继善)刘统勋、于敏中、阿桂、和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乾隆执政期间,首席军机大臣这个岗位确实不好干,绝对是一个高危职业。因为这七个人中,大部分都没有落得好下场,不是以罪论死就是死后遭清算。

第一个是讷亲。讷亲出身名门,他的祖父是康熙朝的辅政大臣遏必隆,钮钴禄氏是清代最显赫的家族,讷亲出生在这样一个望族,从小就含着金钥匙。雍正五年,20多岁的讷亲便袭了二等公爵位,授散秩大臣,十一年晋军机大臣。

雍正朝和乾隆朝初年,军机处中有两位大佬,一个是鄂尔泰一个是张廷玉,他们都是雍正帝的宠臣,且在乾隆初年形成门户之争。刚继位的乾隆帝由于执政经验尚不足,不得不依赖他们处理军国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到了乾隆十年以后,乾隆帝便开始培养新生一代,其中讷亲成了乾隆重点培养的对象。讷亲其人也确实颇有才干,和一般的贵族子弟不同,头脑机灵办事得体。

乾隆十三年,首席军机大臣鄂尔泰去世,讷亲虽排名在张廷玉之后,但却成了实际的首席军机大臣。不过讷亲毕竟资历浅,在朝中没有名望。所以乾隆一直在寻找良机希望讷亲能尽快建功立业。

很快金川之役爆发,乾隆瞧准时机让讷亲以首席军机大臣的身份到前线谋划军务。但乾隆此举是过于操切了,显然讷亲不是一个军事人才,最终在金川之役中屡屡出错,导致大军溃败。乾隆一怒之下,传旨将讷亲押解进京,并以遏必隆刀将其赐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讷亲担任首席军机大臣前后仅有三年时间,他也成为清代首个被处死的首席军机大臣。

第二个是和珅。和珅就不需要太多笔墨去说了,他是在阿桂去世后,即嘉庆二年才担任首席军机大臣的。太上皇乾隆去世后,和珅很快便被嘉庆帝治罪,以三尺白绫结束他的“辉煌”的一生。和珅是第二个被处死的首席军机大臣。

第一个是鄂尔泰。鄂尔泰是怡亲王去世后,开始担任首席军机大臣的,此后在这个岗位上一直干到乾隆十三年。前面说过,鄂尔泰与张廷玉两人在乾隆初年时有门户之争,被乾隆所不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他毕竟是前朝托孤之臣,又是满人,加上他死的时间节点也比较好,所以生前还算体面,乾隆也没有怎么为难他,死后也获得了配享太庙及入祀贤良祠的荣誉。但是十一年后,即乾隆二十四年,鄂尔泰的侄儿鄂昌在文字狱中获罪,由此牵连了鄂尔泰,乾隆原本对鄂尔泰就没有好感,声称鄂尔泰要是活着,一定要他从严治罪,并下旨将其撤出贤良祠。

第二个是于敏中。于敏中状元出身,诗词文章自然没得说,加上他和乾隆年龄相仿没有代沟,所以被提拔得很快,乾隆二十五年便成了军机大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敏中其人官声一般,人品也一般,他当政期间曾几度陷入纠纷,身陷几个大案之中。但乾隆对他似乎格外开恩,每次都受到他的庇护。有人说,乾隆朝吏治腐败就是从于敏中开始的,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

刘统勋死后,于敏中接替首席军机大臣一职,任职六年。无论是在朝廷,还是巡幸在外,他都是御前须臾不可离开的最显眼的人物。朝中的许多重要决策,有些就是皇帝采纳他的意见作出的,当时他已是朝野尽知的京中第一权臣。

乾隆四十四年,于敏中病逝,乾隆帝下诏优赐恤,入祀贤良祠,谥“文襄”,这个结果算是十分圆满的。然而第二年,于敏中的孙子和堂叔由于家产纠纷打起了官司,乾隆下旨严查,竟查出于敏中家产多达二百多万两,并牵扯出多起贪腐大案。

乾隆愤怒之余,下旨训斥于敏中借着皇帝恩眷,招权纳贿,将其撤出贤令祠以儆效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乾隆朝七个首席军机大臣,仅有傅恒、刘统勋、阿桂得以善终,此外还有不少军机大臣也被乾隆治罪论死,发遣的发遣,流放的流放。如此看来,乾隆或许也是清代诸帝中最不好伺候的一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