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萧克将军回到了自己阔别已久的故乡。当年他离开这里的时候还是个年轻小伙子,但是现在,他已经是个74岁的老人了。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站在故乡的土地上,萧克心中无限感慨。不知不觉,萧克走到了一座青砖房子前头,这是萧克的族兄弟萧亮的家,萧克一看到这所房子就语气激动地说:“这里真是一点都没变,和过去时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是,房舍依旧,萧亮去了哪里呢?在萧克的记忆中,萧家的众多子弟都走上了战场参加革命,萧亮也是其中一员,但是当时时局纷乱,自从萧亮上前线之后,萧克和他几乎再也没联系过,现在,萧亮还活着吗?

当地的工作人员帮助萧克查了一下关于萧亮的记录,却发现一段不光彩的历史,原来,萧亮1928年在湘赣地区被国民党俘虏,扛不住严刑拷打的他当了叛徒,出卖了组织的机密。解放之后,萧亮知道自己罪孽深重,便带着手下一群散兵游勇遁入深山,当了土匪,劫掠百姓。最终,1950年,萧亮被解放军抓获,随后被处以死刑。

听到这段故事之后,萧克默默良久,不知该说些什么,最后唯有一声长叹。看着眼前的旧屋子,萧克颇为感伤地说:“萧家只剩下我一人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萧克出生的时候,萧家原本是个人丁兴旺的大家族,萧克原名萧武毅,家中除了他,还有两位兄长,大哥萧克昌,二哥萧克允。此外,还有两个姐姐与一个妹妹。萧家原本家境殷实,家庭和睦,令人称羡,但是随着孩子们一天天长大,灾难却接踵而至。

萧克的家乡有一个势力庞大的大地主萧仁秋,手下有良田千顷,萧克父亲便是租种的萧仁秋的地,萧仁秋是个恶霸,正逢灾年,地里收成不好,他非但不稍加宽容,反而借着萧家交粮不及时的由头给他们加重租税,逼着萧克父亲写下欠条,还要收走他们的家产。

这让大哥萧克昌愤怒不已,为了给萧仁秋一个教训,萧克昌联络了几个江湖上的朋友,扮作土匪闯入萧仁秋家中,好好收拾了萧仁秋一番。但是这件事情后来被人告诉了萧仁秋,萧仁秋为了暴富,就贿赂县官将萧仁秋抓进死牢,当天,萧克昌就在牢中被害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萧克也跟着大哥被抓进了监狱,听闻两个儿子出事,萧父肝胆俱裂,连忙变卖了所有家产想要赎回两个孩子,但最终只救回萧克一人。

从此,萧家便开始走下坡路,家财散尽,二哥萧克允为了缓解家庭压力,便独自出门闯荡。但是萧克允也是一个胸怀大志的人,1925年,萧克允考入了湘军讲武堂,投身革命。

二哥是萧克的引路人,正是在二哥的激励下,萧克也考入了黄埔军校,和二哥一道参军,并一起加入了党组织。老蒋发动四一二政变后,两兄弟都和组织失散,于是他们回到故乡,在家乡组织革命活动,就在这一时期,萧克介绍萧亮入了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萧亮和萧克是年纪相仿的儿时玩伴,萧克去广州读书之前,和萧亮是同班同学,两人关系一直不错,当时萧亮也是一个有志青年,而且敢于在白色恐怖如此恐怖的时候加入我党,可见是一位可造之材。

萧亮的加入让萧家两兄弟多了一个得力助手,在家乡等待数月之后,他们终于重新联系上了党组织,萧克奉组织的命令在嘉禾县组建党支部,萧克允和萧亮则被安排到了其他地方工作。

可是萧克后来才惊觉,这是他们三个最后一次团圆。1932年,萧克在几个湖北同志那里得到消息,他的二哥萧克允在第五次反围剿的时候牺牲了,当时,敌人仗着碉堡坚固死守不出,为了争取胜利,萧克允不顾危险,亲自带着炸药包炸毁了敌人的碉堡,但是他自己的两条腿也当场被炸断了,战士们找到他的时候,他已经停止了呼吸,连遗言都没来得及留下一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萧克知道这件事情的时候,萧克允已经埋骨多时,那一刻,萧克的心中充满悲凉,他们同胞兄弟三个,如今只有他一个人还活着,家乡的许多亲人早就没了消息,父亲和母亲也去世了,姐姐妹妹多年不联系,早就不知道流落何处。

纵然战场上的萧克如此英勇无畏,却终究是家国两难全,他的亲人一个个在战火中离他而去,革命者是世界上最孤独的身份,这句话一点都没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胜利是用鲜血换来了,多年之后,萧克看到了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升起,他不由得想起自己死去的兄长,如果他们活在新中国,大哥不会被地主恶霸迫害致死,二哥也不会倒在战场上,如果他们一家人活在和平年代,应当是一个很幸福的家庭。

从建国的时候,萧克就一直很想回故乡瞧瞧,看看还有没有自己的亲人在世。但是建国初期的萧克实在没有时间回家,无数的工作堆在他面前,在家事和国事面前,萧克选择的还是国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直到1981年,满头白发的萧克才回到了自己魂牵梦萦的家乡,其实,他的家乡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萧克熟悉的街道房舍几乎都不在了,只有萧亮家的旧屋子,或许因为主人多年没有回来,还保持着原本的模样,但是,萧亮也不会回来了,而且他已经背弃了自己当初离开家乡的目标,投入了敌人的阵营。

最后,当年那些满怀热血的年轻人只剩下了萧克一个,故乡永远有新的年轻人成长起来,但是萧克却不可避免地老去了,他那些牺牲的、背弃的、消失的亲人都永远留在了过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换新天”的代价就是无数的牺牲,无数的血泪,今日的幸福安宁是过去的艰辛铸就的,那段艰难的岁月,我们无法忘记,不能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