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限购潮之下,各大城市新的一波“抢人潮”再次兴起。

日前,青岛城阳区继共有产权之后,出台的政策更进一步:放宽人才购房学历和区域限制。

这一举措,无疑能够有效提升城市人口数量及消费需求,继而激活房地产行业活力;同时也能吸纳各类优秀人才集聚,为城阳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城市心观察第1041期

撰文/申君毅

审校/冯亚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幅放宽人才购房条件

城阳再出新政

放宽人才购房的风,再次吹到了城阳。

5月17日,堪称“王炸”的房产新政出台,“低首付+低商贷利率+低公积金利率”的购房模式形成;

5月18日,城阳区调整人才购房券有关政策,“抢人大战”升级;

5月20日,城阳区出台房地产“一揽子”政策,将为二孩、三孩家庭发放购房补贴。

短短几天内,城阳区密集出招,对楼市政策进行了持续调整,而从全市来看,城阳确实是青岛楼市行业中的“佼佼者”。据卓易数据统计,今年1月-4月城阳区(含高新区)成交4472套,位列全市第二位。

而空前的“组合拳”新政,让如今的城阳住房政策与人口、人才政策相结合正形成趋势。

日前,城阳区对2022年出台的《关于城阳区新引进人才发放购房券实施方案(试行)》进行了修订。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修订主要从三个方面对前期方案进行了调整。

首先是调整申请学历条件,由“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调整为“本科以上学历”;

其次将“中央、省、市驻城阳单位引进的人才应至少在城阳区首次缴纳青岛市职工社会医疗保险”调整为“中央、省、市驻城阳单位引进的人才应至少在城阳区或青岛市本级首次缴纳青岛市职工社会医疗保险”;

同时将在高新区用人单位工作并缴纳社保和医保的新引进人才纳入申请范围。政策调整后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5年12月31日。

相较于2022年的人才购房政策,此次修订对人才申请条件进行了大幅放宽。尤其是将“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调整为“本科以上学历”以及将高新区纳入人才购房券发放范围,这一新政带来的历史性突破,也让城阳在“抢人大战”中更具竞争力。

对人才的争夺,关系到城市转型升级和区域竞争力提升,敞开怀抱吸引人才,是吸纳一个城市茁壮成长的养分。正如中指研究院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所说,当前城市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口、人才的竞争,人口、人才持续导入,城市经济活力才会更强,城市才会更有竞争力。允许购房落户、支持人才购房将住房政策与人口、人才政策相结合,有利于促进人口、人才流入,一定程度对购房需求释放也会起到促进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政策送暖

唤醒楼市“第二春”

在这个时代,房地产市场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当前,楼市依旧面临着下行压力,市场活力还需再次被激荡。

近年来,国家、省、市连续出台多项措施,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从加大公积金贷款优惠力度,到取消住房限售政策,再到购房消费券的发放,这一系列政策的推出无疑对眼下的房地产市场将产生积极影响。

5月10日,青岛市住房城乡建设局会同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印发青岛市2024年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有关政策的通知》,对青岛租赁型人才住房和保障性租赁住房相关政策进行了调整。

受惠于政府优化购房政策释放需求、降息利好等多方面因素,不仅为购房者带来了实际的利益,也为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时移则势异,势异则情变,情变而法不同。此次城阳区再次加码,出台房地产“一揽子”政策,根本目的还是为提升城市经济的发展,在政策提供“真金白银”帮助下吸引并留住各类优质人才,扩大消费需求,从而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平稳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何选择城阳?

根据齐鲁人才网的调查,市场化人才外流因素的影响因素占比中,经济牵引占30.35%,政策牵引占29.16%,而感情牵引和环境牵引分别占18.93%和15.44%,其他因素占6.12%。

可见,除政策和经济两大核心因素影响外,软环境所占的分量也不容小觑。

像城阳这种拥有优势产业、相对房价不是很高、空间上距离传统主城区较近,且交通便利、居住体验又很好的区域,在吸引人才方面具有不小的优势。

如今房地产存量时代,城市人口“虹吸效应”的形成与延续,有赖于城市环境、医疗、子女教育以及基础设施资源的集中和优化。

日前,青岛市城阳区自然资源局发布《青岛市城阳区城市更新专项规划(2023-2035年)》(公示稿),提出城阳要实现“中央活力区、城市副中心”的发展目标,整体采取“强中、优北,两翼协同”发展战略,构建“一脊,一脉,两轴, 一廊”的布局结构。聚焦城市发展走廊,依托轨道站点更新触媒,支撑“一心、三轴”的空间结构。

通过这样的规划,可以预料到的是,当城阳这一城市副中心真正成形后,将吸附大量的人才进驻,一定程度对购房需求释放也会起到促进作用。

医疗教育方面,近年来,城阳区聚焦医疗,计划实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二期、青岛市中医医院城阳院区、城阳区人民医院感染楼等医疗资源的扩容,加快推进医疗服务、公共卫生、健康促进三大体系建设,全力满足全区居民健康需求。

此外,立足服务城市发展,城阳亦在不断增强教育支撑能力,通过城阳区教育和体育局印发《2024年全区教育工作要点》,可以看到今年城阳区将落实《城阳区基础教育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新建、改扩建学校15所,年内完工5所,新增学位6400个。

而根据5月初发布的城阳区2024年义务教育阶段招生政策,今年全区共计划招生3.45万人,招生学校中的靖城小学、凤凰山学校(小学部)、区实验二小德阳路校区等为今年新纳入局属小学,其中人口流入重点区域白云山片区的局属小学已达7所……

总的来说,在房地产下行态势下,用这些看得见的城市规划红利和摸得着的惠民生、筑基底项目,不仅将真正支撑起城阳楼市平稳健康发展,更能为城阳区更大力度吸引集聚人才形成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