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长江商报记者潘瑞冬

美股、港股双重上市新势力车企小鹏汽车(XPEV.NYSE、09868.HK)一季度财务数据出炉。

5月21日,小鹏汽车发布2024年第一季度财报。当季,小鹏汽车总收入为65.5亿元,同比增长62.3%;同期,公司净亏损13.7亿元,较2023年一季度同比减亏9.7亿元。

需要注意的是,小鹏汽车同比减亏与毛利率的提升不无关系。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公司的毛利率为12.9%,同比抬升11.2个百分点,较2023年四季度的6.2%环比抬升6.7个百分点。

首季净亏损收窄至13.7亿

新势力车企小鹏汽车披露了2024年首季财务成绩单。

数据显示,今年1—3月,公司实现营收65.5亿元,同比增长62.3%,扭转了2023年一季度同比下滑的局面,增速也较2023年全年的14.23%提升明显。同期,公司的净亏损为13.7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亏损23.4亿元,减亏了9.7亿元。

同比财务数据向好,背后与公司交付量同比增长相关。今年一季度,小鹏汽车总交付量为21821辆,较2023年同期的18230辆增长19.7%。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一季度,小鹏汽车的汽车毛利率为5.5%,2023年同期毛利率为-2.5%,环比2023年第四季度的4.1%也有所提升。公司解释主要是由于成本降低及车型产品组合改善所致。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销量的同比增长,与公司推动的“木星计划”不无关系。

具体而言,2023年9月初,公司公布了一项名为“木星计划”的渠道变革方案,旨在用经销商模式逐步替换过往的直营模式,以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市场覆盖率。小鹏汽车彼时表示,正在逐步淘汰效率低下的直营门店,扩大代理经销商的门店规模。

改革之前的2023年6月末,小鹏汽车的实体销售网络有411家,变革后,到2024年一季度末,9个月时间,公司的实体销售网络增加163家至574间,已覆盖178个城市。

虽然财务数据在好转,但需要注意的是,截至目前,小鹏汽车亏损仍然在继续。

2019年至2023年,小鹏汽车营收连续五年增长,分别为23.21亿元、58.44亿元、209.88亿元、268.55亿元、307.76亿元;归母净利润连续5年亏损,分别亏损46.43亿元、48.9亿元、48.63亿元、91.39亿元、103.76亿元。

小鹏汽车在一季报中披露了二季度销量指引,预计2024年第二季度将交付汽车2.9万—3.2万辆,同比增长25%至37.9%;总收入在75亿元到83亿元之间,同比增长48.1%到63.9%。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在公告披露后的第一个交易日,即5月22日,公司港股股价以33.6港元/股的价格高开,截至收盘,小鹏汽车港股股价涨13.05%,收报34.65港元/股。

美东时间5月21日,小鹏汽车美股股价收涨5.92%,报8.77美元/股,盘中最高涨超10%。

服务及其他收入增93.1%

需要提及的是,在今年一季度,除了汽车销售收入外,与大众的合作技术正在为小鹏带来创收。

数据显示,小鹏汽车2024年第一季度服务及其他收入为10.04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5.2亿元上升93.1%。根据财报,这一收入的增长主要由于与大众汽车集团进行平台与软件战略技术合作有关的技术研发服务收益所致。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小鹏汽车的服务及其他的利润率为53.9%,远高于汽车收入的5.5%的水平。在服务及其他高利润率和大幅增长的推动下,小鹏汽车2024年首季的毛利率水平提升明显。

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公司的毛利率为12.9%,同比抬升11.2个百分点,较2023年四季度的6.2%环比抬升6.7个百分点。小鹏汽车联席总裁顾宏地表示,这标志着小鹏汽车实现了在智能电动车业务基础上,通过智能化技术输出提升盈利和国际化潜力的独特模式。

回溯公告,2023年7月26日,大众汽车集团宣布,将向小鹏汽车增资约7亿美元,以15美元/ADS的价格,在交易完成后持有小鹏汽车约4.99%的股权。同时,大众汽车品牌还与小鹏汽车达成技术框架协议,双方计划在2026年于中国市场推出两款大众汽车品牌的电动中型车。

何小鹏曾表示,通过与大众汽车集团的战略合作,小鹏汽车率先实现了自研智能化技术的输出赋能,其技术将获得更大的市场影响力和更好的财务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