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青岛的房产行业可谓是争议不断,意外连连。截止今年5月份,已经有多家楼盘价格骤降:滨海国际中心、保利领秀海、黑卓天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青铁芳华地项目的营销中心已于4月27日开放。而没几天的时间,营销总就离职了。据称,其任职时长仅1个多月。

那么在房产营销可以说是惨淡的当下,房产中介的日子过的如何呢?

而一提到房产中介、找房平台这些词汇的时候,想必大多数人首先联想到的,就是贝壳了。当然,也有不少人会想到链家这一中介品牌,殊不知,链家也是贝壳旗下。

3月14日,贝壳找房2023年财报发布,贝壳全年实现净收入778亿元,同比增长28.2%,经调整净利润98亿元,净利润58.9亿元,扭转了过去两年(2021-2022)连亏的局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在这光鲜亮丽的数据背后,却埋藏了大量购房者的抨击和差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近,网上流传着一份苏州市房地产经纪业协会发布的《关于加强行业自律规范,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倡议书》,不点名地批评了“有人散布不加入品牌就干掉某企业的言论”“频繁通过电话招聘,严重影响其他经纪人员的正常工作,严重破坏了经纪行业的营商环境”,并提出要“反对搞行业垄断”。

在倡议书的下面,附上了苏州多家经纪公司的盖章声明。据了解,倡议书中没有点出名字的某品牌,就是贝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已经有多地通过贝壳找房平台交易房产资源的用户,称他们有时被迫买“好房好赞”,花费更多的服务费。而对于挂卖房产的卖房者,还会将挂牌价一压再压、收取高额佣金等。

那么反观青岛,相信也有不少市民网友通过贝壳找房、链家寻找和交易房产。这其中,应届大学生或许成了该平台最“看重”的目标用户了。

此前就有报道称,有青岛大学毕业的学生,想在市南区或者市北区租一间离公司较近或者是交通方便的房子。在贝壳找房APP上看到一间公寓价格合适,装修也比较新。APP首页上标有押一付一、月租等标签,进入之后价格后面显示1100元/月(半年付)的字样,与主页标签严重不符。

也有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我们在贝壳找房上标注的低价房源并不多,很多都是为了吸引顾客做导流用的。到现场看房之后,我们会推荐更贵的房子,提高客单价和收入。由此可见,贝壳找房一直标榜的真房源也存在导流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就是说,用户在贝壳找房的平台上看到的房源,只是一个噱头,而真正交易的房产资源,要和中介“具体私聊”。

对此相关律师称,贝壳找房APP发布公寓房源主页与展示页内容有出入,存在诱导消费的嫌疑,此类信息或违反《广告法》,对于这种虚假广告的处罚额度最高可达百万元。如果消费者被此类消息诱导,可向有关部门举报。

此外值得一提的,今年年初,青岛贝壳签约服务中心被爆拖欠农民工资,相关员工称欠薪三年追讨无果,还有签署霸王条款的行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有媒体报道过贝壳合作商员工被欠薪的相关事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有相关人士透露,在贝壳上了10天班,要参加培训,培训完自己交费,不去的话10天不给一分钱工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房产需求者、房产挂卖者、员工这三方面来讲,贝壳似乎并没有做出与其年报中辉煌的数据相匹配的舆论环境。亦或者,贝壳平台所谓的年报数据,其中又牺牲了多少参与房产建议这一生态链环的合法利益呢?

有青岛网友称,贝壳看似是一个很高大上的公司,实际上一个吸血的网络平台,而造血的还是那些十多年前在大街小巷上的大小中介,只是换了一个门头,提升了价格标准,穿上了统一的工作服。如果不通过贝壳,最终购房成本也会降低很多。

在青岛,房产行业正面临着空前的考验。作为开发商,能做到的或许是保证按时交付、房屋质量过关;而作为房产中介的大头品牌,贝壳又是否暗自掐住开发商的喉咙,逐步控制城市房产交易生态的主导权呢?亦或者真如网传所说,青岛贝壳同“吮吸”着同行、开放商的心血,实现潜移默化的垄断格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