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才融合是指人才与产业深度融合,优秀人才助力产业升级,产业发展吸引人才汇聚的一种发展模式。以才兴产,通过将人才的知识储备和创新能力转化为企业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同时,以产聚才也非常重要。产业发展需要不同领域的专业人才共同合作,积极吸引和聚集各类人才,通过融合多样化的专业背景和经验,推动产业创新和进步。因此,一个地区产才融合的优势在于能够实现人才与产业的双向互动。
产才融合研究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提升国际竞争力、实现转型发展、创新合作发展体制机制,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
本报告由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和智联招聘共同完成,通过分析粤港澳大湾区产才融合情况,有利于优化人才供需结构,提高产业和人才发展的匹配度,优化产业发展状态,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本报告围绕大湾区全产业、重点产业,以以产引才、以才助产、产才融合为目的,从大湾区重点产业需求侧出发,分析人才供给侧在数量、质量、结构、流动及增长等方面的情况,为大湾区打造人才高地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提供决策参考。
核心发现

核心发现

一、重点产业产才融合总体水平高于一般产业

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能源/环保/矿产业,互联网/IT/电子/通信,生物医药/医疗,制造业,汽车等重点产业产才融合水平居前列。其中,能源/环保/矿产业,互联网/IT/电子/通信,生物医药/医疗,制造业等4个产业产才融合指数居一级产业前4位,汽车产业产才融合指数居第7位。产才融合指数居第5位和第6位的产业分别为房地产/建筑业和金融业。

二、产业人才供给和需求相对集中

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互联网/IT/电子/通信、专业服务业和制造业等3个产业职位供给占全部职位供给的比重达56%。互联网/IT/电子/通信、房地产/建筑和专业服务业等3个产业人才供给占全部人才供给的比重达57%。从单个产业来看互联网/IT/电子/通信产业人才供给和职位供给均远超其他产业,产业人才供给占全部人才供给的比重为32%,职位供给占全部职位供给的比重为30%。

三、职位竞争程度加剧

从总量来看,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产业人才供给上升2%,同时职位供给下降20%,职位竞争加剧。另外,分产业来看,粤港澳大湾区14个一级产业中有11个产业职位供给数量下降。与此同时,有8个产业人才供给数量上升。其中,汽车产业职位供给增速和人才供给增速最高,分别为13%和31%;广告/传媒/文化/体育产业人才供给数量下降幅度最大,为16%;房地产/建筑产业职位供给数量下降幅度最大,为41%。

四、高质量人才需求旺盛

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所有一级产业平均期望薪酬均下降,10个一级产业的平均职位薪酬上升。其中,平均期望薪酬方面,教育培训/科研产业下降0.2%,下降幅度为全产业最小,农/林/牧/渔业下降幅度最大(6%)。平均职位薪酬方面,专业服务业降幅最大,为6%,生活服务业则增长7%,增长速度居全产业第一。10个一级产业平均期望薪酬下降的同时平均职位薪酬上升反映出市场对高质量人才的旺盛需求。

五、学历匹配和经验匹配程度不同

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才供给占比达52%,同期本科及以上学历职位供给占比仅为35%。其中,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才供给占比为4%,职位供给占比为2%。经验匹配方面,粤港澳大湾区有60%的求职人才工作经验在5年以上,其中又有60%工作经验在10年以上。然而,仅13%的职位需要5年以上工作经验。另外,53%的职位要求1—3年工作经验,而1—3年工作经验的求职人员占全部求职人员的比重仅为20%。

粤港澳大湾区产才融合指数总体分析

粤港澳大湾区产才融合指数总体分析

一、粤港澳大湾区基本情况

1.粤港澳大湾区拥有全国第三大产业人才需求和供给市场。2022—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职位供给和人才供给数量均居全国城市群第三位,仅次于京津冀城市群和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职位供给方面,2022—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占十四大城市群[1]的15%,与职位供给最多长三角城市群相比少了10个百分点。劳动供给方面,2022—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占十四大城市群的15%,相较于劳动供给最多的京津冀城市群少了6个百分点。

2.粤港澳大湾区产业人才数量供需相对平衡。从单个职位劳动供给数来看,粤港澳大湾区处于京津冀城市群和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之间,意味着粤港澳大湾区职位竞争程度处于中等水平,供需相对平衡。其中,粤港澳大湾区单个职位劳动供给数为33个,京津冀城市群和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单个职位劳动供给数分别为44个和24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粤港澳大湾区产业人才相对集中。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超50%人才供需集中在互联网/IT/电子/通信、专业服务和制造业。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互联网/IT/电子/通信、专业服务和制造业人才供给数量占全行业的比重分别为32%、11%和10%,合计53%;职位供给数量占全行业的比重分别为30%、16%和10%,合计56%。产业人才供需相对集中,既是粤港澳大湾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础,也是成果。另外,房地产/建筑业岗位供给占全产业的比重为10%,略低于制造业,人才供给则占全产业的14%,高于专业服务业和制造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