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清光绪二十四年的夏天,这一天的中午,在北京大栅栏老商业街的道上走来一个农民打扮的人。

这人土里土气,头上戴着一顶破草帽,穿着一件旧短褂,手里拎着一个包袱就在这条店铺密布、人来人往的街面上转来转去,四下张望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大栅栏这条商业街内有多家铸造宝银的官炉房和几十家银号。

这乡下人目不暇接地在几家珠宝、玉器、首饰的店铺里进出,转了会儿后,就来到了路北。路北和路南都是各家银号,银号一个挨着一个,整齐地一字排开,很是壮观。

这银号里面的格局也都差不多,都是两进院。前院是四合院,后院正房是中式的两层楼。在前院里是商铺的前台,伙计们在这里迎往顾主。

这乡下人先是路北的三聚源银号、启明银号,福生银号门前张望了一会儿,然后又来到了路南的谦生银号、义生银号、余大亨银号、广瑞银号门前,最后径直走进了宝丰盛银号。

丰盛银号当时在京城生意做得特别红火,银号的陈掌柜和伙计们从早到晚都很忙,只有中午这时人少了,才换着吃饭。

这当口。正好陈掌柜和两个伙计吃完饭,坐在柜台里闲聊,一个伙计一抬头就看见了这个乡下人拎着个袋子朝这里走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伙计就出来迎上前说:“老乡欢迎您来银号,办什么业务?”

乡下人抬头又看了一眼宝丰盛的牌匾,操一口山东话说:“俺走得没错,听人讲你这兑换古币价格高、公道合理。”说完,就把袋子放到了柜台上。

然后说:“你这回收“崇祯银币” ”多钱一斤呢?”这“崇祯银币”在明朝末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就停铸了,后来就成了古玩家的收藏品,价格不菲。

陈掌柜听乡下人问古币一斤多少钱。哪有古钱币论斤的,一般都是一枚古币兑换价值多少光绪通宝。还从来没听说过古币论斤换钱的。

两个伙计们也都有些蒙圈, 还是陈掌柜的见多识广,他想先不告诉他市场行情,看看货的真伪再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陈掌柜说:“你有多少“崇祯银币”?从哪得来的?”乡下人擦了擦额头上的汗说:“这是俺修家里的老房子时挖掘出来的,有好几坛子。”陈掌柜说:“能兑换多少现钞得看成色。”

说完,就把袋子里的古币倒出来一看,一共有十六枚,的确是明末铸造的“崇祯年造”银币这银币宽径3.8厘米,穿0.7厘米,重24克,正面楷书印有“崇祯年造”字样,钱币敦实圆满,他仔细看后心里一喜。

这乡下人拿来的竟是清一色的“崇祯银币”。于是陈掌柜就蒙他不懂行,说:“你这些古币是一斤,给你一百二十吊钱怎么样。”

乡下人一听非常高兴地说:“你给俺再称称多少!”伙计就把这些古币一称,正好一斤,于是给他付了一百二十吊钱的票子。

乡下人拿过票子,陈掌柜又说:“你家里还有多些,我明天带人去你家都兑换给我吧!”乡下人回头往外面望了望小声说:“人多不行,外财一漏就有祸端,这样俺一两天再来。说完匆匆而去。

陈掌柜望着乡下人离去的背影站了一会儿才回来。

二、

又过了几天,陈掌柜也不见乡下人来,心想:“这就是个说话没影的乡巴佬!”

就在陈掌柜胡思乱想之际,忽然就见乡下人从门外进来。陈掌柜大喜,于是迎上前去。乡下人又拎着一个小包放在柜台上,陈掌柜一看又是十几个古币,就对乡下人说:“你能否多拿点过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乡下人面带无奈地说:“俺爹去世的早,这古币被俺叔知道了,他不让俺多带,所以只带了这一点。”

陈掌柜说:“你回去跟你叔说一声,我下次跟你一起去你家,一次性都兑给我得了”。乡下人点点头拿着银票走了。

乡下人走后,一连十多天也没来,陈掌柜不知道出了什么事。又过了七八天陈掌柜已经不抱任何希望的时候,乡下人突然来了,这回他没带古币,而是面带喜悦地跟陈掌柜说:“俺叔同意了!但为了避人眼目,可以少带人去俺家!”

陈掌柜一听大喜,详细问了乡下人的住址、姓名,就安排他先住下。

次日一早,陈掌柜的让一个心腹伙计套马,准备完毕后,他估摸古币的价值,就带着五千元的银票和乡下人坐上马车,伙计赶车,往乡下人的老家密云县不老屯镇而来。

陈掌柜昨天询问中得知这乡下人姓瓜尔佳氏 ,他叫关三,祖上从吉林来,后来家族犯事发配济南府,到了咸丰年间关三跟着父亲、叔叔才举家迁回到 了以前的老宅不老屯镇。

三、

陈掌柜的干这行几十年,对满清家族历史很清楚,看关三说得头头是道,又增添了几分信任。就这样马车在崎岖的土路上前行,加上中间给马喂食喝水,从早一直到天见黑还没到到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掌柜有些焦躁,就问关三离家还有多远的路程,关三说快到了。

天完全黑的时候,马车在一处相当偏僻的一片树林前停下了。陈掌柜下了车,看到一间低矮破旧的草房。关三把陈掌柜和伙计让进屋,点起了油灯。陈掌柜一看角落里堆着一些杂物,一股霉味散发过来。

陈掌柜满脸疲惫地说:“古币和你叔在哪!你快把他找来!”

关三烧了一壶水,然后跟陈掌柜说:“这钱币都放在俺叔那,你稍等会,让伙计跟我去取。”

陈掌柜就在屋里等着,两个时辰也不见关三和伙计回来,陈掌柜一路劳累有些昏昏欲睡。就在这时候,二人回来了,一共从车上抬下来三坛子95厘米直径,高66厘米的大坛子。

关三一抱拳对陈掌柜说:“俺叔没在家,所以耽误了半天时间。”

陈掌柜早已等的心烦,起身看这三个坛子口都封得严严实实的,就打开一个坛子,拿着油灯从第一层布里取出几枚古币仔细观看,准备全部倒出来检验。

这时候,突然,从门外进来个瘦小的老头,上前一就给了关三一个嘴巴。

“娘里个腿,你害了俺 ,我问了懂行的人,这古币哪有论斤卖的?”俺不卖了,你们走吧!”陈掌柜一看这老头就是关三的叔叔,他知道山东人脾气倔。于是急忙起身抱拳施礼。

老头这才消了一点火气说:“掌柜的,你别蒙俺乡下人,你说实话,这到底怎么兑换?”

陈掌柜一看这架势如果不妥协,这笔买卖就得泡汤,于是就开始和老头讨价还价,二人争论不休,眼看就要到半夜了,陈掌柜实在熬不下去了,心里盘算着这几坛子银币值多少钱,最后商定一坛子银币一千两银票成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掌柜和伙计此时早被折腾得精疲力竭,把三坛子银币盖打开,借着油灯微弱的光亮,看坛口浮上确是崇祯银币于是重新封好。

陈掌柜与关三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后,心里就害怕起来了,这荒山野地很不安全,万一这关氏叔起歹意谋害我怎么办?不如此时赶紧走吧。

于是陈掌柜睡意全无,推醒伙计把银子装上大车离开此地。看看天亮,陈掌柜和伙计困得不行,就给马喂点草料,打个盹儿继续赶路。

就这样又赶了一天的路才回到商铺。陈掌柜让伙计把银子都搬进屋里,一头扎到床上睡了一整天。

等陈掌柜缓过神来,把坛子里的银币倒出来一看,顿时傻了眼,除了上面一层是银币外,里面都是不值钱的铜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掌柜这才知道受骗上当了,这是一起精心设计的诈骗案,一步一步让他上钩,利用人在最疲劳、防备心理最弱的时候成功得手。

陈老板当即报案,巡捕找到地点看是个废弃的小屋,根本找不到关三和他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