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中国人是这个世界上最聪明、最能干、最吃苦耐劳,在各种环境下都能生存下来的人,只要给予最基本的生活资料,中国人就能够利用祖先的经验和自身的学识,开拓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这就是中国人的厉害之处。

在明朝灭亡的时候,曾经有一支300人的残兵部队,在队长的带领下逃亡到了海外,还建立了一个国家,上上下下,都以中国人的后裔自居,世世代代,祖祖辈辈都说着流利的中国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明朝灭亡,开始屈辱新时代

明朝自从朱元璋立国以来,到了崇祯帝登基的时候,已经经历了两百多年的岁月洗礼了。

虽然很多人看不起明朝,觉得明朝没有出现汉唐时期那样的高峰期,但是“天子守国门”、“不纳贡”、“不和亲”,铁骨铮铮,面对外来侵略,一言不合就开打,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气节的朝代之一。

不过也因为连年战争,国库空虚,加上以“东林党”为首的一群文臣,贪污腐化,争名夺利,完全不顾及国家的命运,导致明朝到了末期的时候,积重难返,不得不在李自成的农民军面前,一败再败,最后被攻占了北京城,皇帝自杀,百姓遭殃。

再后来,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打开山海关的大门,放满清铁蹄入关,占据中原,无论是李自成的农民军,还是明朝残余的军队,都在清军的打击下,节节败退,最终让大好河山,拱手于人,开创了一个特别屈辱的新时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团结当地人,建立王国

明朝军队中的诸多残军中,有一支张杰绪领导的军队,人数不多,连带家眷一起,不过三百余人,在满清军队的围追堵截之下,无处容身,只得找来船只,带上口粮,扔掉辎重,出海求生。

当这三百人的队伍来到一个叫做“纳土纳群岛”的地方,发现这里除了当地的原住民之外,还居住着几十名来自荷兰的海盗。

纳土纳群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一部分,早在汉唐时期,就有相关的记载,岛上存在很多汉文化的痕迹,当地的原住民也与中原王朝的老百姓来往频繁,数百年来联系不断。

这三百人初来乍到,在张杰绪的领导下,与原住民达成了和平共处的协议,并且帮助当地人发展经济,改善农作物,一时之间,双方各自安好,其乐融融,让那些盘踞在此地的荷兰人羡慕嫉妒恨。

后来,在大家的推举之下,张杰绪决定在这个群岛建立一个王国,加强对当地的统治,以及提高在周边国家的话语权,为自己争取到更多的生存空间。

建国之后,张杰绪担任第一代国王,尽心尽力地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让明朝残军与当地人合为一体,经济条件、生存环境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张杰绪死后,王国分崩离析

张杰绪当了几年国王之后,就因病去世了,他一死,王国内部就发生了分歧,很多人都觊觎国王宝座,开始了数年的争权夺利。

这个时候,在外面虎视眈眈的荷兰人找到了突破口,决定利用各方的矛盾,便宜行事。

后来,各方被荷兰人各个击破,王国名存实亡,残军与当地人的关系也变得极为微妙。

不久之后,荷兰人就控制了整个群岛,大家不得不在荷兰人的枪炮之下,忍辱偷生,苟延残喘。

时间很快过去了两百多年,荷兰人一直控制着这片群岛,岛上的人们换了一波又一波,不过流落在此处的明朝残军后裔们却生活了下来,为了争取自己的生存空间,与荷兰人展开了长期的斗争。

上个世纪四五十年,荷兰人在当地的殖民统治被终结,这片群岛成为了印尼的其中一块版图。

不过生活在群岛上面的华人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根基,保持着自己的汉文化传统,说着两百年的汉语。

如今,岛上的华人更是与中国大陆取得了联系,保持着友好的交往,并且盼望着这一片区域再一次回到祖国的怀抱,重新拥有中国的国籍,用上中国人民的身份证。

小结

中国人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民族精神根植于每个人的脑海里,只要给予一点阳光,就能开出灿烂的鲜花,这就是中华民族的伟大之处。

参考资料:《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