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生前曾经两次评价聂荣臻元帅:“聂荣臻是个厚道人。”第一次,是在1958年的一次中央军委的常委会上,而第二次则是在1967年7月毛主席在南方视察的时候,对元帅们的简短评价。而就是这位“厚道人”聂荣臻元帅,却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最后的元帅”,直到1992年才因病去世,可谓十分长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聂荣臻元帅照

纵观聂帅的一生,他打了一辈子的仗,却没有受过一次伤,在白区工作也没有被捕过,有人称之为“福帅”。聂帅去世之后,很多人自发地怀念他、悼念他,并非是因为他是元帅的身份,或者生前当过多大的官,而是因为他的一生有着诸多令人感动的品格和性质。

1992年1月,工作人员奉命负责在聂荣臻元帅的办公室之中悬挂一张毛主席的照片,经过精挑细选之后,工作人员找到了两张照片出来拿给聂帅请他过目。聂帅一看,其中一张是毛主席的工作照,而另一张则是聂帅陪着毛主席等人看飞行表演的时候留下的照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1956年,聂荣臻、彭德怀与叶剑英观看空军飞行表演

这两张彩色照片放在聂帅的面前之后,他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半晌之后,聂帅轻轻指着其中一张照片对工作人员说道:“就挂这一张吧。”聂帅所选定的是毛主席的工作照。

不过工作人员觉得,挂聂帅和毛主席观看飞行表演的那一张照片会更好一些,他们觉得照片上有着毛主席和几位老帅的身影,并且照片上的情况是聂帅正在向毛主席汇报情况,而毛主席的双眼仰望着天空,神态表情都很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1957年,毛泽东和罗荣桓(左二)、贺龙(左三)、聂荣臻(右一)观看飞行表演

但聂荣臻元帅依然还是坚持说:“不不不,还是毛主席单独办公的这张照片好一些。”随后,他对悬挂照片的工作人员语重心长地说道:“我们这一辈人,跟着毛泽东同志闹革命,对他有着十分深刻的感情。如果没有他,我们还不知道要在黑暗之中摸索多少年,所以在我的心目之中,毛泽东同志永远是第一位的,虽然他晚年犯了一些错误,但那些都是第二位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1952年5月11日,朱德和李富春、聂荣臻、杨尚昆在北京明十三陵神道合影

是啊,在聂帅的心目之中,对毛主席的深厚感情总是放在第一位的,这种感情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年代,都始终如一,未曾改变。

1948年,聂荣臻和毛主席曾经在河北省阜平县城南庄遭遇了一次特别危险的情况,当时,国民党特务已经得知了毛主席的住处,很快就派飞机前来轰炸,此时毛主席刚刚躺下准备睡觉。不一会,敌人的飞机就“嗡嗡嗡”飞来,聂荣臻听到敌机的声音之后立刻来到了毛主席的房间之中。

在平时,聂荣臻进入毛主席的房间总要事先进行请示和汇报,可这次情况紧急,聂荣臻直接冲入房间将毛主席从房间之中叫醒,他希望毛主席立刻进行转移。可毛主席却摆摆手回答说:“没啥大事,他们最多只不过丢点钢铁下来,正好打几把锄头开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1948年的毛主席(复原图)

聂荣臻顿时急红了脸,他立刻对毛主席用不容置疑的口气说道:“你现在必须马上离开,我要对你的安全负责!”可毛主席还是不愿意离开。聂荣臻也来不及征求他的同意,立刻找来警卫战士,用一幅担架连抬带拉地把毛主席“请”入了防空洞之中。不久之后,敌机就向毛主席原先所住的房子里面连丢几颗炸弹,其中一枚正好落在院子里面,将门窗和房内的一些物品炸得粉碎。事后,大家都感慨说:“之前从来没有见过聂荣臻急红了脸,如果不是他的话,还不知道要出什么危险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河北阜平毛主席旧居

新中国成立之后,聂荣臻对毛主席的感情一如既往的朴素,毛主席曾经幽默地评价说:“前有鲁智深、后有聂荣臻。”可想而知,当聂荣臻1976年9月9日得知毛主席不幸去世之后,他的感情有多么复杂。当时,聂帅的身体也不算好,当工作人员将毛主席逝世的消息告诉他的时候,一向很少流泪的聂帅不禁潸然泪下。

泪眼朦胧之中,聂帅只说了一句话:“他们要搞分裂,以后怎么办?”聂荣臻身边的同志们自然知道所谓“他们”指的是哪些人。

毛主席去世之后,中央领导人轮流值班为毛主席守灵,但轮到聂荣臻的那一天,他的心脏病不巧复发了,因此没办法到达,于是他命令秘书写份报告,向中央请假。按照当时的惯例,秘书在报告的结尾加了一句:“望江青同志节哀保重”。这是一句例行公文,在当时的人们看来是很正常的,没什么不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李先念与聂荣臻留影

可是,等到请假条送到聂荣臻那里之后,聂帅认真检查了一遍,然后对秘书说道:“把最后一句删掉,我是向中央请假的,不要写那么多话。”秘书不禁为当时聂荣臻元帅的浩然正气所折服,要知道,在当时的特殊情况下,聂荣臻元帅依然能如此做,实在是难能可贵!

改革开放之后,聂荣臻元帅大力支持邓小平同志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为了能够了解国家形势的发展和世界格局的变化,聂帅在晚年养成了一个良好的习惯,那就是每天要听秘书为他念报纸,只要他的身体条件允许自己听报纸,他就每日坚持,从不间断。一天,聂荣臻元帅听说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发表了重要讲话,就立刻找来秘书,想要了解其中的具体内容。

只听报纸上邓小平同志的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实践证明,我们搞特区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我们改革开放的胆子要再大一点,步子要再快一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邓小平画像

听了一遍之后,聂荣臻觉得还不过瘾,有些地方他还没有搞明白,于是就又让秘书念了两遍。听完之后,他深有感触的对秘书说道:“邓小平同志真了不起啊!这个讲话对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有着长远和深刻的意义。中国加快了改革开放的脚步,集中精力尽快把建设搞上去,就因为坚持了邓小平同志的思想。如果按照小平同志的想法搞下去的话,我国的改革开放将会有更大的发展。”

聂荣臻元帅和邓小平同志之间的关系向来很好,两人是四川老乡,也是密切合作七十多年的老战友。1920年,双方第一次在法国巴黎见面,然后共同参加了由周恩来同志发起的“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后改称旅欧中国共青团),随后两人又辗转多地,前往苏联学习,然后回到中国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1976年1月15日周恩来追悼会上,邓小平致悼词

1975年冬,由于当时的形势所迫,邓小平同志在中央的工作承受了很大的压力,聂帅却并不计较别人的风言风语,依旧和邓小平保持着良好的关系。由于一些原因,当时的一些同志不敢去找邓小平了,聂荣臻得知之后就说:“小平同志现在还兼任总参谋长嘛!中央还没有免他的职,为什么不去找他汇报工作?”

周恩来总理去世之后,聂荣臻前往北京医院向总理遗体道别,还特地驱车前往北京东交民巷邓小平的家里,想要和这位老战友聊一聊。但不凑巧的是,邓小平正在中南海开会,不在家里,他只能作罢。后来人们都说,这恐怕就是所谓的“患难见真情”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卓琳和邓小平合影

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后,聂荣臻元帅和邓小平的家庭依然保持着良好的朋友关系,每年两家人都要见见面。1990年10月15日,86岁高龄的邓小平同志亲自前往聂荣臻元帅的家里,两人在一起互相倾诉着昔日的深情厚谊。

到了最后,邓小平风趣地对聂荣臻说道:“过了九十就是胜利!”

这次见面,邓小平的妻子卓琳还带着儿孙给聂荣臻祝寿。当天,卓琳一行人刚刚走入聂帅的房子,卓琳就对小孙子说:“快给聂爷爷磕头!”按照奶奶的嘱咐,小孙子就“噗通”一声跪在聂荣臻的面前,逗得大家捧腹大笑。聂荣臻的妻子张瑞华急忙说道:“快起来,快起来!”两家人之中顿时充满了其乐融融的氛围。

聂荣臻元帅是共和国导弹事业的奠基人,也是中国国防科技的重要推动者,每一次的导弹发射、卫星发射,他都了然于胸。尽管改革开放之后,他的身体已经不允许他跑来跑去,前往发射场亲自参观,但他却依然通过报纸了解中国国防科技和航天科技的迅速发展,在秘书阅读这些新闻的时候,他的心却早已经飞向了发射场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贺龙,聂荣臻、罗荣桓在成都金牛坝留影

1992年3月,中国要为澳大利亚发射同步卫星,聂帅早就听说了这个新闻,他心中很清楚,这次“打澳星”的成功与否十分关键。这次,中国采用了新型大推力火箭,如果这次发射成功的话,那么将来发射航天飞船也要使用它,所以聂荣臻自然是难以入睡,日夜期盼发射成功的消息。先前在二月中旬的时候,聂荣臻的秘书曾经读了一篇关于“打澳星”的文章,这篇文章之中特别提到发射人员是如何认真准备的,聂帅听后心情才稍微安定了一些。等到卫星快要发射的时候,聂帅的心力衰竭情况已经十分严重了,但他依然要每天询问秘书关于发射澳星的相关情况。

但不久之后,澳星发射却因为一些故障而失败了,得知这个新闻之后,聂帅的秘书很为难:“这个消息要不要告诉他呢?”他们生怕这个不好的消息告诉了聂帅之后,会恶化他的病情,可当时的信息渠道已经很发达了,就算想瞒住聂帅,似乎也不是很容易的一件事情,于是他还是只能如实向聂帅报告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发射澳星纪念表盘

当时,聂帅正躺在躺椅之上,听说打澳星失败之后,聂帅的目光流露出十分诧异的目光,久久难以释怀,然后询问秘书:“当初不是准备很充分吗?”秘书急忙安慰聂帅:“不要着急,我们科研人员的作风水平和技术都是过硬的,他们都是聂帅培养出来的,就算有什么问题也能够查清楚。”聂帅听后点点头,并没有说什么话,当时照顾聂帅的医生很紧张,甚至已经做好了各项抢救准备。

不过,聂帅毕竟是身经百战的老帅,对问题也能看得开。第二天早上,刚刚睡醒的聂帅找来秘书询问:“有什么新情况?”秘书回答说:“我们已经将卫星完整拆卸下来交给了外国方面保存,接下来我们将对火箭进行分解检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1992年发射澳星现场直播

听到这里,聂帅长叹一声:“是啊,发射火箭哪里能够保证百分之百的成功?这就和打仗一样,从来就没有‘常胜将军’。我们过去发射和试验都有着深刻的教训,只有事先认真检查,才能够将失败几率降至最低。”

随后,聂帅回忆起了中国导弹发射历史上几次失败的情况,尤其是1962年中国试射自己的中近程导弹的时候,当时中国没有任何外援的情况下,进行了这次发射,结果不幸失败,当时很多同志都灰心丧气,心情十分沉重,可聂帅却立刻打电话鼓励大家“胜不骄,败不馁”。在聂帅的鼓励之下,科研人员经过两年的改进和研发,终于在1964年取得成功,迈出了自行设计中近程导弹的第一步,也成为了中国导弹发射历史的重大转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中国第一种实用的中近程地对地导弹东风-2号

聂帅不仅关心中国国防科技的技术发展,更是珍惜那些为中国国防技术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科学家们。1986年,“两弹元勋”邓稼先同志因为长期遭受核辐射,得了不治之症,得知这个消息之后,聂帅就派女儿聂力经常问候他。邓稼先病危的时候,聂帅连夜让自己的秘书赶往301医院,此时邓稼先已经被癌症折磨得昏迷了过去,他的妻子许鹿希一直陪在他的身边。

见到这种情况,聂帅的秘书急忙对许鹿希说道:“聂帅说,邓稼先同志为中国的原子能事业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听说他病危,聂帅派我连夜赶来探望,希望邓稼先同志能够转危为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1984年,聂荣臻与邓稼先亲切畅谈

许鹿希急忙握住秘书的手感激地说道:“请你转告聂荣臻元帅,我们一家谢谢他老人家!稼先同志曾经讲过很多次,他工作之中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之大的成绩,都是因为有着聂帅的好领导,他将永远铭记聂荣臻元帅对他的关怀和帮助。”

1991年9月,聂帅因病住院,那个时候他就已经很清楚,他的病情正在不断加重,自己很有可能马上就要去见马克思了,因此他抓紧一切时间,争取为后世留下一些什么东西。1992年2月29日,聂帅忽然想起了曾经担任过北京市市长的彭真同志,于是立刻找来秘书电话问候他的身体情况,在这次通话之中,聂帅留下了自己的5点想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彭真旧照

其一,大革命时期还健在的领导同志们只剩下四五个人了,请他们多多保重,如果实在不能走路千万不要勉强,可以坐着轮椅;其二,自己的心脏病稍微有些好转,但肠胃功能还没有恢复,谢谢彭真同志的关心;其三,自己已经活了九十三岁,入党七十余年,但依然希望能够多活几天,看看新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其四,我这一生,生而无憾,死而无恨;其五,现在出版的东西太多,说长论短就任人评论吧。

听到这番话之后,两位老秘书都劝说聂荣臻元帅,千万不要着急,办法总是有的,不过聂帅却说:“就算医生想抢救,恐怕也很难抢救过来吧,所以说,最好趁着头脑还清醒的时候多写几句话,就算是临别遗言吧。”

两位老秘书听到聂帅发自肺腑的预言,不禁十分伤感,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把录音机打开,将共和国最后一位元帅的声音如实地记录在这个世界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江泽民同志为聂荣臻元帅写下的题词

“我已经93岁了,入党70年,从未脱离过党的岗位,始终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终生……我由衷希望,全党同志在第三代党中央的领导之下,为建设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祖国和奋斗;同时,也希望全军同志在中央军委的正确领导下,进一步加强国防建设,保卫祖国和平;我还希望海峡两岸能够尽早统一……”

很显然,聂帅的遗言是经过慎重考虑的,得知聂帅的遗言,两位秘书悲痛地点了点头。

1992年5月14日晚,聂荣臻元帅在睡梦之中安详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创建共和国的最后一位元帅如同一道流星一样划过长空,是那么的闪耀和夺目。

5月28日,聂荣臻元帅的遗体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火化,一部分骨灰埋在了一棵苍翠的侧柏之下,象征着他生平喜欢松柏,喜欢松柏不畏严寒、傲然挺立的坚毅性格;另一部分骨灰则被辗转运到了西北戈壁滩上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十军训练基地,安放在具有纪念意义的大漠之中,以纪念他对中国国防科技事业的深厚感情和他对国防科技未来发展的殷切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