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单就军事指挥能力而言,开国元帅林彪是一位治军极严、驭将有道的军事家。曾有无数位本事和名气都不小的将领接受林彪的领导,无不对其指挥能力心服口服。

然而在解放战争期间,林彪手下的一员悍将却“一意孤行”、三次违抗军令,迫使林彪改变了作战计划。这在林彪的军事生涯中实属罕见。

这员悍将就是个性极强的开国少将钟伟。

1947年3月8日,东北民主联军第二纵第五师在师长钟伟率领下南越松花江。

当天深夜,林彪给钟伟发来电令,要求他立即率部前往靠山屯以南,准备第二天向东推进,配合一纵歼灭位于德惠以东的国民党新一军。

一听说有仗可打,钟伟这个“好战分子”特别兴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天上午10点,五师前进途中,靠山屯一带突然传来枪声。钟伟马上派出一支部队前去侦察,其他部队原地待命。

当天下午,手下不断向钟伟报告,有为数不少的敌人正由靠山屯向南运动,可断定他们是在向德惠方向撤退。

这时候问题就来了——五师是继续奉林彪之命配合一纵作战,还是就在歼灭正在撤退的敌人呢?

包括王凤梧、王良太在内的多数指挥员认为,五师如果在敌情不明的情况下孤军深入,不但取胜希望不大,而且有可能影响我军东进的整体作战计划,造成严重的后果。

可是钟伟坚决主张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说:“敌人在退却当中,意志不坚,部署不周,正可为我所利用。我一个师出击虽要冒风险,但至少可歼其一部,最低限度是不吃大亏。况且独一师、十八师均在靠山屯东北,必要时可以支援。若仍继续执行东进命令,势必与敌南撤队形交叉,不打也得打,仗打不好,路也走不成,还放跑了敌人,错失良机,也难以在限定的时间内到达指定地域。再则,前两次下江南光跑道儿没打上仗,部队憋了一股劲,士气可用!”

于是他断然定下决心:暂停东进,就地展开,准备歼灭当面南撤之敌。

十四团于当晚六点开始行动,以机动迅速的动作推进,准备切断德惠至靠山屯的公路。

该团一营在姜家店打了敌人一个措手不及,歼灭敌第八十八师二六二团一个营大部,干净利落地取得开门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十三团和十五团展开后,也从不同方向逼近靠山屯。

然而就在十四团与敌在姜家店、王家店激战时,钟伟又先后两次接到林彪发来的电报,内容完全一样,就是命令五师立即东进。

但钟伟考虑到,部队已经派出去且分散开来,如果要收拢回来,起码得五六个钟头,更何况他们已经跟敌人交上火了。因此他冒着违抗军令的风险断然决定:暂不执行东进命令,打完了再说!

然而,钟伟带着师部来到八家子时,却发现靠山屯并没有敌人,很有可能是撤走了。这时,十四团在姜家店、王家店的战斗已结束,林彪又发来电令,要求钟伟率部东进至指定地点。

钟伟一面向林彪报告马上率领全师东进,一面下令收拢部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没想到部队还没收拢,却接到十五团的部队:经查实,敌第十八师二六四团900余人仍龟缩在靠山屯东面的一个大院内,并未撤退。

到了嘴边的肥肉,怎么能白白放过?钟伟按捺不住内心的冲动,决定消灭掉这股敌人再走。

可这毕竟与上级的意图相悖,五师其他领导都认为应当严格执行林总的命令,不能违抗军令自作主张。

钟伟则坚持认为,战机稍纵即逝,一旦坐失良机,有可能留下祸患,反而对全局不利。

有人提出,军令如山不容藐视,不能因为眼前的利益而动摇上级的决心,就算打赢了这一仗,也要付出犯错误的代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种意见谁也说服不了谁,眼看着时间白白流逝,钟伟的牛脾气又犯了,他斩钉截铁地表了态:“留下来打它一仗,如果出了什么问题,要砍头就砍我钟伟的头,这个责任我来承担!”

说到这里,钟伟攥紧拳头重重地砸在桌子上,牙缝里蹦出一句话:“就这么定了,打!”

没想到部队在发起进攻后才发现,一股国民党军流窜到了靠山屯,与原来的敌人合在一起,实力大增。五师打起来有些吃力,但钟伟坚决不肯放弃,非干掉敌人不可。

就在两军激战时,林彪发来了第二封电报,催促钟伟率部加速东进。

钟伟的回复是,五师已经干掉了敌人一个团,抓了不少俘虏,暂时脱不开身。

也就是他,第二次违抗了林彪的军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情况却变得复杂起来,五师第十五团连续四次对靠山屯之敌发起猛攻,并未能得手。更糟糕的是,国民党第八十七、八十八师的主力正分别农安、德惠赶来增援。

如果五师仍不撤出战斗,极有可能歼敌不成反而被敌人“包了饺子”。

就在五师指挥部焦头烂额时,林彪的第三封电令到了,主要内容仍是四个字:马上东进!

一名作战参谋拿着电报前来请示:“师长,再不走真不行了!”

钟伟听罢却大怒:“谁敢再说要走,就当场枪毙谁!”

他的坚持让二纵司令员刘震敏锐地意识到,既然五师已成功吸引了敌人的两支主力部队,何不抓住这个机会,在运动中歼灭他们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立即向林彪汇报了这些情况,林彪听罢,迅速改变原定的作战计划,紧急征调一纵加入战团,负责断敌后路,二纵第四师、第六师则负责打援,配合钟伟的第五师消灭靠山屯之敌。

也就是说,原本一纵辅助二纵的作战计划,由于钟伟的“搅合”完全反转,竟变成了二纵配合一纵作战。

五师指战员得知这一消息,信心大增。这一仗打到半夜,共消灭了1337名敌人。

紧接着,五师乘胜继续追击敌人,在兄弟部队的配合下,取得了歼敌6600余人的大胜。

值得一提的是,向来治军极严、说一不二的林彪在此战结束后,不但没有对钟伟的三次抗命给予处分,反而对其主动出击的精神和机动灵活的战术进行通令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