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现代科技馆体系建设,加强区域科普场馆之间的交流与合作,5月22日,由东北三省一区科普场馆联盟主办、吉林省科技馆承办的2024年东北三省一区科普场馆联盟工作会议暨科普行业交流研讨活动在长春举办。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馆馆长郭哲,吉林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陈耀辉,党组成员、副主席穆晓东出席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耀辉在致辞中表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迫切需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科学教育是这一过程中的基础和先导。东北三省一区科普场馆联盟的成立和发展,为区域科普场馆发展、科学教育融合提供了更大的交流平台,优质的科教资源将不断在联盟汇聚,科普场馆也将有更大的作为、更广阔的天地。未来,吉林省科协也将发挥组织优势,围绕科普资源汇聚共享、科教人才队伍建设、科普活动开发开展、高质量研学交流实践、科技教师素质提升等重点工作助推联盟发展。同时,希望各成员代表以会为媒,就联盟事业发展深入研讨交流,贡献真知灼见,共同为联盟发展助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会人员共同观看了东北三省一区科普场馆联盟会议先导片,回顾了过去一年联盟在科普综合能力、科普品牌项目、科普创新培养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辽宁省科技馆馆长、东北三省一区科普场馆联盟首任执行主席刘晓峰在会上致辞,对联盟工作进行了总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会上,东北三省一区科普场馆联盟轮值主席馆完成交接,吉林省科技馆接任2024年轮值主席馆,正式开启东北三省一区科普场馆联盟的“吉林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活动特邀郭哲作题为《变革时代的现代科技馆体系建设》的报告。报告中,他深入剖析了科技博物馆正在迎接创新密集型智能社会的多重挑战和机遇,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交叉集成创新开辟科学文化教育新境界。他强调,科学文化教育作为一种公共产品,其价值体现在多个层面:从科技突破的最前沿到产业变革的先导,再到经济和社会系统性的转变,科学文化教育的核心目的是服务人的现代化需求,而科技博物馆的作用远不止于物理空间的存在。他提出,为了实现现代化一流体系建设,科技博物馆需要突破传统限制,力求在维度提升、跨学科融合和多元协作方面取得创新,强化展教研一体化策源能力,构筑国家创新系统的三型组织,打造泛在、智能的社会基础设施,将科技博物馆建设成集科学、教育和文化为一体的文化地标式综合中心,为社会知识共享与普及贡献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次活动围绕“科教融合,共建共享”这一核心主题,邀请长三角科普场馆联盟荣誉主席王小明,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监事长路建宏,厦门科技馆馆长郁红萍,首都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丁邦平围绕新时代大科普理念和科教融合要求,聚焦如何通过优质科教资源的共建共享,增强公众科学素质与提升科学素养作主旨报告,还通过组织科普资源展示、交流研讨、参观调研等内容,为区域科教融合发展提供支持和助力。

东北三省一区科普场馆联盟自2023年成立以来,在推进现代科技馆体系建设、加强区域科普场馆交流方面取得实效。现成员数量已达到135座科普场馆及单位,覆盖了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成为推动科普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下一步,吉林省科技馆将践行轮值主席馆的职责,广泛动员各成员单位共同参与构建新时代科普工作格局,充分释放科教服务的效能,通过高质量科教服务提升全民科学文化素质,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

省科协相关部门、单位负责同志,东北三省一区科普场馆联盟成员单位负责人及代表共150余人参加活动。(韩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