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第七届博鳌企业论坛暨2023博鳌教育产业论坛在海南隆重举行,国学易经研究学者、壮五福创始侯宗原受邀出席本次大会,并接受媒体采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壮五福侯宗原

被采访人:国学易经研究学者,梨花国学研修院院长 壮大运互联网科技公司的创始人 侯宗原

1、请您先为我们简要介绍一下自己和壮五福。

主持人好,大家好,我是侯宗原,是一名国学文化传承者,也是壮五福的创始人之一、华夏国学智慧论坛执行主席,国际易学联合会地理环境科学委员会副会长,也是国学系统线上线下课的研发者。壮五福是一家专业国学咨询及教育培训公司,由我本人与谷子老师联合创办,包括国学讲师、运营人员、IT技术人员、专业咨询师等,希望以互联网高效便捷的传播方式,让更多人接触到我们祖先优秀的国学文化。截止目前我们以传播国学文化为核心,从而搭建了20套线上国学课程,面向所有对国学文化感兴趣的群体,累计听课学员100万+。做这家公司的初心就是想传播真正的国学文化,不断研发让学员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的在线国学文化教育课程,用古圣先贤的智慧指引大家过好人生,收获幸福圆满。

2、您是什么开始研究易经的?为什么选择做易经研究?

受父亲影响,6岁就开始接触《论语》、《道德经》、《周易》这些经典,自己在成长过程中就对传统文化产生浓浓的兴趣, 9岁的时候就开始研究国学易经相关书籍,也会听父亲讲授一些技法,自己觉得很有意思,正式开始深入研究学习是在自己十二三岁的时候,不仅自己钻研还进一步拜访国学名师,精进技法,成为中国社科院易经与预测学博士生导师谭德贵嫡传弟子,国家古建研究院环境顾问陈益峰入门弟子。

说到为什么做周易研究,首先受父辈影响,自己已经对这个文化产生了浓浓的兴趣,所以我也相信是使命吧,好像自己从出生就一定会和这个文化有不解之缘,其次是在大学期间,我自发组织在学校去讲解这个文化,开始会有一些同学不理解,遭到一些质疑等,但是后来一位教授无意间听到我的演讲,认可我对这门文化的理解,于是正式在学校开展了兴趣课堂,没想到得到很多感兴趣同学的支持,也让我意识到国学文化是应该有更多人进行传播,这是咱们中华文化的底蕴之一,毕业后处了社会立下宏愿,就想好好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后来开始做国学易经培训工作,也在传播文化的过程中,学员真实反馈,说这门文化给了自己很多帮助,无论是家庭、生活、工作等等,更加坚定了我要传播这门文化的决心,因为我觉得作为一名炎黄子孙,我有使命去传播祖先留下的智慧,作为一名老师,我有责任用优秀的文化帮助更多的人开启智慧收获幸福人生。

3、壮大运是如何开展国学易经研究的?可以分享一下你们的研修课程或活动吗?

对于国学文化的研究,成立了一个文化研究组,学习经典古籍及最新研究论文是每个老师的日常必修,每周都会有一个内部研讨会,老师们自发地去围绕一个知识或者一个案例去分析去讨论,每月还去参加社会上国学名师的讲座,提升自我。

课程和活动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线上,另一个是线下。先说线上,我们的课程在自己的课程平台上上架,学员通过视频学习,课后案例及作业实操,还有1V1的助教老师辅导,每周直播答疑实时互动。这些都依托于强大的课程平台系统,这个系统可以帮助老师清晰分析学员的学习情况,根据学习数据及观看波段,就能了解到学员有没有学习课程?学习了多久?课程中哪块内容需要优化,哪块知识点是难点?每天老师们都会通过平台系统去检验教学效果,从而发现问题后,及时回访学员。还依托于每位助教老师的用心交付,在教学模式做了创新,采取小班制教学。这个小班制可不是3个人一班,5个人一班,而是1个人1班,并为每个学员都配备了班主任、带班导师和答疑老师,也就是说3个人服务一个学员,我们是希望能够做到,学员抛出问题,能够得到及时的回应和答复。很多学员都说第一次见,这简直是VVIP服务,这投入较多人力物力,目的就是想真正通过国学易经实战课让大家学懂国学文化。线下主要有国学易经实操课程,线下3天不仅有理论知识,还有我们团队带着学员实战学习,小组研讨,所以线下能帮助学员学到真东西,领略文化的魅力。还有游学活动,带着学员去领略祖国大好河山,在天地间领略文化的魅力,我们的足迹遍布西藏、贵州、山西、北京、广东等地方。

4、对于大众而言,学习国学具有哪些重要意义,会带来哪些积极影响?

在古代,读书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公平享有的事情,国学经典在非常长的一段时间,只在某几个阶层流通,并不像现在,敞开大门,谁都可以学,所以我觉得,无论对于国学文化的传播还是对于我们普通大众来说,现在都是一个很好的时代。学习国学,会给普通人带来很多积极影响。首先可以提升个人的文化素养和修养,成为一个有道德、有修养的人。因为国学经典,非常注重修身养性,里面包含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例如《易经》中提到“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这些都是做人处世的道理,我们通过学习,能够增强自身的修养品质。而且学习国学,还可以增进人际交往,能够结识到志同道合的,同样喜欢国学文化的朋友;结课后,会给这一期的学员建立一个学习交流群,大家可以在群里互相切磋;然后我们也会举办很多线下沙龙,为学员们见面搭建平台。我前面也说到,国学文化能帮助我们走出困境,找到提升人生幸福的钥匙,所以对于普通人来说,可能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得到贵人指点,但是国学易经就能成为我们每个人的贵人,当我们的生活工作遇到阻力时,不妨可以从中找找答案。

5、您对于国学发展的未来趋势有什么样的看法?

其实我认为国学的发展还是有很多阻碍的,首先从国际形势来讲,西学从鸦片战争以来开始渗入到现在,国人已经对西放文化有很强的接受度,所以很多年轻人不再去过端午节、中秋节,反而去过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文化成为一种流行是对弘扬文化带来一定阻力;其次,现代人在各种短视频、快餐文化、多样信息的轰炸下是否能真正吸收到深韵的国学文化,并为我所用,融会贯通是很难的;最后是国学文化的师资问题,传统文化的依托师承延续文化,所谓“道不亲传,术不贱卖”,所以好的师资十分紧缺,需要各位传教者不断秉承对传统文化的深入研究、沉淀的心态,对教师的要求会更高。但是,机遇与挑战是并存的。国学文化中蕴含了几千年的文明,中国几千年的教育是圣贤教育,圣贤教育一旦停止了,我们的社会、人性就会出问题,从而出现很多社会问题,加上很多传统文化传播的工作者在创新、传播传统文化,越来越多人对传统国学文化的认可度、喜爱度在逐年提高,大家越来越感受到国学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互联网、数字化的发展也一定会给国学教育带来传播方式的转型,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等新技术手段,创新教学模式,提供更多元化、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平台,大大提升国学传播的速度及效率。最后很多优秀的传教者将国学文化与我们的生活工作相联系,将中华智慧真正运用并指导我们的工作生活,因此很多国人开始感受到祖先的智慧,发现原来可以用这些智慧与人相处,原来可以用去管理企业,原来可以获得健康的身心,等等 ,大家在上面得到了帮助,自然会深入学习及传播。因此我认为国学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欣欣向荣,势不可挡!

6、您在未来的研究中有什么新的关注点或研究方向?

主要是两个新的关注点,一个是主要向文化的覆盖面更广的方向去传播,怎么样将《易经》中关于道德教育的部分能让咱们的下一代能从小就汲取,怎么样将这个文化出海,让西方国家的人通过文化了解中国敬畏中国。另一个是更深入研究,萃取文化中的道与术,帮助国人由术入道,由道驭术,未来大家会更关注内心世界,将传统文化中术的层面给大家指引方向,解决实际生活工作的问题,修炼道的层面真正指导大家修心修性,实现精神世界极大富足,真正帮助国人向内求,向外给,从而获得人生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