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江苏、四川等地多个政务新媒体账号宣布关停后,5月23日,南都记者获悉,云南、山东菏泽也在公开征集强制推广使用政务App,布置转发、点赞、评论等“指尖上的形式主义”问题线索。有专家向南都记者表示,“近期多地都在集中关停政务新媒体账号,一方面是回应和执行中央网信办的相关政策,另一方面也是借此推动政务新媒体健康发展。”

征集“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线索

5月23日,据菏泽日报消息,菏泽市委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发布“关于征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问题线索的公告”,征集线索范围包括强制推广使用政务App,布置转发、点赞、评论等“指尖形式主义”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山东菏泽发布“关于征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问题线索的公告”。

另据云南省委网信办5月20日消息,为规范政务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以下称政务应用程序)、政务公众账号和工作群组管理,即日起面向广大网民朋友征集全省范围内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目前仍存在的“指尖上的形式主义”问题线索。线索特征包括使用频率低、实用性不强,成为“空壳”“僵尸”,功能相近、重复交叉,设置打卡签到、积分排名、转发点赞、在线时长等强制使用功能的政务应用程序、政务公众账号、工作群组。

以及强制推广下载、安装使用,要求定期登录政务应用程序;利用政务应用程序、政务公众账号、工作群组,脱离工作实际强制要求打卡接龙、即时响应和随意摊派任务、索要材料、上传不必要截图或视频;把政务应用程序作为工作考核日常化、督导检查线上化的载体,简单以工作留痕代替实际工作成效评价;滥用政务应用程序、政务公众账号的关注点赞、转发评论功能,并将其作为考核评价、评比评选依据;缺乏统筹协调、信息共享,要求基层使用政务应用程序多头填报、重复索要数据等情况。

专家:推动政务新媒体健康发展

南都此前报道,正当部分政务新媒体由00后“掌管”起官方号,以“猫猫狗狗”式玩梗频频出圈时,另一部分政务新媒体账号在悄然关停。近期,江苏、云南、四川等地多个区(县)、街(镇)级政务单位宣布停止更新和关闭新媒体账号,发布渠道转向上级单位或政府网站。

据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年)》,政务新媒体发展至11万个账号。一方面,千篇一律或久不更新的“僵尸睡眠号”一度饱受诟病,另一方面,多名账号运营和管理工作人员向南都记者坦言,面对运营压力和考核要求,人力不足成为基层长期的难题。

“不少基层单位需要在多个平台开通账号,因为条条框框限制或缺乏专业运营人员,低效乃至无效运行,各类考核参差不齐,基层应接不暇,出现政务新媒体凑数、求赞等形式主义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马亮向南都记者表示,“据我了解,近期多地都在集中关停政务新媒体账号,一方面是回应和执行中央网信办的相关政策,另一方面也是借此推动政务新媒体健康发展。这样的关停总体来说是好事,至少承认了当前存在的问题,通过整顿关停来解决这些问题。”

采写:南都记者 张林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