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前言

“我们一群红色老战士,来自农村,来自工厂,在毛主席的旗帜下,从胜利走向胜利,党的教育培养,让我们坚强,更坚强,不要看我们的双鬓,沾满了征途的冰霜,战场的硝烟,熏黑了我们的脸庞,可是我们的思想,永远放射着光芒,我们的心弦,永远欢乐地飘荡!”

这段话出自开国少将熊伯涛的朗诵,新中国成立后,熊伯涛历任公安部队司令员,公安部队副司令员等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8年,熊伯涛参加“将军业余合唱团”并出任朗诵手,而提起熊伯涛少将,他身经百战,能文能武。

当年被周总理称为“国家节目”的将军合唱团节目中,就有由熊伯涛创作,并用湖北方言演绎了《将军合唱朗诵词》,成为经久不衰的红色经典。

1975年10月,熊伯涛因患肺癌不幸逝世,享年71岁,在追悼会上,却有一位老人主动亲自为他迎接宾客,然而当宾客定睛一看这位老人,纷纷为他敬礼,并且说道:“您怎么来了?”这位老人就是开国大将肖劲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何肖劲光作为一个大将会亲自为少将熊伯涛迎接呢?熊伯涛上将有着怎样的传奇生涯呢?

战争中指挥若定

战争中指挥若定

熊伯涛出生于湖北黄陂县的一户贫困家庭,1923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黄陂县第一中学,在这里他受新思想的启蒙,立志学问报国。

随着大革命的风起云涌,学校一批进步青年纷纷投笔从戎,而熊伯涛毕业后,在其同学,共产党乐金钟与县委主任吴光海的介绍下,于1926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启了他轰轰烈烈的革命生涯。

1931年,熊伯涛参加工农红军后,曾任师作战科长,团长,师参谋长,他作为八师,三十一师,十一师,二师等师的参谋长,参加过这些师的所有战斗。如水口战斗,宜黄,乐安战斗,东黄陂战斗,等等,他在历次战斗中,临危不惧,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红三军八师师长李聚奎同志回忆说:

“1932年的夏天,我军在广东水口与敌人打了一仗,我那时生病,伯涛同志当时历任三军八师参谋长,他自告奋勇,极大鼓舞了战士们的士气。”

熊伯涛的指挥若定给军中的战士们留下深刻的印象,1933年春天,熊波涛作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团第十一师的参谋长,根据师党委的决定,作为突击主力之一,要配备三十三团,三十二团和三十一团将敌军陈城的主力师砸烂在山下。

和他作战的是师长刘海云和政治委员刘亚楼,这是中国工农红军为反击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第四次“围剿”而进行的一次大规模的战役行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完全黑下来,部队在刘海云,刘亚楼,熊波涛的率领下,分途登山道,迅速隐没于崇山密林之中,同时,派出侦查员作出正面搜索侦查。

第二天,大约九点,侦查员气喘吁吁地跑来向熊伯涛报告:

“参谋长,敌人已经出现,第五十二师正向我军阵地走来,他们目前还不知道中了我们的埋伏,行军速度正常,离我们第三十团左翼部队只有三公里左右。”

熊波涛听后,镇定地作出指挥,他告诉战士们要沉住气,朝着敌人的方向走,片刻,第三十一团,三十二团,三十三团的电话纷纷打来,告知敌人已经全部进入伏击圈。

随即熊波涛发出总攻命令,而敌人像无头苍蝇一样四处逃散,而此次战役敌军的第五十二师大部分被歼灭,我军还活捉了身负重伤的第五十二师师长李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战也让熊波涛在军中名声大震,此后,1934年,熊波涛被调任红一军团教导营当教员,之后跟随着党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之后一直到抗日战争,熊波涛先后协助杨成武在晋察冀开辟第一分区,参加了腰直战斗,指挥了冯家沟伏击战,1938年,他又调任晋察冀第四分区司令员,参加过陈庄战斗,百团大战等战役。

1943年他来到延安,熊波涛笑着说:“主席,我虽然没有离开过前线,但是我的工作没有做好”, 毛主席亲切地称赞他:“你是有汗马功劳的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后熊波涛依然为解放战争立下汗马功劳,全国解放后,上级本来要留他在中南军区工作,由于军委决定组建公安部队,调任他来北京任公安部队副参谋长,在职期间,熊波涛谦虚谨慎,兢兢业业,经常深入边防,进行调查研究。

文武双全洒热血,逝世后一大奖亲自为其“看门”

文武双全洒热血,逝世后一大奖亲自为其“看门”

而新中国成立后,1958年,为了活跃解放军高等军事学院和部队文化生活,时任学院政治委员的李志民筹备组织了由海陆空白十位将军参加的“将军业余合唱团”,而熊波涛出任朗诵手。

熊波涛认为自己的普通话不标准,无法胜任此职务,李志民就鼓励道:

“你们湖北黄陂方言曾经被语言大师赵元任认定为典型的楚语,古代的楚国幅员辽阔,你只要讲慢点,大家都会听得懂”。

”在李志民的鼓励下啊,熊波涛接受了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在59年的全军第二届文艺汇演上,熊波涛上将操着一口湖北黄陂话,朗诵了:

“我们一群红色老战士,来自农村,来自工厂,在毛主席领导的旗帜下,从胜利走向胜利.………”

不仅熊波涛能文能武,还是一位低调务实的将军,三年困难时期,他更是与全国人民一道过艰苦的生活,他严格要求自己,从不谋取私利。

他平易近人,没有架子,对劳动人民怀有深厚的感情,深受大家的尊敬,他曾对家人说:

“现在党有了困难,我们解放军就应该在党的困难时刻,坚定不移地维护党的利益,支持党渡过难关。”

他身边的人以及部下都对他这位老将军非常尊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熊伯涛一直兢兢业业为党和人民工作,一直到1974年,熊波涛身体每况愈下,经检查,他患有肺癌晚期,全家心急如焚,四处奔波寻求方法,为熊伯涛延缓生命。

之后熊伯涛的病情越来越重,在1975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26周年庆祝活动即将举行,筹备组给熊伯涛发来请帖,但此时的他已经病入膏肓,最终在1975年10月21日,熊波涛与世长辞,走完了自己71年的传奇人生。

1975年10月28日,熊伯涛少将的追悼会举行,但是追悼会当天,来了很多老首长,老战友,老同志,他们都想见见熊伯涛少将最后一面,连维持秩序的警察都感到奇怪:

“什么人去世了,来了这么多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突然来了很多老同志,令遗孀李文措手不及,而此时,一位老人亲自到门口迎接宾客,维持秩序,这位老人就是大将肖劲光。

肖劲光是海军司令员,也是熊伯涛的老首长,在红五军团政委期间熊伯涛是肖劲光的部下,此时的肖劲光把守大门,迎接来宾,这令李文非常感动。

李文说道:

“肖司令,您休息吧,怎么能让您迎宾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肖劲光听后说道:

“伯涛是我的老部下,是一位好同志,这是我应该做的。”

此时的宾客看到肖劲光在门口迎接,纷纷敬礼,有人惊讶地问:“肖司令,您怎么来了?”

毕竟此时的肖劲光已经年过七旬,还有严重的心脏病,身体也是每况愈下,还坚持带病参加熊伯涛的追悼会,他们深厚的战友情,令来访的宾客纷纷泪目。

不仅如此,一起参加过宁都战役的老战友袁血卒,曾是我党的地下共产党员,也送来一幅巨大的挽联,上面是他连夜写下的一首长达40行的悼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肖劲光大将为熊波涛亲自迎接宾客,体现了他们深厚的战友情,也证明了肖劲光大将的高风亮节。

而熊伯涛少将一生战功赫赫,方言朗诵成经典,文武双全洒热血,他们二人在战争年代血与火中建立的友谊感情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