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亿元、1.47亿元、1.9亿元。

这是山东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培训学部过去三年的到账收入数字,也是该校在2021年底对继续教育板块进行大部制改革后的首期成绩单。

加速增长的数字背后是持续扩大的学员规模。学历教育板块,在籍在读学生5.8万名;非学历教育板块,年均20000人次;资格考试年均12000多人次;出国留学培训基地国外合作大学达到22所,在校学生386人,创历史新高。

作为国家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继续教育是推进教育公平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渠道,更是教育强国国家战略的重要支撑。而在科技加速迭代、知识高速更新的当下,继续教育如何才能不断提高覆盖面,满足社会发展之需、回应教育强国之切?

应时代需求而生,顺社会潮流而变。连日来,记者蹲点山东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培训学部调研采访,试图寻找来自这所继续教育事业老牌劲旅的答案。

应时而生

山东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培训学部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部制”,负责人孙春晖打开学部网站给我们看,其二级子网站就有7个,历任学部领导一栏则有4个不同序列。

7个子网站是7大独立业务单元,4个不同序列则记录着学部建制的历史沿革。

现学部是2021年11月,在保留干部教育培训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山东省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山东省外语培训中心建制基础上,合并组建而成。

事实上,与山东师范大学同龄而生、同步发展的继续教育板块,自1956年正式建制以来,机构名称多有变更。

1956年4月,山东省教委专门下发文件,责成山东师范学院成立山东省第一个函授部。作为省内最早创办成人高等教育的学校,山师由此正式拉开了继续教育的历史大幕。

1984年,山东师范大学外语培训中心成立,1992年更名为山东省外语培训中心。

1987年,山东省高等师范学校师资培训中心成立,2004年改用现在的名字——“山东省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2005年加挂“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认定指导中心”牌子。

2011年,省编办批准学校成立干部教育培训学院。

2014年,学校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学院)纳入山东省委党校业务指导单位。

2021年11月,合并组建山东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培训学部。

机构名称的每一次改变,都代表着时代需求的崭新变化和机构职能的转型升级。而其宗旨,就是全面适应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要求,更好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融会贯通学历继续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实现创新发展。

教育的本质就是以知识更新促进人的成长。所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山东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事业以行动证明,在变革时代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循需求变

继续教育应时而生,创新基因与生俱来。

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是山东师范大学继续教育的基本盘,现有在籍在读学生5.8万人。尤其是成人高等教育办学规模,位居省属高校前列。但随着学校高等教育的普及,作为非学校高等教育支柱板块的成人高等教育生源规模已经呈现下降趋势,去年的招生数据已有体现。

面对变化万千的需求市场,继续教育何以继续?

学部提出,要稳住存量,更要拓新增量。

守,就是红海;变,或有蓝海。更重要的是,如果不能及时跟进市场需求变化,那么继续教育又如何能够履行服务社会的责任呢?

全面梳理国内继续教育市场现状后,结合山东师范大学作为师范院校的资源禀赋,班子成员提出构建“1+4+X”多元融促矩阵,打造涵盖四大版块44项具体业务的“一体四核多平台”新事业版图。

四大板块,核心就是稳存量、拓增量。重点是加速推进非学历教育培训和教师发展研究咨询服务,适应当代职场终身学习需求,打造覆盖“后学校”阶段全时需求的平台级终身教育服务品牌。

根据学部的规划,建设“一体四核”平台级终身教育品牌,关键要从课程规划和师资整合两个方面进行前置优化。

以工商管理为特色的非学历教育培训是中山大学的优势板块,一年培训人次超过9万人。笔者此前到中山大学继续教育中心学习时曾了解到,该校不仅集合了本校的优质师资,而且开放遴选包括企业家、互联网大厂管理层等各界专家主讲特色课程,以提高课程内容与社会需求的适应度和匹配性。每年更新60%的师资与课程是其取胜竞争的重要砝码。

横向对标学习,纵向寻根挖潜。23日,东南地区重点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第49次院长论坛暨继续教育工作协作会在山东师范大学举行。学部负责介绍,对比同行经验,结合自身师范特色,目前,学部已经着手推进顶层设计驱动全校参与服务积极性,联合全校全学科力量协同创建“一院一品”非学历教育项目品牌,开放性打造名师课堂,以供给侧改革最大限度满足社会需求,培育“品牌化、高端化、国际化”培训项目新增长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变亦不变

继续教育应历史的潮流与时代的需求而生。而应时而变、循需求变的表象背后,实质是三个不变。

使命在肩的初心不变。山师继续教育与培训学部职能庞杂,其编制规模仅有25人,实际在岗人员18人,平均年龄48岁。而就是这样一个团队,每年服务各类学员超过14万人次。

克己奉公的本心不变。激情似火、行动如风、品性若水,是继续教育与培训学部倡导的团队理念。

干事创业的雄心不变。在山师继续教育与培训学部调研时,有一种真切的感受那就是“欣欣向荣、朝气蓬勃”。孙春晖和同事们立志要把学校继续教育事业打造成“省内一流、国内知名、国际影响”的平台级终身教育品牌,而全心做事、全员创业的正向激励,正是打造团队的最好粘合剂。

业务为基本、品质为核心、文化为支撑、效益为动能、服务为保障。学部对继续教育事业发展有一揽子的计划,目标越是宏大,工作就越要细化。眼下,聚优提质、聚力出新、聚智共赢、聚势赋能、聚能增效,五“聚”工程正紧紧围绕“一体四核”44项业务同步展开。

凡事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只有厚积薄发的绽放。孙春晖说,虽然学部仅仅合并组建两年多,但山师继续教育事业已经延续了68年。继续教育承载了一代代山师人的光荣与梦想,当使命与责任传递到自己肩头,更需珍惜当下、创造未来。

继续是什么?在他们看来,是赓续、是积聚、是融汇、是超越。

继续是一种力量,未来没有穹顶。他们笃信,山师继续教育,行在路上。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石念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