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1日,上海政法学院建校40周年系列学术会议“诉讼制度改革前沿问题”学术研讨会在上海政法学院举行。研讨会由上海政法学院主办,上海政法学院法律学院承办,上海硕恩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榕湖投资有限公司协办。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高校的知名专家学者,以及上海政法学院诉讼法学科专任教师、研究生等60余人通过线下线上结合的方式参加研讨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研讨会开幕式由上海政法学院法律学院张进德教授主持。上海政法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刘晓红教授致辞。她表示,民事诉讼法近些年的多次修改,刑事诉讼法即将进行的第四次修改,带来了诸多重要学术和实践问题需要诉讼法学界研讨。期待通过此次学术会议,激发有价值的思考,形成有深度的研究,共同推动我国诉讼法学研究和司法文明建设迈向新台阶。

研讨会围绕主题分四个单元进行,分别由上海政法学院陈洪杰教授、刘英明副教授、孙彩虹教授、魏化鹏副教授主持。与会专家学者就民事诉讼制度改革、刑事诉讼法修改前沿问题进行了充分的研讨。

第一、二单元,与会学者就民事诉讼制度改革问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清华大学法学院长聘教授陈杭平对夫妻共有财产执行程序中的实体和程序问题进行了详细阐释,并提出了适应我国实践需求的执行程序建构建议。厦门大学闽江学者特聘教授王杏飞就执行异议之诉中不动产物权认定中的矛盾现象进行了分析,指出其背后实体权利冲突的实质,并提出了问题解决的思路。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教授、中国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副会长王福华就私法中的公益保护请求权的性质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私法中的公益保护请求权进行了纲领性分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刘敏就家事调解制度的基本问题,特别是家事调解的价值、功能和基本原则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诸多重要论断。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段厚省对《民法典合同编通则司法解释》中的债权人代位之诉在诉讼程序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检视,并就其中诸如案件管辖等程序问题的解决提出了建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长聘教授肖建华针对我国民事诉讼实践中案件的合并和分离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就民事纠纷的实质解决提出了相应的立法应对建议。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教授胡学军、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刘加良、上海政法学院法律学院教授郑金玉、上海政法学院法律学院副教授张西恒、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教授吴泽勇、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刘学在参加了一、二单元的与谈。

第三、四单元,与会学者就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四次修改中的前沿问题展开了研讨。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张建伟就刑事诉讼法修改的理想与现实提出了自己的判断,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教授王戬就刑事诉讼法修改的几个维度进行了详细讲解,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韩旭就第四次刑事诉讼法修改为什么要法典化的问题提出了多项理由和根据,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讲席教授、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孙长永就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立法完善提出了具体建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法商研究》主编、中国法学会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姚莉就刑事诉讼法再修改中的电子证据制度如何完善问题进行了深入、具体的讲解,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张吉喜就被告人法庭调查程序的修改思路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李奋飞就企业合规刑事诉讼立法几个争议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教务处处长汪海燕就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如何完善以审判为中心的原则以及对应刑事证据制度的完善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秦宗文就刑事诉讼法修改如何强化辩护权保障的问题提出了多项立法建议。上海政法学院法律学院教授张进德、上海政法学院法律学院讲师王绍佳、上海政法学院上海司法研究所副教授王庆廷、上海政法学院法律学院讲师周晨参加了三、四单元的与谈。

研讨会闭幕式由魏化鹏主持,郑金玉作会议总结。他指出,此次学术研讨会是上海政法学院建校40周年系列学术会议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会学者经过一天充分而深入的研讨,在民事诉讼法学诸多前沿问题的研究方向达成了共识,就刑事诉讼法的第四次修改提出了诸多颇具建设意义的学者建议,会议取得了丰硕的学术研讨成果。

(来源:上海政法学院)